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教学目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

(1)指导朗诵诗歌,培养学习兴趣。

(2)小组探究诗歌意象以及象征意义,梳理整首诗的思路。

(3)练习仿写,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4)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

(2)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读课题

为什么是“我”?把“我”去掉试试。

谈谈有什么不同。

(用了“我”就是表达自己,更深情)

那么,这个“我”是谁呢?

自读诗歌,正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说说这首诗的特点。

其中一个特点就是:

有很多的“我”,还有“你”!

有很多的句子就是——“我是你……”

用了比喻的说法,把我比作很多物件。

有些比喻十分简单,甚至省略了“我”。

(请学生划出来——作者可能亟不可待地要告诉我们什么)

“你”是谁?那么,“我”呢?“我”和祖国之间什么关系?

(有学生说“我”就是祖国,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引导(品读):

第一节:

请学生读第一节,注意这个“我”应该怎么读。

我问那个学生:你爱自己吗?爱自己的话,这个“我”就有千斤分量。

我范读。

“我”是谁——

注意作者的用词,

作者不但说自己是水车,还说那是“老”水车,还说那是“破旧的”。

这样的词就是在提示我们。文中还有这样的词,划出来。好好读读,体会一下。

以第一节为例,带读。再问,这里的“我”是谁?

小结:

我是祖国的过去、曾经。

怎样的过去呢?下一节其实作了强调——

贫穷、悲哀

我是祖国贫穷困苦的历史

是祖国多灾多难的岁月。

注:

这是我最初的感觉。

但我也肯定了学生的发言。

因为有学生说,那都是“最基层”的一些人。

可不是么——

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这里说的是“人”。这是学生给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对于这些人,我们能感到作者的同情和悲悯。但好像也不止如此。

因为这些穷苦人,恰恰又是祖国的建设者、历史最重要的开创者。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所以,这里还有感激与敬意。

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读诗歌。

第二节:

下一节似乎就是在写这些人——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其实是说:

一个个的“我”很贫穷、很悲哀。希望着,又痛苦着。

我问——

“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怎么理解?(“痛苦”和“希望”的关系)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怎么理解?

小结:

希望,带来的就只有失望。

痛苦,是失望的痛苦,也是希望的痛苦(就像《故乡》中的那个人)。

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也看不到实现的可能。

——希望无法实现,就像花朵无法降临人间。

第三节:

下面的句子呢——

那些事物和上文有什么不同?

划出这些词语——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

(新事物,或者象征着新事物、新气象)

读读这节诗。感觉一下为何会有不同。从中能否感到:这里的“我”是谁?

提的问题有:

理想为什么“挣脱”?为什么说“神话”?又为什么是“雪被下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怎么理解?

提示: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肚子都吃不饱,还会有其它想法吗?

现在呢?理想实现的时候,又有了新的理想。

而在当时看来,这样的理想就是——“神话”!

那藏在心中的、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现在开始萌发。

这里有梦想实现的喜极而泣,有新的开始,有新的希望。

“我”是祖国崭新的现在,

是祖国充满希望的未来。

难怪作者再一次咏叹——祖国啊!

读这三节诗,体会三次“祖国啊”感情上的差别。

注:

学生读书不大卖力,没办法,我只有范读一遍。

然后我问,哪一节的“祖国啊”我读得最悲情。

不少学生说是第一节。可是,那不是我的感觉。

这也正常,他们的感觉可能还不那么敏锐。

同时也说明,前面我们对第二节品读得还不够。

所以,我们回过头再看——

希望,换来的只有失望,那么,能不扔掉这个折磨人的“希望”呢?

不能——谁能忍受那样寒冷和黑暗?

但是想要实现却又不可能,所以你看——“祖祖辈辈”:

一代一代的人!世世代代地追求着,却又始终失望着。

然后,我们一起再读这一节。去体验那种欲说还休的无奈与辛酸。

第四节:

“我”既是祖国的过去,也可以是它的现在和未来。

——“我”到底是谁,是什么?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

提升——

第一阶段:

我是一切。

一切的希望、

一切的记忆、

一切的情感、

一切的思想、

但我们得说清楚——

谁的记忆、情感?

