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范文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范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樱桃之远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范文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1

看了《樱桃之远》,我是那么幸福又那么难过。面对着一面镜子,我看到我迷惘的瞳人里那些翻涌着的惶恐。因为在这个离奇又无比真实的故事里,我清晰地感觉那之中有我的影子。确切地说是我们吧——成长于这个年代可怜的孩子们。

感触最深的是段小沐对小杰子的爱与杜宛宛和纪言的诀别。为什么,为什么一味地付出换不来同样的爱甚至换不来一点点的同情?开始只是觉得罪恶的根源在于小杰子,是他那颗被毒汁浸透的心使他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可是仔细想过之后才明白,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小杰子”呢?对于别人的付出视而不见冷眼相待,非但见死不救反而落井下石。我们才是真正的恶魔。

为什么,为什么在深爱的人面前却没有勇气去宽恕,去原谅?只是心痛一点点的被抽空,同时也带走了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不是谁策划的阴谋,而是一个上帝编织的圈套,一个永劫不复的误会。我们只能在无奈之中苦命挣扎,最终找不到出口。最终心痛到无以复加。是我们太过倔强,而倔强的背后藏着一个不堪一击的躯壳,一碰就会碎。谁知道灿烂的笑脸背后是否有深深的忧伤?

如果我们不那么倔强,也许就不会深深地彼此刺痛对方,那么,骄傲的杜宛宛公主是不是就会与英俊的纪言王子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了?

可惜,他的话那么坚硬那么冰冷,而她,走得头也不回。

郭敬明的小说不断地出现许多新的人物,最终一个一个的消亡;而张悦然小说中的人物全部鲜活地存在,包括那个已故的亡灵段小沐。即便是在故事的结尾。

也许这就是生活,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那些轰轰烈烈爱过恨过的人,也平静地生活下去。只是我们的记忆,早已散落在别处。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2

《樱桃之远》,我就有这种感觉,而且同作者一样,不时也在品味这种收获带来的愉悦。

作者对于事物的感觉是纤细的,敏锐的,带有她那个年龄段的一种深入和执着。生活中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引发她产生感觉产生联想的触点。不用说书中的秋千、教堂、樱桃——这是一种特有的情结,成为书中人物固有的一部分。看见的,听到的,想起的,她都可以对其进行感觉刻画和心理剖析,这也许同大多数人喜欢从阅读中进行品味思考的接受习惯并不一样。

但的确是这样,对事物的感觉,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笔墨。在这方面,她细致描绘,悉心经营,有的甚至达到了铺张的程度。爱情和友情是需要心与心的互相感知的,穿插其间的各种猜忌和误会,纠缠与逃避,背叛与反抗,以及因爱而使人物性格发生的转变,个性的张扬凸显等都被作者一笔一笔地如雕刻刀一般削开,剥启,显示出其真实透彻的一面,无需再掩卷长思,虽然作者也事先埋下一点伏笔,设置些悬念,但在这快速阅读的时代,这一切都不足以形成阅读的障碍。而在手段上,不断变换叙述角度是最直接的方法,作品多是以杜宛宛第一人称倾诉,间或以段小沐的角度把段的心理感知表白出来,加上作者巧妙地把两位女主人公精心设置成心存感应互有你我的关系,为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叙述空间。另外,利用看纪言的日记,阅读管道工的写作也都可以更快捷地了解其心理行踪。这是张悦然敏锐的感觉,她善于利用感觉,描述和玩味感觉,在《葵花走失在1890》里是这样,在《樱桃之远》中她依然发挥着这种非同一般的感觉,收获着描绘感觉所带来的愉悦。象她这样的年轻人是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的。

成长中有收获,也有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对于张悦然小说中的人物而言是这样,作者在《樱桃之远》中就为这种代价做出了很好的`注脚。所以书中人物都无一例外地咀嚼着生活带来的苦涩,怀着一种无奈的忧伤,都在为成长中的无知和浅薄付出代价。忧伤是张悦然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旋律,或许这是她对生活的思考,并在小说中给予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和解释,每个人的忧伤都有它的来源,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例如爱情。

爱情在本书中,都是无可奈何的,仅有爱是不够的,有一种力量,如天河一般阻隔着所谓的爱情。杜宛宛和纪言的爱情是真挚的,刻骨铭心的,她与小杰子的交易是为拯救段小沐,同时也是在拯救自己。正如她策划摔断了段小沐的右腿并因此造成自己右腿的疼痛一样。是毁灭,还是拯救,谁也说不清楚。但她却因此而失去爱情。段小沐的爱情因为八岁时小杰子那个轻浮的举动而萌发,但她的爱情却是无力的,虚幻的,正如她只能冲着小杰子的背影轻微地叫一声他的名字一样,不打算让任何人听见。但她最终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却是虚假和丑恶的爱情。爱情让唐晓从乖巧变得乖张,让纪言在误解和猜忌中做出选择,让管道工对段小沐的爱慕走向了虚无,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幸的,是被人操纵的,好象是月下老人的恶作剧,但却也是生活的真实。

