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育随笔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实验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实验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实验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是广东潮州市浮洋镇六联小学教师,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任教于农村,针对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厌读怕写,差生面积大的现象,认真研究,寻找原因。他认识到,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农村后进生学习语文的问题,要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他有意识从如何提高后进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下面对该实验作简要介绍。

一、基本构想

丁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导致学生厌读怕写、差生面积大现象的原因是:教学思想存在顽固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偏爱优生、放弃差生;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杂、乱、华、死”和“读与写、知识与能力、讲与练三脱离”的弊端。于是,他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由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变为培优扶差,面向全体学生;由迫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让学生由喜读爱写到初步能读会写到听读说写能力协调发展。

二、实验的具体做法

1.过程与措施

从1963年至今,丁老师的实验历经初试、再试、验证、深究、物化、推广等六个阶段,从个人实验扩大到群体实验,从小范围实验发展到全国推广和国际交流,从单纯教法实验发展到“教材、教法、学法”的综合性整体实验。实验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实际、面向农村、面向全体),三个普通(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教师)和实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重在培养青年教师,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实验中,他采取了“杂中求精,打好基础”;“乱中求序,分步训练”;“华中求实,突出重点”;“死中求活,交给规律”等四条基本措施,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总结。

2.教材编写

丁老师在实验中,编写了五、六年制两套小学语文教材,并于1992年获审查通过,1993年向全国推荐试用。其主要特点是:在注意突出思想性的同时,以编者归纳出来的小学记叙文读写结合“50个基本功”(训练点)作为主线,制定教材内容和要求。每册教材以单元为训练点,突出训练重点;单元分组文,突出训练要点;组文分课型(精读、略读、自学课文),突出训练特点;课文定习题,突出训练练点。每个训练题目明确提出训练的目的、要求、内容(例文、例段、例句)、时间和方法。五年制教材(修订本)共编40个单元,80个组文,精选294篇例文,安排800题次训练。六年制教材共编48个单元,96个组文,精选343篇例文,安排1000题次训练。整套教材以教科书为主体,配有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录音带、生字卡片、课外读物等系列化品种,体现一定的弹性要求。

3.教法改革 创立了“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结合”综合训练型教学体系,变逐课传授为“单元分组导练”,总结出有关导练内容、原则、要求、模式、导练设计与操作要领等一系列经验;改革作业结构与批改方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三、实验的效果

丁有宽“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实验成果卓著,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有关专家的热情肯定,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内地已有28个省市、5500所学校,近50万学生使用丁老师编写的'教材,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七个国家的华文区也使用“读写结合”教材 。实验结果造就了一批名师,锻炼了一批教坛新秀,转化了三千多名差生为三好生或优秀生。实验班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普遍喜读爱写。

四、基本经验

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丁老师在改革实验中形成和始终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既教书又育人。在他编写的两套教材中,突出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丁老师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力争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读写训练系统。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归纳出读写对应的七个方法,拟出了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的原则、要求和重点。

教材与教法改革同步。把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融为一体,在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科学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