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0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

在读过孙郁先生的《民国文学十五讲》后,我对民国时代的文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本书是孙郁先生在大学开设现代文学史的讲稿,集合了他多年以来在现代文学领域的阅读与研究的心得。《民国文学十五讲》讲述的是熟悉的名字,却讲述了陌生的人。从这一方面来说,这本书使我在课堂之外对现代文学有了几分不一样的理解。

首先,从这本书的结构上来说,孙郁先生打破了传统文学史的讲述方式,采用了专题的形式,比较全面地涉及了现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作者从清末民初的文学生态、新文学的起点、旧派小说、旧诗词的余晖、鲁迅的暗功夫、新诗之路、老舍,灵魂丢失国度的歌哭者、曹禺的宿命之舟、沈从文的希腊小庙、学人笔记、梨园笔意、左派小说、萧红与黑土地上的亡灵们、旧屋檐下的张爱玲、草根与政治这些方面讲述了民国文学的发生史,别样的作品结构安排便给读者不同的文学体验。抛开传统的文学史书写方式,孙郁先生这样的安排更像是讲故事,对民国文学的讲述娓娓道来,如此更方便地展现了文学史背后的细节,使读者能好地理解文学史的发生经过。比如作者在开篇第一章《清末民初的文学生态》中,便详细地分析了晚清文章观念的变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文人的文章风格发生了变化,从桐城派的古文受到冲击,到像郭嵩焘、薛福成、梁启超、章太炎与陈独秀这些人偏离明清文人的传统,有了个性的张力,并从译介之风兴起这些现象分析文学观念的改变,全篇围绕清末文学界一些微观的细节,阐述了新文学兴起的必然性。

其次,从语言风格上来说,孙郁先生的文学功底极其深厚,书中讲述的内容很生动,而且文字的严谨性不言而喻,更可贵的是先生温润儒雅的文辞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比如先生在描写萧红时用到的语言“其汩汩流淌的情感之潮,在灰色的寂静里泛出光亮。完全是天籁般的声音,纯粹而悠扬,带着野草的香气和松林的野味,飘散在词语之间。我读她的书,觉得仿佛是天外来客,绝无中原人的调子,游云般转动着神思,谈吐间波澜不惊,妙音传来,却踪影全无。这个沾着泥土气的女子,穿过污浊的沟壑,从没有笑的原野走过,以自然的谈吐,述说着离奇的故事,东西艺术里感性直观的美,竟然这样奇异般的重叠了。”孙郁先生的这段描写,很形象地写出了作家萧红扎根黑土地,对东北现状的刻画。更突显出了萧红小说中文化形态的那一份本真和原始,这样的文字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作者洞穿了萧红小说中包含的地方色彩,以及其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从语言的角度讲,孙郁先生笔下的文字优美典雅,可想上孙郁先生的课应该是多么大的一种享受。

最后,孙郁先生极善于用一种独特的角度去诠释作家和作品的关系。譬如鲁迅,王晓明先生的《二十世纪文学史论》中呼吁对鲁迅新形象的研究。而我在这本书里仿佛找到了对鲁迅先生新形象的刻画。孙郁先生提到的鲁迅文字背后隐藏的“暗功夫”,其实指的就是鲁迅的知识结构。鲁迅先生在金石学、考古学、科学史、文字学、哲学、美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有着广博的知识谱系,他的文字背后“拖着历史的长影”,所以才会有如此的厚度。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可谓是跨越时代的知己。孙郁先生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馆长,期间深入研究了鲁迅先生的藏书及收藏品。所以孙郁先生能从鲁迅先生的知识结构上分析出鲁迅先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学识和文字修养,可以说对鲁迅的了解从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内在,是深入洞察细致入微的。以至于孙郁先生在《鲁迅的暗功夫》中开篇便指出:“现在研究鲁迅的,主要是中文专业的老师,鲁迅形象,也多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里面的话语塑造的,这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孙郁先生的研究刻画出了另一个鲁迅的形象——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正是鲁迅先生这样深厚的学识积累,才能使他在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便将中国现代小说从开端推向成熟。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孙郁先生选择了从“暗功夫”这一角度诠释鲁迅,是非常独到,也是非常深刻的。

《民国文学十五讲》与其说是知识的传递,不如说是精神的对话。孙郁先生从民国文人出发,重新找寻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象,并以生命的真实走进了民国时代,体察苦痛、感知悲喜、讲述沉重。比较民国的书写,当下普遍缺乏一种精神、气质,在语言日益娱乐化与浅显的今天,我总是在怀念前人书写的严肃、庄重。

先生的书写仿佛重现了那个时代的荣光,让我倍感亲切。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