纪言在书中毋宁说是作为一条衔接人物而出现的,他以两个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杜宛宛和段小沐的两个年龄阶段,即童年和青年,而且作为整个“谋杀现场”的目击者,成为赶走杜宛宛心魔和疗治段小沐创伤的一位斗士或卫士。他的出现,并因之而产生的爱情和友情,使两位女主人公都相信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需要理解,这是张悦然的巧妙,是她张扬语言下的细致构思。

无论童年时期,还是青年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片樱桃树,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种梦想和期待,它们在梦中很近,但在现实中却遥不可及,梦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或者说是有阻隔的。把握现在,驱走心魔,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或许樱桃树并不遥远。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取舍和扬弃的过程。在《樱桃之远》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张悦然在其以往作品,如《残食》、《毁》等表现出的那种个性张扬,只是这种张扬逐渐回归到一种平和,一种比较成熟冷静的理性思考,对生命和爱情的思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杜宛宛和段小沐是一对被命运捉弄的双生花,但在二人之间,冥冥之中有种宿命在遥不可及的天堂操纵着她们的生活,遥控着她们的命运。段小沐被李婆婆收养,并受基督的感染,使她有着强烈的向善心理渴求。杜宛宛受心魔的压抑和驱使,她的生活中时刻都有魔鬼,但最终她相信了爱情,也相信了上帝。是爱情和上帝的力量使两位女主人公最终走出了心魔的捆缚,走到了一起。或许把这一切都归因于宗教并不恰当,但书中的确迷漫着浓浓的宗教意识和深深的宿命观念。

读罢小说,和作者先前的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相比,我惊叹于张悦然的成长,惊叹于她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在于她的才华,她的结构设置和语言驾驭,还有她对生命和生活的解读,对于人性的思索。或许这正是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收获,一丝品味。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张悦然的写作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让读者和她一同去品味。

樱桃之远的读后感3

《樱桃之远》是一部由张悦然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网友们对这和本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十九岁的深秋尾巴,我在阅读一本她二十五岁时标记过的书,她大抵是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此作者占据了她寥寥可数的豆瓣标记阅读里的半壁江山。作者不过只大她一岁而已,此书写于其二十一岁,二十二岁时便已付梓,虽说是青春文学,但是笔调很干净,末尾还有莫言的长文书评(04年),观之一则有出名要趁早之感,二则是觉得任何事情确乎有天赋一说。

清晨考完试在宿舍里思考整理了一番近期任务,随意抄了个实验报告后睡了一个绵长的午觉,醒来带着一丝饱睡后的慵懒和充分休息后的脑中清明,不知是整理德语笔记还是实验报告亦或是复习,事情还有很多要做,可惜不敢放纵去做真正想干的事情,又不想屈服于专业课的淫威,在电脑上举棋不定地随意划着浏览器,不经意地点开了她的豆瓣和学校图书馆主页,就这样找到了一本在馆的她读过的书,于是便立即套上羽绒服冲向了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里有三百多万册藏书,最近我在想,按365万册来算,即便每天看一本,也要一万年才能看完,何况有些书何止是一天能看完的,二十四史全部看完的人在中国都可用双手双脚数的过来,身处其间难免感到生涯之短与学其无穷之间神秘而又美丽的矛盾。

学校里有两个图书馆,新馆绝大多数是专业教材和期刊,旧馆则多贮藏文学社科类,去年底开始装修,旧馆的书都要封存,大抵出于减少司书工作量之考量,便将学生可借册数放开至80册,第一天入馆人次突破五千,拉着皮箱借书的人排了将近百米长,而今一些旧馆的书经归还到新馆,于是新馆里也有半间摆了文学,倒是给新筑的冰冷气染上了几分旖旎的色彩。

在一个书架的底层找到了那本书,薄薄的一册不到三百页,在闭馆音乐响起的时候就看到了尾声(两小时左右)。讲了两个女孩的故事,她们能感知彼此的存在和疼痛,由此引发的一段也许是关于爱情,成长和人生之类,作者所谓混乱而缺少逻辑的思考。我自觉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是混沌的,囿于世事之繁杂,人际之难以捉摸而觉得实在也难有人能将这世界看的真正通透,混沌地去生活去思考不也是青春是人生本来的样子罢了。所谓文学哪怕有一点能打动一个人,那么对于那个人来说就是好作品吧。读了不过十而有一,便觉得她的文学品味真是不错,继而读完之后又觉得她喜欢这本书应该是有原因的,书里那个开始时自我放逐的女孩,仰着头吐着烟圈的女孩,后来圣洁到在教堂的日光下发光的女孩,和我记忆力那个草莓上带着墨镜张扬纹身的女孩,抱着小猫温柔亲吻的女孩影影绰绰地重合到了一起,我开始感受到一种她心里是否也同那个女孩同样的柔软与哀伤,在思考她对于何事的逃避和世界的勇敢对抗,也觉得她偶尔的坚硬外壳下藏着的依旧是一个很可爱软糯的女孩模样。

唔,她也和那个女孩一样喜欢吃樱桃。

闭馆时放着厚重的老上海音乐,跟着人潮在归途中发现一地巴掌大的枫叶在路灯下吸收着昏黄的光,继而被强风裹挟至远方。我在想多年以后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秋日,一滴冰凉的露水啪的打下来,落在我翻开的《利未记》那一节,你枕着我的腿,睡的正香。

日志
周记
读后感
心得体会
续写作文
读书笔记
扩写作文
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