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关于《父亲》读后感(精选5篇)

关于《父亲》读后感(精选5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父亲》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父亲》读后感(精选5篇)

《父亲》读后感1

寒假里,我读了《父亲》这篇文章。文中讲的是一位即将逝去的老人躺在医院里,终于见到了远方的儿子,我心中是何等的安慰。老人和军人一直在医院中互相传递着希望与力量,父子之情是深似海洋啊!我都感动得流泪了。可是当老人离开人世后,军人却从容地说老人不是他的父亲!我诧异万分:一直坐在病床边悉心照料老人的军人,不是老人真正的儿子!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老人在临死前军人充当了他的儿子。这位军人是多么善良,他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然而,生活中也有象这位军人一样,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很多。在1996年的泰国,有一位妇女,一天她去收废品,不小心被根铁棍砸伤,昏倒在乡间小路上,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玩耍时看见了她,小男孩看着头破血流的妇女,果断地背起她,一步一步走到乡村医院,他对护士说:“护士小姐,请救救她……”说着,便疲惫地躺在了地上……事后,护士问小男孩:“她是你的母亲吗?”男孩说:“不,我不认识她。”这位男孩的事迹在泰国传开了,不少人称赞小男孩乐于助人。没错,男孩和军人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军人如此,孩子也如此,他们都有着美好的心灵,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人,他们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路过十字路口,远远地看见一位老人吃力地拉着装满货物的板车上坡,突然,颠簸中的货物翻倒了,板车一咕噜滑了下去,老人也摔倒在地上,我连忙跑过去,扶起老人,帮他装好货物,又拉着板车把老人送到了家,老人感激不尽,夸我是雷锋式的好少年,我心里顿时像吃了蜜一样甜。

一个人心里想着别人,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爱心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别人付出真情与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勇于奉献,热爱生活的善良的人。

“人间真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个春天,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单,只要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让世界充满爱,真情可以到永远。

愿生活中处处开满真、美、善的鲜花!

《父亲》读后感2

在看完这本绘本之后,感动的暖流在心里久久散不去。脑海里反复出现绘本里的这句话: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一边看我一边想到自己的爸爸,爸爸不是大官 , 也没有大权不是富人 , 更别说 什么 家财万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爸爸,足以让我骄傲很久,因为他真的很棒 ! 跌倒了,扑进爸爸的怀抱里,爸爸宽大的手掌会拍拍你,然后觉得很安心。累了,趴在爸爸的肩膀上,足以美美的睡一觉,踏实的睁开眼睛,发现爸爸也在慈 爱 的看着自己,这就是最真实的爸爸。安东尼 · 布朗在图画中运用了许多太阳的图样来呼应爸爸阳光般的特质,不论是墙上、门上,袜子和钮扣上的图画,盘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 “ 光环 ” ,都有着同样的作用。爸爸就像是阳光,无处不在,不是吗 ? 我也想学着作者一样听听孩子们眼里的爸爸是什么样的 ? 我让孩子们用一种动物来形容爸爸,收到的回复真是丰富极了。有的说,爸爸是只大狮子,是因为爸爸是男生,觉得狮子是勇敢的、有力气的,爸爸也比较勇敢,爸爸是个大力士。有的说,爸爸像狮子,说爸爸跑的快,经常跑来跑去的。有的说,自己是小猪,爸爸是大猪。这就是孩子们的答案,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爸爸,勇敢,大力气,有安全感,更加欣赏作者对孩子们世界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对所有父亲的献礼,然而就安东尼 · 布朗的生平看来,这本图画书也有着纪念自己父亲的意味。

安东尼 · 布朗曾说: “ 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 我想,正是因为对父爱深厚的了解,作者才能用画图和简单的语言,借助孩子的角度来表述对父亲的爱和崇敬。也许,在安东尼 · 布朗的眼里,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 ! 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在震撼的同时,每个看过的人都忍不住去想拥抱我们越来越年迈的爸爸,也许他已经白发苍苍,也许他已经有些许的驼背,也许他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也许他再也离不开拐杖 ?这些都是因为岁月让我们的爸爸将最深厚的爱给予了我们,而留给他们的都是时光最无情的变迁。像爸爸一样,我们应该给年迈的他们最大的依靠和臂膀。我想,在某个阳光的午后,我们孩子们一跑一跳的来到爸爸身旁,微笑的嘴角上扬,看着爸爸大声地说: “ 爸爸你真的很棒,我爱你 !” 我们可爱的爸爸们一定会有些泪花的微笑,拥抱住自己的宝贝们 ?

