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作文大全 > 写功德的作文 > 诚信作文 > 诚信作文素材:守时大咖柳传志

诚信作文素材:守时大咖柳传志

   来源:文萃都    阅读: 5.8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诚信是一种美德,我们要维护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下面是诚信的最沃恩素材,快来看看吧。

  守时大咖柳传志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一位非常守时的人,参加活动几乎从没有迟到过,因为柳传志总是准备出一些富余的时间,比如,某天上午他要开车去某地参加一项活动,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钟,而从出发地到活动地开车需要1个小时,按理只要在9点出发就行了,但他会在8点就出发,把堵车等意外情况考虑在内。

因此,很多时候,柳传志总能早到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虽然提前到了,但他却不急于去活动现场,而是待在车里处理其他事情。有一次司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上去。他说,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还没有到,如果我提前上去,一定会打乱主办方的阵脚,他们定会派出专人来陪我,这不仅会给他们添麻烦,而且还会搞乱他们事先的计划。

在公司内部的大小活动或会议上,柳传志同样守时,很少迟到。有一回,他在一个领导层会议上迟到了7分钟,结果自罚站了半个小时。当时,有人劝他:“柳总,您没有必要处罚自己,这是一个意外。”原来,一部电梯突然发生了故障,柳传志被困在里面足足有30分钟。

柳传志的回答却是:“无论如何,我要对别人的时间负责,而不是对自己的意外负责!”

柳传志曾经说,中国的许多企业家不守时,不守约,这让许多外国同行打心眼里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非常不靠谱,他们常想:连中国这些杰出的企业家、官员们都不守约,那么还能指望普通百姓还守约,靠谱吗?

比如,某项活动,主办方提前一个月分别向30位中国企业家和30名外国企业家同时发出邀请,大家都一口答应会准时参加。但等到活动真正开始的那天,往往都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外国企业家100%会准时到,而中国企业家能到70%就已经不错了,有时失约率甚至高达50%,而且很少有百分百按时到的。这时主办方要么不等他们,准时开始,要么延时,让按时到的人等他们。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会令另一方不高兴。

其实,不守信的岂止是中国的部分企业家,我们总喜欢权衡失约和守约两者孰重孰轻,只要失约的代价和损失小于突发状况,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失约。比如,本来说好要去参加一个同学会,但临时来了一位重要的客户,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去不了,走不开。因为跟这个客户见面的利益远远大于跟老同学们见面。

再如,有一个处于热恋中的男生,跟父母约好了,某个周末回乡下的老家去看望他们,结果,因为某个时间让女朋友不高兴了,自己得陪着她,于是不回去,因为觉得女朋友比父母更重要……

当某一天,我们再也无须找理由为失约开脱时,我们便完完全全地在他人心中成了一个没诚信的人了。

  “诚信”在美国——一位中国公民的旅美体验

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据报道,美国堪萨斯城郊一所高中的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发觉,判定为剽窃,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被判为0分,并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

这里,我们无法笑话美国人的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感觉到的只是“诚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诚信”二字之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虽不能说重于生命,却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这也是我在美国生活学习一年感触最深的印象之一。

信用记录,从现在做起

刚到美国,想买部手机。面对报纸广告上五花八门的手机优惠计划,我喜滋滋地选择了AT&T公司的一种月费29.99美元、可免费在东部七八个州每月打650分钟、手机仅售20美元的计划,却被无情拒绝。试了其他几个公司,也不行。人家不看你手中的绿票子,只朝你要信用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老老实实开始建立信用记录,诸如按期交纳电话费、用商场的购物卡购物再按期把支票寄去、尽量多和外界发生些借钱还钱的交易,等等。后来,在美国汇丰银行的帮助下,堂堂Master卡公司终于垂青我那一点点“信用”,批准我一张Master卡。再后来,及至我临近归国,大概从某个渠道查明我果然是位有着良好记录的信用良民,很多公司,包括我联系过的和没联系过的,蜂拥而来,希望我使用它们的信用卡,给的限额也越来越宽,真令人感动,可惜我已不需要这些。

