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幸福的拾荒者》的作者是胡歌。在书中,胡歌用平实动人的笔触娓娓诉说了2006年经历车祸期间的感悟与心路历程以及好友对其的祝福,用发自内心的声音与坚强的意志感动了每一位读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篇1

《幸福的拾荒者》一书是胡歌在他车祸痊愈后书写的一本他亲身的心路旅程,由于个人偏爱,所以总是在彷徨、烦躁时翻出来品味一番,借以沉淀心灵,平静思绪,让自己远离喧嚣繁杂,更会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的时候拿来安慰自己,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整本书并不长,有四万多字,二十来个章节,却将他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及内心的所思所想刻画地淋漓尽致。在序言中,他称自己为拾荒者,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挽回生命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并承受支离破碎的一切,在漫长的黑暗中他艰辛地摸索,试图去拾起那些碎片,但在他逐渐拾起生命、光明、自信、智慧的同时,恐惧、迷茫、懒惰、焦虑、贪婪也把他压的喘不过气,在这样的境遇里,他却能重新审视自我,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惯性中生活,总觉得生活就该如此,没有办法也没有欲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而他恰巧在这场变故中得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看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在回想我的生活,确实如此,习惯了每天的忙忙碌碌,习惯了周而复始的惯性生活,在习惯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反思,一旦习惯的事物发生了改变,便会变得焦躁不安,却不记得审视自己。

所以看完这个篇章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曾经所追逐的,以后要走的路自己是不是该有个更加清晰的规划,如果现在习惯的生活发生变化,我要如何去面对……这是我看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但又有多少人在遭遇重大的变故的时候依然能处变不惊,坦然乐观的面对?见过他的医生都说,那天他离天堂很近,颈部一条七八厘米的伤口使他的颈动脉和颈静脉都暴露在外,所以能保全生命已是奇迹,而能重见光明则更是传奇。

在车祸后救护过程中他向医生询问自己眼睛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这三个字让他不得不开始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虽然情况很糟糕,但他却用了很诙谐的文字来表述他对自己可能成为“独眼侠”的遐想,当他偷偷在洗手间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支离破碎的容貌时,他也几近崩溃,但后来他告诉自己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在生死关头,人生巨变面前仍然能保持着一份如此豁达开朗的心态,实属不易,真的是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这份从容和乐观,我自问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真的是不能像他这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书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他去学唱歌的感悟,他说“做事不能只靠着天赋,勤奋才是让你迈向成功的关键。依赖着空虚的外表不能让我走得更远,唯有内在的修习将之转化成实力才能让我的人生更加踏实。”确实,再怎么华丽的外表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只有内在的修为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积淀,才能让人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

生活中总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波折,但不管之前怎么遭遇风吹雨打,每经历一件事,总要收获点东西,总会有果实的。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他说“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所以他把自己成为是幸福的拾荒者,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只要我们用满心的从容、乐观和感恩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总会在困境过后收获成长的喜悦,总会在风雨后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幸福的拾荒者》这本书。这本书是胡歌讲述2006年夏天车祸发生的来龙去脉,车祸导致其伤及面部,一度曾被认为无法继续演艺事业。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胡歌选择了乐观,坦然的去面对,就像一个幸福的拾荒者一样,挂着笑脸拾回一个个遗失的幸福。

正像他所说:“人不能无止境地生活在痛苦中,当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我们更不能失去自我。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车祸把他撞离了原本的轨道,可他却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多数人会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例如我,尽管我明白要怎样去迎接挑战,可还是会懒懒地选择逃避,也许是胆怯。不过不论怎样都不好,面对才是重点。

朋友,这朦胧的背后是一束束灿烂的光辉,是让我们懂得美丽与珍惜的光辉。

这本书让我学会一个道理——珍惜眼前的事物“学会感知,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幸福。”看到这句话时,我脑子里不禁涌起了许多想法:幸福,何谓幸福,不是成天大手大脚的乱花钱,不是整天泡在电视、电脑上,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从他人身上索取……仔细观察,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友谊、老师的恩情……这一切都是幸福,只不过我们平时从没有注意罢了。

幸福和灾难,一对好朋友,它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幸福,我们要学会珍惜;面对灾难,我们要想办法战胜它们。只有两者合一,我们才能成功。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在拥有的时候懂得珍惜,就不会害怕失去;若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算不上真正拥有。但愿有一天,我们都可以无悔地放下。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篇3

一个满脸污垢,浑身血迹的人单独坐在公路边。明明在做着美梦,梦碎了,自己被无情的揣入人间,如同一个拾荒者般。红蓝灯在眼前闪烁,穿白大褂的人在奋力奔跑,自己如同一个看客,看着这慌乱的一切。慢慢坠入黑暗,什么东西都在离他而去,包括生命。苏醒后的他成了个一无所有的拾荒者,慢慢拾起他所丢失的东西。

