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设计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来源:文萃都    阅读: 3.1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①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②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地理解文本、理解作家。

为提升学生对冯至在文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节,可以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时间原因,仅举一例“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通过对眼前泉水的描写,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样被同样的泉水养育,巧妙的将过去现在联系起来。另外,古典诗词的引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这一环节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跳出“共性知识”圈,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

③思考归纳(朗读第11自然段):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则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④可补充介绍“风雨如晦”:文章写于1942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更需要这种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珍爱生命,珍爱自然。

预设目的: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深入探讨,结合冯至“同时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这句话,再次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意象表达出的丰富情感。

(三)课外延伸

1、将预习材料中冯至的两首诗歌和文章进行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冯至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的风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冯至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社会评价。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3.学习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难点: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娄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马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冯至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本文涉及“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三、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著名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20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四、题目解说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明作者认为山村是有生命的,虽然形体已不存在,但我们仍能在草木之间感受到它的余韵。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第4-8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联想和启示,抒发了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第9-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

六、全文分析

1、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

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

2、文章第2段中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读到一切。

3、第5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

明确: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4、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

少女从形象到气质,都像鼠麴草,像鼠麴草一样谦虚、纯洁、美好,小小的生命舍弃浮夸,但都担负了一个伟大宇宙生命的全部秘密。

5、怎么理解第11段中“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指1942年,即作者写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满动荡与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子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6、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明确: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7、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明确:

文章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8、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消逝了的山村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养?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

明确:

(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养育作者的物质条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学会了谦虛、纯洁和坚强;③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与崇高。

(2)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现今居住的山村同样给作者的生命以许多滋养。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八、写作特点

(1)营造丰富意象。

本文注重象、情、理的有机融合,由意象构成意境,大大地拓展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情感张力。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意象有“路”“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

(2)凸显鲜明画面。

作者选取了最典型、最有表现力、最能体现山村环境的景物,用简约、流畅的笔触进行勾勒,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和充满热闹生机的雨后采菌图。

(3)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描写为主,但又把议论缀于其中,还不时插入抒情等,看似有些散漫,但整体却不失法度。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

(4)赋予哲思理趣。

在本文中,冯至由眼前之景,回眸历史,观照现实,使生命跨越了时空,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存在意义的思考,流露出沉重的历史感。

九、补充资料

冯至名言警句

社会在变,许多人都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许多事物没变。

人之可贵,不在于任情地哭笑,而在于怎样能加深自己的快乐,担当白己的痛苦。

它们融容自得,仿佛与死和解了。

用急躁等待将来,用后悔回顾过去,都等于独立核算现在。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皮肤,发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你像是一个灿烂的春,沉在夜里,宁静而黑暗。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消逝了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写,抒写了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布置作业

有人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哥特式”的诗性的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