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通用7篇)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通用7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3.5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通用7篇)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1

打开王维审老师的第二本书《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扉页,我写着的日期是2017年3月17日,记得当时是学校里发的,收到书时我很是欣喜,可惜的是我拿回家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一遍之后,就再也找不着了,这件事可以借用书名里的一个词,就是我很“困惑”。一直困惑到今年春天,搬家的时候才发现了这本书。

时隔三年多之后,借着教体局“师训科”掀起的“读书活动”,我们学校里暑假读书活动,我再次领到了同样的一本书,感觉是再遇老友,也感觉很幸运。新书送人,读的是老的一本。

今天,轮到我交本书的读后感,我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从来没有的独特。

本书共有七章,第一章是“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就是老师要读书和写作。

我想起了我当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喜欢的学校图书室里初次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厚厚的书,抽出来翻看了一下,随即放回去,为什么呢?感觉如看天书,啥也不懂,更没有兴趣,主要是对这本书很陌生。而现在呢?我家里光教育专著就有70本多,仅仅一个多月前的“6.18”当当搞活动,我就一次性的买到20本书,李镇西的一套就10本,还有家风系列,尹建莉的,虽然拥有的不是全部读透,但是,大部分读完,而对比读书前后的感受,就是读教育专著越多,越感觉到自己对教育理解的浅薄;读得越多,不是懂得多了,而是觉得自己懂得太少,越需要多读。

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都是讲的今天,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去看待教育的现状和学生,是运用“你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力”,是“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学生”?“教育不仅仅是拯救”,“教育还有另一种力量”。

最后第七章是“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用动画片《杰克与仙豆》收尾,给了教育工作一个诗意的诠释。

关于写作,我想起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老师在2002年发过的“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帖子,如果哪位老师加持写作,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每天1000字,坚持十年,不能成为名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险金。

的确,作为老师,谁的工作不遇到很多奇葩的学生和更奇葩的家长呢?下了课的办公室里哪位老师没有吐槽和抱怨呢?更有老师遇到棘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筹莫展,非常难堪,那么,去努力,从读书和写作开始,从记录和反思开始,如果选择这么做,你不但成为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还可能走上了从教书匠教育家的幸福之路。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2

在教育的路上行走,时间越久,你就越会觉得它就是一场修行。还记得当初的“唯成绩论”,以成绩的好坏去判定一位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以成绩的高低去衡量自己教学的得失,却忽略教育的主题——学生,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少之又少,对于他们点滴中的成长忽略不计。就这样走着走着,时不时,我会感觉困惑、倦怠,因为眼前有太多让我们困扰的事情牵绊。

读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给予我更多沉静和理性的思考,这本书没有宏大的理论探讨,而是在娓娓道来中消解了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无论从引领成长的“内功”上,还是从文章可读性的“外在”上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教师心灵读本;它很少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用“接地气”的案例解读和教育叙事的笔法解答了教师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疑虑,解读从新教师到杰出教师的成长历程。

一个教学中的意外,一名独特的学生,一堂有缺憾的课以及相悖于教育路上渐行渐远的步伐……它不仅仅是个插曲,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面对它?以怎样的心态去解决它?

依稀记得刚上班时自己宏大的理想:做一名学生喜欢,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老师,自己也象王老师书中第一章——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中提到的“有一颗愿意成长的心”,“从教育叙事开始”“做一个会反思的教师”,从反思中思量“我们该有怎样的师生关系”,怎样“做一个从容的教师”,并“坚守住心中的美好”,朝着“最重要的是方向”努力着,并记录下自己一路走来的痕迹,可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却把原来的梦想丢弃了,各样各样的事情,疲于应付,就变成了敷衍,打开“百度”东拼西凑,面对使出浑身解数却无动于衷、原地不动的学生,我们纠结、苦恼,却不愿“承认差生的存在”,“选择一种有境界的舍弃”,拥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利”,“做一个简单的教师”,“不做链条上的那一环”,“给爱一个适当的位置”。

