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写作大全 > 习惯作文 >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锦集10篇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锦集10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9.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风俗习惯作文锦集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锦集10篇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1

要说到春节习俗,最能有“发言权”的要数——包饺子了吧。

三十那天,爸爸妈妈是一大早就开始干活,下午 包饺子。他们俩忙的是马不停蹄,包着包着,我灵一机动,说:“爸爸妈妈,今年饺子里还包不包钱了。”妈妈说:“好主意,你快点去拿钱吧!”爸爸却在一旁说:“嘿嘿,还是别包了,年年被我全部吃到呀!”我不服气地说:“这一回不一定是你呦。”饺子包好了,就等着明天吃饺子吧!

初一早上开始下饺子了,边下我还边想:“这回我一定要吃到有钱的饺子。”吃饺子了,这一回我学机灵了,专门挑大的饺子吃,说不定就能吃到。可是,我是吃的肚子都要破了,有钱的饺子还没“现身”。这时,只听“呀”的一声,我顺着声音一看,“啊!”竟然又让爸爸给吃到了,咳!我只能自愧不如,我没有那福气呀!不过,我不能灰心,还有两个钱饺子呢!

第二局开吃,爸爸吃哪个盘里的,我也照葫芦画瓢,吃哪个盘里的。我不甘心我吃不到,吃完了一盘再吃一盘,这下撑的我路都走不动了,钱饺子偏偏和我作对,就是让我吃不到。

最后总结“残局”,妈妈吃到了一个,爸爸吃到了俩个,我却一个没捞着,好不幸运啊!不过,吃饺子真是一项有趣的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2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剃头发……我们南阳过年的习俗和规矩太多了,弄得我摸不着头脑,对,找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正在贴“福”字,他竟然把“福”字贴倒了,我焦急的叫起来。爸爸不急不慢的说:“没贴错,没贴错。”

“那为什么将‘福’字倒着贴呢?”我疑惑不解的问。

爸爸说:“‘福’字倒着贴,说明福气到(倒)咱们家了!”爸爸说完,停下手中的活儿,给我耐心的讲解起来。

爸爸说,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放炮,这也与年有关。传说,“年”是一种独角兽,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便出来吞吃人们的食物,威胁人们生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独角兽有三怕——怕光、怕声、怕红颜色。于是,每逢过年,人们就贴上红红的对联,挂上大红灯笼,燃上红红的蜡烛,还要砍伐竹

子焚烧,焚烧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闪出红红的火光,就可以把“年”这种野兽吓跑。这就是春节贴春联、放爆竹的来历。

我又问:“那为什么二十七要剃头发呢?”爸爸吸了一口烟,慢慢的说道:“民间有一句俗语: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剃了头好过年啊!”哦,我明白了。

正在这时,院外响起了孩子们唱着的童谣:“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我完全沉浸在他们的欢乐中,也奔出院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了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3

习俗,顾名思义,是习惯风俗的意思,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化,禁绝。而春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悠远流长。随之春节的习俗也流传至今。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干净的房屋,洁白的墙,就差贴上那饱含寓意的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要贴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有了喜庆的春联,再贴上年画、窗花,差不多就有些许年的“味道”。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最喜欢的就是风俗习惯,最喜欢的风俗习惯是过春节放鞭炮,因为和小伙伴放起鞭炮来很开心。关于春节放鞭炮还有一个传说呢!

传说里有一只叫“年”的兽,它会吃人,有时候一次还能吃掉一村子人。老百姓们非常害怕“年”兽,所以都躲在山上,连一个人都不敢出来。有一天,一位神仙来到地上,看到一位年轻人,就对那位年轻人说:“年”兽最怕红色了,你们可以帖对联,放鞭炮来驱赶它。年轻人答应了,于是就组织老百姓们贴对联、放鞭炮来驱赶,张牙舞爪的年兽看到了红色就四处逃窜,以后再也不敢来老百姓这里捣乱了,于是就有了“新年”的传说。

关于新年的传说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宝贵的知识宝库,这个有关年兽的传说令我难以忘怀,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为你自豪!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5

春节快到了,春节有许多习俗: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吃完年夜饭放鞭炮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兽常常到村子里来吃人,年每次都在大年初一来吃人,人们十分怕它,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对村民们说年很怕红色和声音,村民知道对付年的办法了,又到了大年初一,人们在门上贴“福”字,开始放鞭炮,年看到了红色的福字,听到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害怕得马上跑回了深山,再也没出来吃过人了。

