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选修课文《“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教案

选修课文《“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教案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选修课文《“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选修课文《“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教案

教学构想:

本文选自《实用阅读》(选修)“归纳梳理的艺术”单元。这是一篇新闻综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本节课以快速提取归纳要点为学习重点,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2、能较好地掌握一些归纳的方法。

3、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并在生活中较好地体现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文精神”和“现代化”的内涵及关系。

2、对复杂的材料进行归纳梳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生活中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词语、概念大家如数家珍,但我们却很少有坐下来想一想的机会,我们似乎被大众的符号所包围,我们在接受符号,使用符号,但是我们没有机会时间、精力、甚至没有形成习惯去反省我们所使用的符号的真正含义。耳熟能详的“人文精神”便属于这其中的一个符号。90年代中期曾经在中国掀起一个为人文主义精神守望的大讨论。20xx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史哲》华诞50周年之际,由期刊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一次大型的“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学术研讨会,就“人文精神”的内涵等问题深入探讨。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就是《文史哲》的副主编刘京希先生对会议一个客观而翔实的综述。

二、“问题导学”过程

1、此次大会共探讨了那些主要问题?请概括文本的内容,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3—4分钟完成,学生上黑板)

教师点拨:

2、能否根据文本内容说说究竟什么是“人文精神”?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部分内容)

(1)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文本综述了许多学者的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尝试用文本关键的信息来诠释。

(2)虽综述了许多的看法,但都有其共同点,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

教师补充:正因为“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自我的关照、人的主体精神地位,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才有很大的差异。

3、在现阶段的学者们看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还是应该——(用书上的词语填写);“人文精神”和现代化是——(用书上的词语填写)。

4、由学生自学第二、三部分内容,然后质疑。

(教师选择部分问题实物投影,当场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5、教师在学生的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再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

(1)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6、请结合全文,尝试为此次探讨会写一篇的简短的新闻报道。

(注:此环节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当场投影学生的作业,教师要重点指导新闻的写作)

7、教师总结:本文的文体特点;归纳的艺术等。

三、探究“人文精神”

1、一个人文主义者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必须保持的操守是——

他从不迷信也从不承认什么绝对权威与真理,他不会在强权的胁迫下说违心的假话,哪怕是沉默失声也绝不阿谀奉承。

他既不媚俗,也不媚雅。更不会像个没定性的孩子到处跟风,朝三暮四地说着自己都莫名其妙的蠢话。

他对所有违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决不附和,并尽其所能地予以纠正。

他必须对处于强势的各种势力保持警惕态度,随时准备与强恶势力及其观念进行斗争,以保护自己和强弱群体的合法与正当的权益。

探究的问题:

(1)你能根据上则材料说说“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所保持的操守”是什么。

(2)你能根据上则材料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理解,再续写两句吗?

2、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3、社会主义市场下应该如何去倡导人文精神?

四、布置作业

学案的“高考链接”题。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