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十思疏的语文知识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
10-02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
10-06
课文《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课文《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一、说教材《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
04-29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
07-27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注释1原文臣闻求......
05-05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2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04-26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原文臣......
10-08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小编收集了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08-06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7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
05-05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
08-13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
08-17

谏太宗十思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教学目的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三......
04-05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
10-01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县一中黄立芹一、说教材《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
04-05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是魏徵。这篇文章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05-05
《谏太宗十思疏》的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的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08-15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1【......
10-05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戒......
10-06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3、景:承天景命(大)4、董:虽董之以严刑(监督)5、克:克终者盖寡(能够)6、作:将有作(建造,兴建)7、牧:则思谦而自牧(养)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慎)9、......
08-14
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

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

一有效教学设想:总原则:力求明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两篇古文系高一第二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本堂课系高三复习课,为让学生在宝贵的时间里学有所得,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迎考古文复习课设计遵循以下思想:......
05-05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

在平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
11-0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教案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
04-05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
06-05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范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的内涵。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背诵全文。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魏徵的爱国忠君思想。教学重点......
05-11

《谏太宗十思疏》的原文和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08-05

 6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