每到吃完年夜饭时,我和小伙伴们便来到楼下开始放鞭炮,我们每个人拿着一个鞭炮,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生怕烧了我自己的手,点好了鞭炮我马上把手收了回来。

只听见“嘭”的一声一颗好似流星的东西飞上了天,“嘭”的一声开出了一个个图案有花形的,有心形的,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形状,我入了迷的看着天空,大家也都跟我一样入神的看着,那声音好像地动山摇,像千军万马在奔跑似的。顿时天空变得五彩缤纷、炫丽多彩。

这就是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我喜欢春节放鞭炮的传统习俗,因为放鞭炮既热闹又喜庆。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6

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倒过来贴,“福”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是怎么来的?”妈妈说:“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非常凶猛。每到除夕,”年“就会吞食生畜,伤人性命。因此,人们只好逃往深山。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人,他在这儿住了一晚。”年“来了,老人让村民点燃爆竹,”年“吓得狼狈逃窜。原来,”年“怕红色、光、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这一天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我们全家准备吃团圆饭。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在桌边,桌上有鸭、虾……餐桌上必有的两样东西一样是鱼,一样是火锅。火锅热气腾腾的,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是甜品,代表家人甜甜蜜蜜。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就来到前门放鞭炮。

开始放鞭炮,“砰——砰——”,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鞭炮飞上了天空,“噼哩啪啦”好响的声音,多么美: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还有的像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时,天空就成了百花园。“爆竹声中一岁除”,就这样,除夕过去了,新年又来到了。

中华民族的节日多姿多彩,而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7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8

一眨眼,又迎来了春节。羊年,一个让人期待的年份,大家都长大了一岁,又可以收红包,可以一家人吃团圆饭,开开心心的。

32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我们来到了诸暨,好菜一道道上,红包一个个收大人们谈得投机,小朋友们玩的快乐。

午夜一到,鞭炮声四处响起,一朵朵鲜花在空中竞相开放,我和妹妹趴在窗前,幻想着新一年的美好,欣赏着空中美丽的烟花。

大年初一,我们不在家,一早我们就乘车去拜访爸爸在萧山的亲戚了,午饭在萧山吃,晚饭也一样。第二天还是如此。到年初三,我一早醒来爸妈就不见了,可我并不着急,他们去菜市场了,去准备中午给亲戚们吃的饭菜去了。

照现在,接下来几天就是我们出去走南闯北的时候了,去领略祖国的文化古迹,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去国外玩玩,只要你要钱,哪儿都可以去,换在以前,这时候还在过年呢,小孩子们手中拿着鞭炮东放一个西放一个,大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聊这个,聊聊那个,还有些在看着这些小孩子们奔跑着。

过完年就到元宵了,过完元宵才算到新的一年了,元宵元宵,必然少不了主角汤圆,家家户户都飘出了汤圆的香味,这时候上街走一走肚子马上就咕咕叫了。

这些就是我们绍兴以前和现在的新年,也和我们来介绍介绍你家乡是如何过新年的吧!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9

春节,是中国特色的节日习俗之一,每当一年的末尾,新一年开始的时候,春节,会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小时候,听奶奶说,春节,是中国古代人为了防止年兽的到来,而设立的节日。

在古代,有一头名为年的怪兽,无恶不赦,浑身上下长着红色的皮毛,每到现在的春节的时候的夜晚,变下山抢掠牲畜,杀人放火,人们因为害怕它,每到这时,便跑到别的地方,直到天亮,大家都恨透了它。

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浑身红衣的老人,听了村民的话,笑了,晚上,当人们全都逃走后,他坐在屋内,放起了鞭炮,当年来到这里时,便被吓到,慌忙逃跑,人们知道了,纷纷效仿……

所以,今天,人们都要在春节放炮,穿红衣。

古时候,人们会在春节时,将铜板包上红纸,拿绳绑好,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以求孩子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大年夜这一天,人们还要穿红衣,吃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是饺子,以求团圆,人们通常还会在里面放上一个糖或者硬币,谁吃到了带糖或者带硬币的,谁新的一年都会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如今,春节早没有了当年的许多老规矩,可春节,却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10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非常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吃年夜饭,是春节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许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是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党的作文
桥的作文
书的作文
安全作文
贝壳作文
道路作文
定格作文
发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