《父亲》读后感3

最近常给儿子念的书是《我爸爸》,内容就是一个小孩眼中的爸爸。他爸爸一会儿“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一会儿又“像河马一样快乐”。一会儿“像房子一样高大”,一会儿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孩子认为“我爸爸真的`很棒”,还在书的最后宣称:“我爱他”,“他也爱我,永远爱我”。本来给小孩看的书就是以图为主,以字为辅,这本书更是每页上的字数不超过一行,再加上几乎天天念,每天念上好几遍,所以我早就把词儿背下来了,一页一页翻书给孩子看图,自己则一边背着台词一边溜些小号儿。 其实我对待孩子是比较认真的,基本上很少溜号。可是念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爸。

我跟我爸的关系不能说不好,但是也不是那种特别亲近的关系,我从小到大都没跟我爸撒过娇,小时候心里还有些怕他。可是现在想想,倒也想不出来我爸什么时候教训过我,也可能是他以前对我弟弟太严厉了,导致我也跟着害怕吧。总之,我的印象里好像是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们都自在些,他在家的话可能就得小心点。 如果按照现在的教育观点来看的话,让两个孩子都有些害怕的爸爸可能应该不能算是很成功吧。不过我给孩子念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好多关于我爸的不让人害怕的事儿。我爸是个特别手巧的人。记得以前我家有个挺大的正方形的鸡笼子就是我爸做的,四角用细钢筋支撑,周围和顶面都是粗铁丝编的,眼儿特别均匀好看,上面的中间还有一个可以随时开关的小门儿。还记得有一次我爸给我和弟弟做过风筝,他好像把筷子削成了薄片,一长一短绑成一个十字,上面糊上纸,好像还粘了一些纸条做尾巴,然后拴上线绳,家南面有一片刚开化的菜地还没播种,我们一起拿到那里去放来着。还有我们更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大立柜,立柜下面的两个大抽屉里装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记得我在那里看见过织渔用的梭子和缝在渔边上的铅坠儿或者锡坠儿,好像听我妈说的我爸会织渔,还会去河里打渔,那时候就觉得我爸很了不起。 我爸脑子也很好使,反应很快。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爸和客人在炕桌子上吃饭喝酒,我爸坐在窗边,外面飞过一只燕子还是麻雀,他一伸胳膊就抓在了手里。那时候我总是一到夏天的下午就会在后院捉蜻蜓玩儿,但是一般只能捉到最普通的蜻蜓,偶尔运气好能捉到“红杆儿”就很高兴了,而如果碰巧我爸看到我在捉蜻蜓,好像他就总能给我逮到很罕见又很贼的“大老青”、“大老黄”。 说到小动物,还有一个有趣的回忆。小时候我爸开车,经常到稍远一点儿的地方帮人拉货。有一次他好像走了两三天,回来的时候给我和弟弟抓回来两只很大很少见的青蛙。那时候我家院子里夏天有一只大缸,好像是接雨水用的,说是雨水洗白衬衫什么的会更白。我爸把两只青蛙放在缸里,还找来几个木片浮在水面,说是让青蛙游泳游累了的时候休息的。我和弟弟有了新玩物,当然很高兴。

可是没多久,有一天夜里下了大雨,早上起来发现大缸里的雨水满了,木片还在,可是青蛙没了。好像当时我和弟弟还很难过的,可是现在想想,我更好奇的是我爸开车出门拉货怎么还有闲心顺路发现稀奇的青蛙还抓回来两只,而且他又是怎么把青蛙平安地带会家里的呢?与下大雨有关的还有一个回忆,一次我和我妈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俩互相拉扯着赶紧往家跑,结果看见我爸只穿一条短裤在院子里淋雨,说要洗个冷水澡,我现在还记得他开心地站在那接雨水洗头的样子。 小时候关于小动物的回忆还有一次是我爸在后院挖土捉到一只刺猬,拿回来放在纸箱里给我和弟弟玩儿,那好像是我唯一的一次见到真正的刺猬。还有后来家里养过好几条狗,记得有一次我爸从外面回到家,从棉衣胸口掏出来一只红爪子小狗时我们都特别高兴地围在旁边,家里已有的两条狗在院子里打闹叫了一声,新来的小狗原本耷拉着的两只耳朵就立刻竖起来一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看书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书能引起人的联想,明明写的是别人的事儿,可是看书的人却会常常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感想。本来是哄孩子念给他听的书,也勾起了我对我爸的很多回忆。仔细想想,其实我小时候虽然有点怕他,可心底里还是觉得我爸很了不起的。

而且很多事情现在想来,我也仍然觉得我爸还是很了不起。 每个爸爸都是孩子心中的英雄,感谢我妈在我们小时候总对我们姐弟俩夸我爸,夸他聪明,夸他稳重,夸他“有能耐”。虽然她现在经常会抱怨我爸不在家,抱怨我爸不干活。

《父亲》读后感4

我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从没有读过《父亲》这篇文章,但是对于《背影》,我印象深刻。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慈祥、温和,又沧桑衰老,是我对于《父亲》全部的想象。

芃是一个大孩子了,我一直对他过于严格,自认为这都是爱,可是结果是,他并没有变得如我想象的那样。在别人眼中,他应该很优秀了,可是为什么我总是不满意呢?这一定是我太吹毛求疵。芃在所有老师眼中都是优秀而缺乏自信,后者让我总是自责,我太不成熟了,以至于我的幼稚和任性伤害了他。

芃很久以前就开始读梁晓声的《父亲》一书,并且在班级上朗诵过。妻说到这件事情时,引以为豪,而我却觉得被挂在了他们的班级上展览一般,很不舒服。偶尔翻阅了一下这本书,看到梁晓声笔下的父亲是那样粗暴、自私和封建,我的心不断下沉,无可奈何。

