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 喜宴观后感

喜宴观后感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第1篇:电影《喜宴》观后感

喜宴观后感

看完电影《喜宴》,感触颇多。这是一部拿来研究的电影,这是一部拿来反思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了年轻的同性恋美籍华人伟同在父母的催促和男朋友的建议下假结婚,随后弄假成真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差异。虽然看片子的过程中不乏笑声,但这绝对不是欢乐造成的结果,因此不能称之为欢笑。整部片子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故事通过男主人公伟同的父母要给他相亲直到后来远赴美国来为儿子举办所谓的婚礼,调子一直都比较平缓,直到好友闹新房,伟同的男朋友赛门知道假结婚弄假成真爆发,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影片的结尾也很出乎意料,原来男主角的父亲懂英语,他接受了自己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虽然是无奈的接受的,但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伟同的父亲来说,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故事的结尾伟同“左拥右抱”看似大团圆,伟同的父母能如愿抱上孙子,伟同父母也表示了自己很高兴,但这绝对没有表示中西文化的差异就此消失了或者是互相包容了,在我看来,其实也只是表现为一种妥协的无奈。

影片处处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也很多。技术层面我也太会谈,总体上讲这部电影从视觉上给我们呈现的其实是朴素平视的风格,如此就可以看出整部电影的定位应该是生活化、纪实化的。那么我就谈谈我对其中有些细节的理解吧。当儿子知道父母要从美国回来时,于是立刻将家里的摆设换了,撤掉了所有伟同与赛门的合照,还摆了中国字画,并且在摆中国字画的时候,是用了几个画面叠加且渐渐变慢,字画的内容也是表现了中国节俭的传统美德。这里的情节就表现了伟同人物的矛盾性,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从伟同的个人的主体意识来看,他是一个介绍了美国价值生活的人,并且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同时又由于他也是父母的儿子这一身份,由于父母对他的角色期待,所以使他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这个收拾家里换成中国特色的装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事实上故事就是因为他的双重角色而展开的,因此在这部戏的大部分地方,只要有父母与赛门同时在场,我们就可以看到伟同那一张充满压力、无奈又矛盾的脸。贯穿整个故事的是父母俩对儿子延续香火的期望与高伟同的同性性取向,一个是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而另一个则是在违背传统道德的性取向,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出现了。

电影中像字画这样中国传统符号很多,这些符号与美国社会的现实文化的对比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影片中有两场送礼的戏,伟同母亲送礼给威威跟赛门送礼给伟同的父母。伟同母亲送礼给威威的时候讲究的是礼物的内在的含义,而没有讲究实用性。比如说旗袍了,威威就根本很少有机会用上,而他们觉得好的就想当然的送给威威。赛门送给伟同父母的礼物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很实用。中国人送礼感觉就是自己觉得好的送给别人,不然的话就怕别人说自己小气或者什么,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诚意。而赛门送礼就是实用,体现的美国的现实文化。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伟同与威威的两场不同的婚礼。西方文化开放自由,因此西式婚礼简单而严肃,它更注重的是婚姻双方的承诺而非外在的形式。而东方文化拘束含蓄而重视礼节,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热闹疯狂的喜宴,喜宴中的种种场景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感到非常真实和熟悉,因为它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现在看这场婚礼是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场景,所以有点怪怪的。印象很深的就是威威穿着婚纱给伟同父母磕头那里的一段,两个人就像木偶一样在众人的摆弄下完成,伟同的父亲说了一段说教式的话语,他们也没有认真听。只是在伟同父亲说道让伟同帮助威威完成理想的时候,威威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脑海里就冒出了几个字,穿着婚纱拜堂,这个场景强烈的冲击了我的视觉跟心灵,于是决定它就是题目了)然后两个人拍照到婚礼上面的众人起哄,都印证了伟同母亲之前说的那句“不跟人家交代,你结什么婚哪?”中国人对家是非常看重的,因此中国人对婚姻的理解更看重的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非两个人的结合。在婚礼举行完,他们终于可以给亲戚所谓的交代了,我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能是对这场闹剧终于收场的时候紧张神经暂时放松,可能潜意识里面,我也站在了伟同父母这一边。

最后的结局同性恋人终于还是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中间却多了一位女性要同他们一起生活;老两口最后还是圆了抱孙子的愿望,但是却是在接受儿子畸形婚姻的前提下。双方都做出了妥协,才使这两种观念——同性恋爱情观和传统家庭观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来。这是爱与包容的结果,但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妥协。所以充满了悲剧色彩。也许一开始的出发点源于爱,但幸福却不一定是终点。