首先被拾起的是他的生命,活下去的动力。不禁想起佛教中的”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可停留。在他自传中曾写道“上天赋予每个人时间有限,若不为自己命运疾走,那生命的痕迹就太短浅了。”正因为如此,他赢了,战胜了黑暗之神。赢得生命是值得高兴的,浑身的伤对他来说就不怎么重要了,生命只有经历一次磨难才会于众不同。

当医生告诉他脖子里的伤与动静脉只有1毫米,当医生为他眼睛能否保住而争论不休时,他与朋友谈笑风生,似乎与己无关。这份心怀是别人所没有的。他是一名演员,脸对他来说是那么重要,可他不再乎,因为活着。放眼现在社会,又有多少人明有白,要不就没有那么富士康员工从高楼跳下。外貌只是外表,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值得人尊重的,只求外表但内心不强大的人如同空心芦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四处摇摆。而内心强大的人那,他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根紧紧抓着土地,无论多大的风暴,他毅力不倒。

然后,面对现实,接受已经发生的。好朋友的逝世,司机的判刑,自己工作暂停使得公司赔钱......一切的一切他都从容面对。

即使再猛烈的暴雨,也有雨过天晴彩虹乍现的时候,即使再悲痛的苦难,也有烟消云散淡出视线的一天,历经劫难后,我们应该把创伤留在心底,再次满怀希望踏上人生新旅途,毕竟人生还在继续,阳光依旧灿烂。如同《功夫熊熊》中的经典名句“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mystry,but today is a gift ”那个’拾荒者’还在为他目标前进,朋友们,我们呢?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篇4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但不知为何眼前总出现一幅画面:一个身着白衣年轻人步行在沙滩上却遥望着水天相接的地方,大声询问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幸福又在何方?”

我是一个比较古怪的人(我想可以用古怪来形容),因为我习惯了不顾原因地排斥着一切别人排斥的东西,而真正缺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排斥着一些所谓的长辈们排斥的东西,同时也不断排斥着所谓的同龄人排斥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习惯了生活在自我塑造的封闭而狭小的空间里,这空间里有一条叫做冷漠的街道,我时常背着空虚的背篓,将无聊、虚伪、消沉、感伤装进这个背篓里,他们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高考是一种解放,无论是将你解放到天堂还是解放到地狱,你都会获得两个月重新审视并塑造自己的机会。我紧紧的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因为这个机会过后,我将在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件常人认为极为虚拟,但我却认为极为重要的事情了。我要在改变中弥补我性格的漏洞和找回曾经因为“高考”这个无聊的原因失去的、放弃的、丢失的、不得不放弃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观。

一次在百度上的随意浏览,让我选择了胡歌和他的《幸福的拾荒者》。

说起来也有点愚昧,我一向鄙视明星出书,尤其是刚出道的明星出书,因为我感觉这样的人太浮华,不实在,爱炒作自己。---我大错特错了。就是胡哥的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

记得曾经一个清末的文人和我拥有同样一个思想境界--蜷缩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的思想空房间里(我也许还不至于像他当时那么迂腐),但他在一个偶然的境遇中获得了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三天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且读且泣,且泣且读,穷三毂不能寐”,至此又以一副新姿态展露于世。我虽然还没有达到连哭三天的地步,但这本书带我的震撼无疑是在我的灵魂上掀起了一阵飓风,掀走了曾经莫名的彷徨,过度封闭的枷锁,而留给了我一双清澈的眼睛和全新的处事思想。

我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大众化的明星都是浮躁的。只不过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生命历程塑造了不一样的人。我们决不能拿我们所处环境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但我们可以深入到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去感受那份人生。问问自己,如果那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处理得比当事人好吗?我还会以怎样的面貌去面对世人?如果我们的人生魅力是装出来的,那么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会不堪一击吗?我们是否真正关心过个人内心真正的修养?还是为了更好的处事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包装自己?我们真正有过几回真正的自我?······

我并不想在这里过度的宣扬胡歌有多么完美。但我明白,他经历了那场巨大的挫折之后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他用细致的笔触一点一滴的记录下了那流水伴着音乐般的哲思,以飨世人。

事故发生时,他的右眼眼皮被玻璃活生生撕破,仅仅连着一点皮,鼻骨粉碎性骨折,就像鸡蛋破裂一样,脖子上一道七八厘米长的口子,明显暴漏在外的颈动脉血管···我不想在描述下去。就是这样的重伤将胡歌撞离了原来的轨道,他也在万幸中获得了新生,新生带给他的是“拾荒”的路程。他也在拾荒的路程中创造了能改变他人的传奇。

但无疑的是,他向着完美不断发展着。

这并不是一篇合格的读后感,因为我没有介绍书的内容。因为我想书的内容只有自己去慢慢体会,才能明白个中真理。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