据了解,与个人信用相比,美国公司之间的商业信用更加重要。一家公司一旦言而无信或欠钱不还,将很难再在商界立足,甚至其商业生命将因此而终结。由此反思国内司空见惯的三角债现象、会计师事务所造假屡禁不绝且愈演愈烈的状况,以及很多企业借钱时是孙子、欠钱时是老子的做派,便深切感到我们离商品经济的精髓——契约精神还真差得很远。

沐浴“信你”氛围,感觉真好

在美国,我曾携父母去曼哈顿参观无敌号航空母舰,买票后走出人群,突然想到老人可能有优惠,忙返回询问。售票员小姐闻讯赶紧一面赔不是,一面按老人优惠将余款退还。她并不查看你任何证件,甚至也不去打量二老是否真老(62岁以上老人方可享受优惠),其所奉行的恰是一个“信你”原则。

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公共场合,凡有老人或儿童减价优惠,均无须出示证件,全凭你金口一开,人家就信了,哪怕有的老人长得很年轻,或有的儿童看上去颇高大。人家这样信任你,你再去撒谎或冒充,真是件很可耻的事。正因为这样,当有一次我带女儿参观某博物馆(售票处注明6岁以下儿童免票,而我的女儿刚满7岁),售票员微笑着问“孩子几岁”时,我稍一犹豫,还是如实说“7岁”并照章购票。后来我甚至为自己那一刹那的犹豫而脸红。有一次去某大商场复印一本书,200多页图书印完去结账,收银小姐并不查验所印页数,只凭你自己报的数字收款,没有人怀疑你会虚报少交。

邮政环境,处处见“信”

多年来,由于国内邮局对信封规格要求愈严和电话电脑的普及率愈高,加上有几次投递丢失、拖延和来函上精美邮票不翼而飞的经历,我与邮局打交道已日见稀少。不料到了美国,每天离不开邮政,几乎每天都收到邮件,其数量之多,大概要超过我在国内近10年私人邮件的总和。很多看上去极其重要的`东西,美国人都是用一纸平信送达,且万无一失。

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尽管美国邮局分检信函早于中国多年实现了自动化,但美国人寄信用的信封依然五花八门,小到巴掌大小,大到4开报纸的信封,我都收到过。一些美国人为了寄一些特殊的感谢卡或纪念卡之类,还常常自制信封也照寄不误。如果你在信封里鼓鼓囊囊地塞些东西,例如胶卷、唱片,竟也能寄出。我在美国先后冲印过近20卷胶卷,全部是用信封寄出并收回的,还有诸如社会安全号、医保卡及银行支票、汇票、银行卡、信用卡、借书证、账单等,统统可以照此邮寄办理。这样既可以省去到超市送取胶卷相片的麻烦,又能节省些费用。

美国的家庭信箱,通常竖立在马路边上,且均不上锁,邮件放在里面等候邮递员来取。无论多么重要的邮件,从未丢失。起初我将胶卷放入信箱还有些忐忑(重要的胶卷一旦丢失,损失将永难挽回),后来也就坦然了。一年内我先后寄出约50张付账的支票,张张安全。

如果不“信”,会怎样

在美国去各大小商场购物,出口处从未见过任何检查或防盗装置,更未见到把门的保安。顾客偷点小东西真是天不知来地不知。事实上美国超市失窃的现象也是有的,有段时期还较严重,前不久某女电影明星不也曾在超市偷窃?

和美国朋友探讨此事时,他们都会耸耸肩说,这是没办法的,但他们又说,在美国偷盗的犯罪成本是相当高的,哪怕是偷一件小东西,一旦败露,其记录将跟随你终生。这话我信。有一次大学里举办盛大的人才招聘活动,我发现,其中不少工作岗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有一条规定:近15年内没有偷盗、诈骗或其他罪案记录。

15年啊,一个有贼心的人能守得住吗?因此,美国人都把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一些报刊上也在探讨父母应如何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实。

美国社会如此依赖这“诚信”二字,值得我们信奉“民无信不立”的同胞们认真思量。

公德的作文
写环保的作文
爱心作文
报恩作文
诚信作文
奉献作文
和谐作文
节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