第2篇:《喜宴》观后感

《喜宴》,一个热热闹闹的名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中间还伴随着一套似乎很和谐很管用的中国式的处世哲学。但是这么一部电影,却看得我从里到外的透心凉。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组简单、直接而又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是留美白领,父母是传统老人;儿子是gay,父母盼着抱孙子。同性恋,无论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还是这种感情模式本身,都不可能见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威力强大的家庭伦理,深入无意识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对父母那份浓浓的亲情,都成为了儿子的羁绊,他不能摆脱责任,更不能斩断亲情。按照老外的处理方式,这或许可以作为黑格尔式的悲剧——个人自由与亲情责任的冲突,最后至少牺牲掉一方,冲突和解,对立统一,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合题,至于倒霉的那个,也就是悲剧之所以为悲剧的意蕴所在。但是中国的方式不喜欢搞的这么惨烈,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包容儿子的性取向,儿子媳妇离婚但留下孩子确保血脉流传。

然而,这真的高明么?

先从“喜宴”说起。

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的宴会,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喜庆气氛和娱乐手段,也许今天的婚宴未必都是如此,但我并不认为导演有所夸张,更毫不怀疑类似、甚至更过分的场面今天依然在上演。只是,当导演像一个形式主义者般“让石头成为石头”,当他使这熟悉的生活与我们拉开距离、而又完整地呈现出来,我们才会发现:这是一场何等糟糕的宴会,疯狂,混乱,龌龊,荒诞……连导演李安也忍不住安排一个桥段亲自发表议论:

一外国客人不解地说:“我原以为中国人都是内向的数学天才。”

一中国客人(李安客串)说:“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sexual-repression)的结果。”

一语中的。

性,在中国一直处于尴尬的分裂的两个极端。一方面它作为实际行为被视为肮脏的、丑恶的,因而是避讳的,难以启齿的;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却是无比的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以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至于我们理直气壮地三千佳丽妻妾成群。而横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正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儒家伦理。

本文无意深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多论证,血缘亲情对于中国文化确实有着奠基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如何分裂出两种对待“性”的极端态度。血缘的根本意义绝对不在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而在血脉延续、家族繁衍,还是性的作用和意义所在。但仅止步于生物性层面,作为一套伦理体系的地基格调不高说服力也不够,于是由血缘而自然生发的亲情成了更为重要的理论支柱。在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感基础上,又建立起礼法、政治……如此这般。在礼仪的楼阁之上,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鄙俗原始的“性”才被理解为一项光辉的事业——作为手段,经由它目的的高尚而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又为了与这种高尚相统一,具体的行为、过程的意义则被遮蔽,性成为了一个虚无的概念,一个抽象的空壳。然而,无论怎样拔高、抽象一种形式上的意义,性本身是不能被省略的。天子种地仪式可以自欺欺人地祈求丰收,但谁也不能不做爱就生出孩子。背谬就出现了:性作为繁衍种族的必要手段,是文化的一块基石,但是性活动本身却又与这一文化中的道德准则相冲突。(我们的文化多么有趣!)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分裂:作为工具的性在礼教的粉饰和抽象中被抬高,而房中之术、床帏秘事则要压抑和避讳;性活动本身成了对目的有害的副作用,两个人的愉悦成了为一个没来的人而辛苦。更可怕的是,当这套伦理不能再靠一个假设的情感来维系,就意味着从本我到超我的阶梯全部被抽空,礼教成为一个僵化的空中楼阁,从自然情感出发的体系反而与自然情感对立。这时,如果你再想追溯仁义礼智的根基,或许竟然直接跌落到本我的世界——没有温情和人性,完全是赤裸裸的动物性。

五千年的性压抑,多么辛苦,多么不易,可能只有喜宴是最好的释放了。宾客们可以起哄、灌酒、揩油,新人则被要求表演意味丰富的小游戏,在喜庆气氛的掩护下,谁也不用承担道德败坏的责任,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然而,不用精神分析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行为的目的绝不在于营造喜庆,而是使性在这样的场合中,成为可以被谈论的东西,可以被娱乐的东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分享的东西。这种分享又不是把性当作正常、必要、健康、美好的东西来分享,而是把某种平时因龌龊而避讳的东西在这一特殊场合揭露出来,供大家宣泄和戏谑。(正如我们传统中对性的避讳也不是由于尊重个体的隐私,不是把性的私密作为道德的合法地位,而是恰恰是由于性在道德上的卑下地位。)在喜宴上,泛滥着人们的压抑的libido,欺负伴娘的传统无非是小规模的性欲放纵,而闹洞房的压轴大戏则充斥着欲望的变态演出,客人们不知羞耻地张扬着自己的窥私癖,而新人则自愿不自愿地充当暴露狂,一场当众的情趣游戏,而谁也看不到自己的丑陋——禁止即引诱,越禁止越引诱,得到才越刺激越满足,过度压抑的欲望在难得的婚礼机会上、借助扭曲的游戏形式宣泄出来,就像经过高压水枪的小孔喷射而出,或许这种刺激竟也不比今天的开放来得逊色?难怪人们千百年来乐此不疲。