不是祖国,而是祖国的人。

所以,——

“我”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就是“我”。

所以作者才说——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我是中国人)

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中国人是我)

第二阶段:

因为我是中国人,

因为中国人是我,

所以,——

我爱我的祖国。

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

(我没想到,当时就有学生这么问: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就要爱祖国呢)

……

看看,诗的第一节的末句——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理解它的意思:

祖国承载着我们的痛苦和命运。

把我们拖出了滞涩难行的淤滩。

看看,这两句话哪句合适——

祖国,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我们,把祖国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提示:

祖国和国家不是一回事。

其区别在于——

“祖国”是全体中国人用尊严、用情感、用记忆、用信念凝成的。

所以,——

只能说是祖国养育了我们。(所以,文中才会写道“你喂养了我”)

只能说爱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是我”,而不是“我是中国人”。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爱国,这样的爱国往往是盲目的;但“中国人是我”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一个一个的“我”是这样的……他们痛苦过、迷惘过、爱过、恨过、追求过……值得去爱)

如果把第二句的“祖国”改成“国家”是可以的。

——是中国人用手、用血汗、用信念(“祖国”)拯救了国家。

第三阶段:

那么,这是一群___________的中国人?

(“我”是怎样的,中国人就是怎样的)

为何说“迷惘的”、“深思的”、“沸腾的”?

——能从前面的三个诗节中找到应证吗?

迷惘: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深思:痛苦的希望思索是对出路的探寻。

沸腾:看到祖国更为广阔、光明的前途。实现了一些却又看到更多。

读最后一节诗(注意顿号)。

——为什么是“伤痕累累的”乳房?

……

既然喂养了我,

既然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

既然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么,——

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你的荣光不就是我的荣光吗?

从“你”到“我”再到“你”——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再读体会——

最后一个“祖国啊……”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扑向祖国的怀抱,和它融为一体)

附——七班的上法:

因为讲得过于抽象,反而冲淡了诗意,

所以后两个阶段我在七班是这么问的——

我是中国人,

中国人是我,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觉得哪一个更像我爱祖国的原因。

有学生说,是“我是中国人”。

我说,对,我们一直这么以为的。“我”有什么可骄傲的!

但是,今天,我们得记住了——

板书:我中国人

让我们骄傲的是“我”。

为什么?

这首诗给了我们答案。或许,前面的诗都可以给我们答案。

我们可以看看这一个一个的普普通通的“我”创造了什么?

他们是怎样地爱着恨着,怎样地用他们的悲喜改变了世界!

回头看那些划过的词语——

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

贫穷、悲哀、痛苦、理想、挣脱、眼泪、笑涡、黎明、喷薄……

这写的分明不只是国家的变迁史,而是中国人的记忆和心路历程。

(就像文中说的,我曾经迷惘过、深思过、沸腾过……)

注:

是的,我再一次想起,诗歌要记录的——

从来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人的感受、印象。是人心内在的真实。

也让我想起了《安塞腰鼓》中的语句: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然后,

同样看看首节的末句——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理解它的意思——谁拯救了谁?

祖国承载着我们的痛苦和命运。

把我们拖出了滞涩难行的淤滩。

……

小结:

祖国,是全体中国人用记忆和情感凝成的。

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了,它只存在于我们信念中,给我们前行的动力。

所以,不是我们拯救了祖国,而是祖国养育了我们!

所以,文中才写道……(一起读最后的那几个诗行)

——为什么要说“伤痕累累”?为什么是“去取得”?

……

结语:

这贫穷、这悲哀、这痛苦,都是你。

这富饶、这荣光,这自由,都是你。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

我享受着你给我的一切。

也承受着你给我的一切。

既骄傲,且悲哀——

这是回荡在整首诗歌的旋律。

再读全诗。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