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设计 >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8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夕照的景象,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夕照的挂图、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见过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吗?请交流。

2、师小结:我们已在第一课领略了壮观的海上日出景象,但乡村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入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引导学生梳理。)

5、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细读课文,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的段落,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夕照景象)

A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

B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

C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

(其他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象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图片),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四、美读,升华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互相评议。(在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4、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你们能不能写几句诗来赞美一下夕照的景象?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里的生字掌握得怎么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画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吧。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五、练笔

1、你观察的夕照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写出自己的观察。

2、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1、修改自己的练笔,配合自己搜集的夕照图片办一期“奇丽的夕照”习作展。

2、把课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背诵课文。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2

一、激趣导入

昨天我看了《实话实说》,主持人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偷钱被农民父亲狠狠地褊了一顿的事。今天我们要实话实说落花生。师板题:落花生。

本课作者许地山,他不仅写了《落花生》的文章,而且还以落华生做笔名。他为什么对花生有如此感情呢?下面学课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谁知道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指名上黑板写写。

2、请其他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段是主要的?

3、引导学生回答:

板书: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次要) (主要)

我们先学议花生这部分。

三、细读探究课文

1、请5名学生分角色读“议花生”这部分,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画出来。

2、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对话,并说理由。

(教师引导理解“它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体会苹果炫耀自己,而花生默默奉贤。)

3、出示小黑板:

读下面句子,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⑴ 你们要像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却很有用。不像那些外表好看,而没实用的东西。

⑵ 所以,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好处的人。

引导学生懂得要做很有用的人,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雷锋……

四、回读课文深化认识

1、你们喜欢花生吗?全班分角色读全文。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3、在现代社会,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还是苹果式的人?请你实话实说。

(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很多事物的某一特点都告诉我们道理,大家去观察,并写下来。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

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

⑴ 出示一捧花生。

⑵ 教师:

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⑶ 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⑴ 教师:

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① 教师:

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

(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 教师:

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

(不炫耀自己。)

③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 教师:

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⑴ 教师:

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 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⑴ 教师:

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教师:

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

(配乐诗朗诵。)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⑵ 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⑶ 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板书】

落花生 好处很多 不炫耀自己

做人 做个有用的人 不要只讲体面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a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示

b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