接着上面的论点:性只有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才获得它的合法性甚至高尚性。来看看父亲这个形象。

可以说,在电影前面大半,父亲不过是一个传统的老人。抱孙子的愿望竟可以使他从鬼门关上挣扎回来,开头的这一笔似乎暗示出传宗接代在他心中非同寻常的分量。但总的来说,他与各个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老人没有太多不同,因而,他的传统思想,他的业余爱好(书法),他在妻儿面前的绝对权威,他的虚荣爱面子,他抱孙子的强烈渴望——他身上的一切特质都是我们有些不喜欢但又绝对可以理解接受的,就像我们身边的老人;以至于我们真的相信,以这个老头顽固的思想、急躁的脾气和脆弱的身体,儿子若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无异于间接弑父——足够他一气归西。

电影中多次出现父亲半躺在椅子上小憩的情景:老朽的躯体,僵硬的表情,似乎随时会断掉的呼吸,让人厌恶;然而就是这个腐朽陈旧的思想同肉体,却又时时营造着压抑的气场,让人恐惧。有一场戏儿子看到睡着的父亲,忍不住去探了探他的鼻息,这一刻,他或许真的希望父亲死去,这是他潜意识中的弑父的邪念,是他对沉闷的传统的反叛。父亲睡觉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那是一个让人尊敬而又反感,让人想摆脱而又欲罢不能的传统,一套已经老化、腐朽而又顽强发挥着压抑和震慑作用的观念,那是深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于是我们真的相信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固守着传统观念而不顾儿子个人的幸福,但是我们又可以理解和包容他,这样下去故事就成了老套的伦理片——两代人双方都没有错,却都过得如此辛苦。

 第3篇:《喜宴》观后感

在从前的文字中,我曾这样记录了对李安《理智与情感》的感受:“翻拍外国名著却拍出了中国的细腻。”

而这部《喜宴》,则是把沉重、感动、无奈的同性恋题材,拍出了冷幽默,让中国人在笑声与眼泪中跳出“中国人”这重身份去审视自身。其实喜宴上的一幕幕,我们并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喝喜酒”这样的经历---热热闹闹、喜喜庆庆,而且少不了那么一两个“起哄”的人来带动气氛,对了,千万少不了“酒文化”,仿佛个个人都成了酒仙,不喝就别指望下台面。这样惯常的情景被搬上了李安的电影,却制造了一种强烈的文化冲撞感,片中喜宴上的老外在看中国人“不要命式”地敬酒喝酒时十分不理解,说:“我还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和数学天才呢。”这是李安在由电影打开的一种新视角---除了“喜事”、“热闹”、“亲朋好友”之外的东西,那是一种蕴含在中国人身上的复杂又矛盾的性格特点。

“对细节的重视”和“对人物鲜明的刻画”是李安这部电影的另两大特点。男主角父亲---一个由大陆后迁往台湾的老兵形象入木三分,在他身上,有着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男性的共性,如好形式、爱面子、不允许哪怕一点败笔、传宗接代的观念、儿子中年了还把他当成小孩一般……、威严含蓄。而男主角伟同呢,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乖儿子,他怕父母、爱父母、许多时候妥协多于反抗,总之,承担得太多而让人心疼。

与其说伟同是背了一个家庭的重量,不如说是背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重量,那些根深蒂固的习俗和人们不知变通的观念让伟同束缚而压抑。伟同经历了太多的“被”,该死的是,这些“被”并不全都面目狰狞,其中不时参杂着亲情、友情……只能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自己去选择吧,只不过,最好拿捏好“什么时候妥协,什么时候不妥协”的分寸。

