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文库资料 > 实用文知识档 > 《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

《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

《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了解白杨的品质,悟出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把白杨这课背景资料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文中父子三人走进新疆,走进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

白杨

二、领略白杨的形态美

1、看教学挂图,观看白杨的样子和它的生长环境,对白杨的外观有较直观的认识(解读:大戈壁、浑黄一体)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投影:

寻人启事

我是一棵贪玩的小白杨,生长在遥远的西部大戈壁,前几天,我一人悄悄地跑出来玩,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我的爸爸一定会很着急的,我也很想我的爸爸,可我找不到我的爸爸了。同学们,我的爸爸的特征是 __________,如果你们有谁看到我的爸爸,请告诉我,我一定让我爸爸重谢你。

小白杨

月 日

根据这个启事,同学们自己读2~14自然段,边读边画,找出描写白杨的语句,然后归纳一下帮助完成寻人启事。

三、体验白杨的精神美

1、分角色朗读2~14自然段看看谁的话意味深长。

(爸爸的话单单是讲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吗?还讲了什么?)

2、指导读14自然段。

3、从中你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精神?

四、欣赏建设者的奉献美

1、小白杨找到爸爸后给兄妹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说兄妹的爸爸与大白杨有许多相似点。(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来找这相似点,可以小组组讨论。

2、兄妹看了这封信后,有许多疑惑,他们只知道一些最简单的事,读──

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读──(出示投影片,引读16自然段)。

3、你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4、小白杨还送给兄妹一幅画:

父亲变成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兄妹俩变成两棵小白杨。你能告诉我小白杨为什么送这幅画吗?说说理由。

五、展示孩子的创造美

其实我们教室就有31棵小白杨,你们将怎样建设我们的新疆呢?

六、激情总结(同时播放小白杨歌曲)

七、课后拓展

小练笔:

我为西部开发绘蓝图。

【板书设计】

白杨

大白杨 :生长环境恶劣 借 爸爸:服从需要

高大挺秀 物 建 扎根边疆

直 粗壮 喻 设 无私奉献

坚强不屈 人 者

小白杨──茁 壮 成 长──孩子们

《白杨》的优秀教案设计2

《白杨》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爸爸借白杨表白的自己的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文章的`重点语句,掌握作者使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西部、默默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通读感悟法,讨论法,品读语句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父亲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去新疆上学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的故事,并重点学习了白杨树的特点。那么这位父亲真的只是在说白杨树吗?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白杨树的特点。

(板书:高大挺秀、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顺势过渡到深入研读:文章中介绍了这么多关于白杨树的特点,真的只是在说白杨树吗?

(三)深入研读:

1.引导学生找出“不是的,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学生阅读这一段落,联系全文回答:爸爸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来?

学生找出下文中“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爸爸是个边疆工作者,边疆需要他,他就在那里生根发芽。

3.教师总结这是爸爸的“心态”(愿意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自己的心),并引导学生明白,像爸爸一样的这是一类人。

(板书:心态;扎根边疆,默默无闻)

过渡:文章当中除了写爸爸的心态之外,表白的心还指什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已经渐入文章情境,所以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汇报成果,教师总结即可)

4.学生得出“心”的第二层含义即是“心愿”。并找到文章末尾“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颗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进而得出:爸爸希望作者和妹妹长大后也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这个心愿。

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在学生理解透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至此,教学环节结束。

(四)拓展延伸

这一部分我会从课文的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将情感拓展到更深层次,我会设置如下问题:如果同学们长大了有选择工作地的机会,你愿不愿意去建设西部,去那些需要我们的偏远地区工作?

这样设计在巩固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提升。

(五)小结作业

小结会采用谈收获的方式进行

作业设计如下:

1. 查找西部建设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西部地区和西部建设者的了解;

2. 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尝试用这种手法写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知识问答
教育培训
生活休闲
实用文知识档
专业资料
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