再次思量“分数”,它真的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不尽然,“分数能够说明什么”,它只是检测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一个知识段的掌握程度,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其实,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学到知识有多少,认识的有多少,在实际中会运用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王维审老师说的“及格还是出色”“没有理由放弃对人的关注”,“让教育多一份诗性与美好”,“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亘古不变之法,只能借鉴前人经验,不断地增加智慧才能培养好每一个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前提,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来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体验”,事必躬亲,循循善诱,集思广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永不放弃对教育智慧的修炼,终身学习,潜心为学,“给心灵一个柔软的着陆点”,给自己一个修复灵魂的机会,不忘记成长。

教育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回归,教育的另一种力量”,知道“爱,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在窗外”,“你若寻找,便能得到”。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3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而在叙事者,这是另一种精神陪伴。

王维审老师说从人治到经验管理,再到人性的回归,他的成长路径就是源于忘我的阅读、坚持不懈的写作以及直抵灵魂的反思与追问。他说:“读书,让教育不断丰盈。”从进入叙事者一路走来,我最深的感受是读书还可以照亮生命。可以让身心俱疲的我们找一隅安放心灵的故乡。而教师写作的意义,王维审老师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中是这么归纳的:一是可以去掉教师身上的匠气、俗气,二是可以让教师的心灵变得澄明清澈,三是可以让教师对自我有一种静谧的梳理与关照,四是可以让教师灵魂深处最丰饶的部分得以深度开垦。

如果说阅读可以照亮生命,写作使心灵变得澄明、清澈,那么反思无疑是对灵魂的一种追问。这种追问,“是一种自觉的寻找,向更深处漫溯的寻找。”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追问,“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批叛性反思,让教育教学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如何读,写什么,怎样思?王维审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众多一线教师的困惑,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中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面对“教育之道”,虽然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经历和个性,教不同的学科和学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每个人选择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也会不大相同,但最终都将归向教育之道。有些“道”虽不可照搬照抄,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智慧的启迪。

王维审老师在《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中,从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开始,亲切自然地娓娓道来,教我们如何读,怎样写,怎样坚守自己成长的方向,告诉我们“无法与体制对抗,也没有时间等待体制的完善,但我们完全可以在体制下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用为师的智慧、专业和勇气,抵挡那些纷沓而来的倾轧,为那些纯真的孩子赢得一个缓冲地带,让他们有可能触碰到教育的柔软。”而我们可以“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做一个简单的老师。在本书的第三章:用什么样的眼晴看学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教育需要转个弯,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处,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比如在《蹲成蘑菇》一文中,一个年轻班主任说他遇到了一个说什么道理都“油盐不进”的学生,问王老师该如何处理,王老师就很认真地在QQ上给那个年轻班主任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把自己当成一只蘑菇,整天撑把伞蹲在墙角,不吃也不喝。心理医生却想了一个办法,和那个精神病人一样撑把伞蹲在他旁边。病人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说他也是一只蘑菇,之后医生站起来在房间走动,吃汉堡,并告诉精神病人蘑菇可以动,也可以吃东西,几星期后,虽然那个精神病人还觉得自己是蘑菇,但他却能正常生活了。王老师举这个事例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遇到蘑菇就蹲成蘑菇,遇到白杨就站成白杨,这才是为师之道。

王老师说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辈子生活在教师的影子里,我们给予学生的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时时都能够信任自己的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是拯救人,而是发展人;教育不是推动人,而是引领人。教育其实还有另一种力量:回归的课堂,安静的阅读,亲情的温暖,这些质朴的东西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勇气,回到宁静,心无旁骛,开始最本真的教育,到那时,我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触,一定能够更清晰地看待自己,并找到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道路。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我不敢奢望。但两者之间要跨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可以走走,至少这段征程中会有不一样的迷人风景,是我们以前未曾涉足过的。毕竟做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要有赠人玫瑰的能力,还要有感受手留余香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幸福的本源。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后感4

假期,有幸读到王维审老师编著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是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让自己少一些困惑,让自己离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更近一些。

