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文学语言 > 散文 > 做自己的父母教育散文

做自己的父母教育散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3.1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晨起在闹铃和妈妈催促“快点儿”的杂糅声中睁眼,匆忙洗漱完毕,路边买个鸡蛋灌饼,一杯豆浆,呼噜噜灌进肚子,匆忙进入校门口挂红袖标的检查小干部的视线,然后消失在教室的尽头。一上午丁零零上课、下课,忙得连厕所都来不及上。中午回家,除去路上奔忙的时间,短短一个来小时,有时还要写作业。下午昏昏沉沉两节课后,打扫值日,在早已恭候多时不住声“快点儿”的家长的催促声中结束,然后飞奔去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晚上回来,本已一脸疲惫,却还要挑灯夜战,攻克完作业,已经是深夜11点多。到了周末,最好的结果就是能睡个懒觉,假日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轻松,培训班儿一个接着一个,有的甚至只能坐十几分钟,那也得去,不然,妈妈不放心。这样辛苦,考试成绩未必如意,挨打受骂,忍耐羞愧,也是家常便饭。这,就是如今华夏孩子的生活,他们的节奏简直可以赶超外企的上班族了。

做自己的父母教育散文

连家长自己都感叹孩子“真可怜”,可是,他们就是无法停下“安排”的脚步,不这样,他们心不安;不这样,他们觉得对不起孩子的未来;不这样,他们觉得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不这样,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不这样,他们周围人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孩子没有特长,不行;孩子考不好,不行;孩子态度不端正,不行;孩子习惯太差,不行……孩子不好好吃饭不行,吃太多也不行;孩子不听话不行,过于听话也不行;孩子拳头很硬不行,孩子不会挥拳也不行;孩子能言善辩不行,孩子过于拙嘴笨舌也不行;孩子头脑不灵光不行,过于滑头也不行……究竟让孩子怎么样?父母们也不知道。

如果要说现在的孩子可怜,并不是生活节奏快而可怜,也不是学得太多可怜,更不是没有好父母可怜。哪个时代的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古代的父母严苛多了。古人“十年寒窗苦读”,那苦绝不是现在的孩子可以想象的,“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头悬梁锥刺股”;彻夜背书到梁上君子都无法忍耐……随便找一个历史名人,就可以找到他的“苦读”故事苏轼曾经“发愤读遍天下书”,试问,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吃苦学习精神吗?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小时候一旦被确定为储君,就要天不亮起来读书,还要守一大堆规矩,哪有时间和精力尽情玩耍?现在的孩子受得了那份约束吗?

现在的孩子确实可怜,他们的可怜在于他们有一对儿糊涂父母,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丝毫不明白他们的孩子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些糊涂的父母便按照他们自己曾经走过的模式来影响教育他们的孩子,便按照别人的样子随波逐流去培养教育他们的孩子,便按照他们想当然的方式去打造教育他们的孩子。例子信手拈来,学习成绩不理想,和父母顶嘴,父母的父母曾经狠狠打过屁股,父母便如法炮制,也狠揍一顿;别人家的孩子都上某一个培训班儿,自己的孩子不上,心里就不安,觉得落下了步子,便也生拉硬拽孩子去上;想象着孩子不上学,不考上大学,将来的日子怎么过?找不到工作,娶不到媳妇,吃不上皇粮,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国家的保障,人生该有多悲催?越想越恐怖,不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可不就是不行吗?

瞧瞧,现在的孩子难道不可怜吗?他们注定要成为可怜的一代,摧残他们的,正是他们至亲的父母。等他们长大了,他们要经过多少年的挣扎和努力,才能从这些所谓的“教育”造成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会很漫长,有的甚至一辈子都出不来。作为现代的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我们那么疲于奔命并不是教育孩子,是在残害孩子,孩子成了金笼子里圈着的《皇帝的黄莺鸟》。

对联
句子
散文
词曲
古诗
情诗
诗词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