我同芃一起写过一次亲子共读,成绩不错。孩子要上初三了,我想用心写一写,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记录。芃长大了,不爱说话,不爱表达,脾气很大,这让我很揪心。想起他很喜欢《父亲》这本书,我提议,我们的亲子共读就选它。芃一口答应了。我还没有好好读过《父亲》;这本书不厚,打开扉页,《父亲》只是这本书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我翻了几页,马上皱起了眉头,压力山大。

我爱我的父亲。他是普通的庄稼汉,普通到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他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他跟我相处的点点滴滴,幸福甜蜜,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我想写他。可是梁晓声笔下的《父亲》确是相反的格调,让人怨恨、鄙视和逃避。我无法读下去了,开始后悔最初的草率和义气用事。我该怎样用一种矛盾的心理去写品读梁晓声的父亲,去赞美我的父亲,去告诉芃儿该如何把握人生?一想到这些我就迷糊,就想拖延和逃避。可是时间很快过去了,暑假要结束了,我必须做出选择。

有一天傍晚,我冲芃儿发了脾气。妻很生气,我后来心里充满了自责。躺在地垫上,我一口气看完了《父亲》这篇小说,如同一个晚上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和磨难。“父亲”走了,梁晓声成熟了,而我也终于完成了这个暑假的心愿——“读完一本书”。

开始写读后感是在一个下午,湿热难当,没有开空调。《父亲》开始部分的家庭纷争和沉重气氛,严重影响了我的情绪,所以,我的读后感里充满了排斥、反感和批评,认为这篇文章不应该给少年儿童阅读,因为他们不了解那个年代,没有吃苦耐劳的经历,无法理解父辈的艰辛和挣扎,娇嫩而胆小。文章写了不到2段,我便写不下去了,文笔的格调错了,太意气用事了,这不是亲子共读,反而成了怨妇的唠叨。我不能这样写。所以,我关了电脑,同老婆说,我写不下去了,必须改写别的题目,然后同芃商量。芃说,“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书架上的书我都读完了”。他很随意的说着,让我心里更是没了分寸。

上班,下班。这期间我已经写了几篇别的杂文,可是,读后感仿佛一扇石门,充满诱惑又十分沉重。我无法静下心来选择或者阅读一本新的书籍;脑海里一直在构思着《父亲》的意境,这让我无法好好休息。终于,我又打开了原来的存档,接着写《父亲》如何反省和成熟起来,如何用心良苦和劳碌一生,“父亲”对于家族的传承和生命的延续,是怎样的意义…… 由于文章被耽搁了很久,所以,前后出现不连贯和内容重复,后来,不得不一再改写,最后,请妻子帮忙阅读、建议、更改。“读后感”最后终于定稿了,因为改写了太多遍,我都害怕再次打开那个文档。

然后告诉芃,我写完了,还是《父亲》的读后感,让他快点写他的那一篇。芃儿说,早就写好了,存在了某个U盘里。他不愿让我看,所以保存得很严实,以至于最后没有找到存放他那篇文章的U盘。我看着他们母子两个翻箱倒柜,真是又气又笑。

无奈,他找出原来打草稿的本子,在电脑上又敲了一遍。我想,这种默写一定没有原来的文章有深度、有意境、有味道。他敲好了,便让妈妈往邮箱里发,却不愿让我阅读或者修改。害羞、隐秘、敏感、好强,这也许是花季少年们固有的习惯吧。我尊重他的意见,然后,汇总了我和他的文档,发到他们班级的邮箱里。

《父亲》读后感5

一九四八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人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道:“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这个故事,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原来世界上有一种可以感动死神的爱,那就是父爱。 读了《父亲》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您平时怎样关心我,鼓励我…… 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您时刻关心我,当我的体温稍有上升,您就显得焦虑不安,当我体温不变或稍有下降您就喜笑颜开,十天过去了,病魔从我的身上逃走了,我拉着您的手发现您一脸的疲惫,双眼充满了血丝。 我是一个胆小的女孩,您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带我带窗前的一棵大柳树下,教我爬树,在您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我坐在高高的树杈上,心里充满了喜悦,为我自己能爬上这样高的大树而自豪,也为平时在地上看不到的风景而兴奋。就在我激动的得意忘形时,您对我说:“妹妹你怎么下来呀!”我看着地面突然变得害怕起来,刚才的激动和兴奋荡然无存,我害怕了,我胆怯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您又对我说:“妹妹,不要慌,要冷静,要动脑筋!”我还是想不出一点办法,脑子里除了害怕还是害怕……您看着我六神无主的样子,给我说了几种下树的方法,我觉得这些方法都好可我都不敢采纳,您最后还是决定我的脚踩在您的脚上,一步一步的挪下来。

在下树的过程中我又慌又怕,您一直鼓励我,您对我说:“遇事要冷静,不能急,要多动脑子想办法。” 虽然《父亲》这篇文章中的父亲是以延长生命来表达父亲对小女孩的爱,而您是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表达,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我感受到了您对我的爱,我和小女孩都一样幸福。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