(一)如何做好自己

尤其是在社会日益浮躁的今天,如何找寻一份宁静,做好自己。王维审老师在文章《要有站起来的底气》中提到一种现象: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一个朋友对当下教师评价机制的评价。初闻,似乎杀气重了些。细想,却也有几分道理在里头。

朋友所说的“万骨枯”,应该就是那些在竞争中慢慢消沉的灵魂吧!更为可悲的是,那些有幸冲到前面的“将”们,在顺利摘下心仪的“奖牌”之后,也大都在激动之余不再继续追求。荣誉到顶,职称到头,前面再也没有了值得争抢的诱惑。于是,一切复归平静,在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放弃了努力,相比于那些败下阵来的人而言他们只不过是在距离起点稍远的地方。

于是,教育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失败的人不再努力,成功的人也不再努力。

而事实上,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成长呢?

无论何时,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与舞台大小无关,与有没有掌声无关,与利益得失无关,与别人的平头论足无关。成长需要这样一份坦然的心态:既不做“万骨枯”的悲哀,也不求“一将功名”的荣耀。成长需要这样一份自信:只要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时间终将会在你的身上积淀出美好的东西。

(二)站在教育的高度

当家长急着问我们要高分时,当社会的考试形式不变,只有高分才能上好学校时,当素质教育的口号喊的响当当的时候,夹在中间的教师该如何去做?

在王维审老师的一篇文章《教育的高度》中,提到了一位老师发来的一封邮件,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那位老师在邮件中说:“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成功的教师。从教几十年,我几乎能够把教材完整地背下来,教学参考书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教学设计都了如指掌。不客气地说,哪一次考试可能考到哪些知识点,我都可以猜到一半以上。不断地研究试题、研究考试,也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成绩遥遥领先,家长纷纷送孩子到我班,领导充分认可,鲜花、掌声、赞誉扑面而来。我为此而陶醉,于是更加努力地研究教材、研究考试,更加急促地赶着学生去争抢分数。今天听校长读了您的文章,我才猛然惊醒。是的,回忆自己成为教师以后的阅读,除了教材、教参和习题集,我竟然没有认真读过一本教育书籍,没有认真写过一篇教育文章。就连晋升职称用的论文,也是朋友帮忙花钱‘买’的。现在我即将退休,课堂已经慢慢离我而去,再也没有跟在我后面抢分数的学生。一种失落感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自己这几十年到底留下了什么,走过的路一点痕迹也没有。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自己退休后还能做什么。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或许我会像您那样做教师……”

在信的末尾,他告诉我,这封邮件是自己说的,让同是教师的女儿写的,也是女儿帮他发的。因为他一直没有学会使用电脑,也没有想过去学习电脑。

我很庆幸,在我还没有老之前,能读到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写的这封信,说实话,当时眼泪不自觉地掉下来,为这位老师的教育生涯,为他最后的失落感而流泪。因为他在功利教育面前丢了自己,一心为了抢分数,为了荣誉,为了表面看起来的无限风光,画地为牢。回首一辈子的教育生涯,居然没有认真看过一本教育书籍,没有认真写过一篇教育文章。这样的教育生涯,最终退休了,拿什么来回忆?竟然只留下了满满的失落感和无尽的凄凉,那种学生不在身边抢分数,一下子被掏空,被搁置的感觉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个中滋味吧!

王维审老师说,其实,功利的教育就是一个大米缸,那些现实的诱惑就是害人的那半缸米,期间存在着的,就是一个可以跳得出来,但又没有人愿意去超越的“教育的高度”。

作为老师,我们真的不能做功利的教育,不能画地为牢,要想眼光放长远一点,不仅教会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做人。站在教育的高度,就要多读教育书籍,多写作。

(三)保持教育的敏感性

王维审老师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对自我的教育经验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对已经成为习惯的做法和看法时刻保持一种警惕和质疑,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情境保持高度敏感性。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展开反思和追问,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批判性反思,让教育教学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