这部电影是丰富的,沉重、感动、讽刺、温暖、搞笑、滑稽、悲哀……它们已融为一体,就像那复杂的、神秘莫测的中国性格一般。

第4篇:《喜宴》观后感

《喜宴》定居美国的高国伟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他的恋人、一位叫塞蒙的美国男子,一起住在纽约的曼哈顿。但高国伟在台湾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不断地催促国伟快点结婚,好承继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国伟的公寓里借住着一位来自大陆的非法女移民顾玮玮,于是塞蒙出了个主意:让国伟和玮玮结婚。这样一来既安抚了国伟远在台湾的父母,又能使顾玮玮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2013最新电影百度影音而且还能保持塞蒙和国伟之间的同居关系。一切照着塞蒙和伟同的计划在进行。高妈妈高伯伯如期来了纽约,稍作安顿伟同就带他们去市政局办理结婚仪式,可是,高妈妈高伯伯非常不愿意自己的独子如此草率的婚事,他们此次来美国专程带了台湾亲朋好友3万多的礼金,就是想好好给伟同办个漂漂亮亮的婚礼。可巧天公作美,一家人在纽约著名的中国饭店吃饭的时候,碰上了高伯伯的老部下,正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喜宴》一个劲地应承要替高家办一个热闹又隆重的婚礼。很快,婚礼举行了,带有强烈的中国色彩,欢快、热闹、吉祥,让高妈妈高伯伯甚是欢心。伟同和玮玮被闹洞房的一帮年轻人整到一张床上而且脱了个精光,玮玮虽知道伟同是个同志但还是按耐不住对他的爱慕,趁势与伟同做了性事。不久,玮玮有了生孕反应,这令塞蒙无比的懊恼,他埋怨伟同没采取措施,他俩当着一家人的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为高妈妈高伯伯他们听不懂英文;其实高伯伯懂英文,这一下他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第二天他就犯了血压高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伟同终于下了决心跟高妈妈说明了这一切,高妈妈无可奈何但有什么办法,儿子都那么大了,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吧。一开始玮玮下了决心要堕胎,可是看到高妈妈高伯伯难过的样子,她又觉得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可生了孩子以后自己又要读书,真是无法承担这个重负,《喜宴》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让伟同、塞蒙都来承担抚养的责任。在塞蒙选择退出伟同的生活时,伟同和玮玮上门来挽留,他们要塞蒙做孩子的另一个父亲,结果三个人破涕为笑。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纷、人际冲突在一个热闹忙乱的中国式喜宴背后展开。 本片是李安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其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伦理观点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令同志与非同志都能接受编导的说法,将一椿可能的悲剧变成喜剧,世故得来皆大欢喜。

第5篇:《喜宴》观后感

昨天晚上看了《喜宴》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故事描述的是伟同(男)跟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崴崴协定假结婚。在大伙闹洞房的情况下,伟同跟崴崴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而本来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也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崴崴孩子的干爸爸。

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而且对同性恋不甚了解。看了这部影片,我对同性恋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至少在我的观念里,是对这一现象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的人的权利,同性恋者亦是如此,据相关数据显示,同性恋的人群大约占人口的比例为5%,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一种性取向,并且猜测这种性倾向可能是由于基因不同导致的,也就是说这种性倾向不是他们自己能轻易控制改变的,引用主人公伟同对他母亲说的一句话“是您把我生成这样的。”这样的性取向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的观念里,一个事物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理应尊重他。

同性恋者在社会中往往会遭受各种不理解,很多人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可以说他们是在夹缝里生存的。在《喜宴》中,伟同和赛门远在美国相遇,他们彼此爱着对方,实属不易,而在最后的结局中,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伟同的父母带着心酸和沉重的心最终接受了这一事实。然而在中国老人的传统思想中,传宗接代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这个影片也正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瞒和骗”,而这些“瞒和骗”最终也都暴露了,到头来还是要坦诚面对。崴崴作为传宗接待这一思想的牺牲品,她怀上了伟同的孩子,看到影片的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前一段的“同妻”事件,许多女性在嫁人的时候,并不知道她们未来的丈夫是同性恋,在她们的婚姻里,由于她们的丈夫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爱人,而对她们倍加冷落,即使与她们发生关系也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这一父母赋予他们的使命。可以说,女性在这一畸形的婚姻中是最大的受害者,她们不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满足,很多还要遭受冷落、漠视和家庭暴力。

在中国,传统一直将人们的性欲望压抑着,而它却又让人们心中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冲动。在西方,人们崇尚的是解放,这种解放无疑是好的。我想,以后日后中国需要的更多的是对不同性观念的理解和宽容,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妻”这种悲剧事件少发生。

电影《喜宴》中有很多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和一些美国文化的缩影。导演李安极力表现两者的冲突和融合,也许这正是他对中国人的意义认识所在,他完全知道你的矛盾和挣扎,而且还相当体谅,因为这一份矛盾,也是属于他的,属于全体华人的。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