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著名作家 > 张爱玲 >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通用7篇)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通用7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评张爱玲《茉莉香片》,欢迎大家分享。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通用7篇)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1

他心里总是有种很无奈,却很沉重的压抑。故事就是围绕着聂传庆和言丹朱所发生的一些寻常且又与众不同的事儿发展的。从中体现了“生之艰难,爱之凄凉”的风格。

文中的聂传庆,生在聂家,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爱的滋养,因了生父把对生母的憎恨迁怒于他,他跟着父亲生活20年,这20年无名的磨人的忧郁,制造了一个精神残废的聂传庆。聂传庆的母亲碧落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碧落嫁到聂家来,之后生下聂传庆,屏风上又添上了一只鸟,打死他也不能飞下屏风去。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

聂传庆明白,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二十多年后,刀子生锈了,然而还是刀。在他母亲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绞动了。

聂传庆相信,如果他是子夜与碧落的孩子,如果他是一个生活在有爱的家庭里的孩子,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他会活得跟正常人一样。可偏偏,命运捉弄人,母亲所爱的男人,也就是他惟一欣赏敬仰的对象,现在是别人的父亲。

言丹朱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她想帮助聂传庆,结果他却把她往死里打,一脚接一脚狠狠地踢在她身上,只管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恨。按照聂传庆的想法,言丹朱根本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他就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他就选定了言丹朱。他憎恨天真少女言丹朱在学校里给他的温情,却又无法摆脱言丹朱给他亲近的诱惑,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病态……

本文亦通过对言子夜的渴望,寄托了张爱玲对自己父亲的渴念,抒发了张爱玲无法用言辞表达的恋父情结。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2

我又翻动了张爱玲的小说集,只重新看了一遍《茉莉香片》。

这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一个封建的旧家庭,捏制了一个畸形的男孩悲凉的心态。这么个没有谁知道的结局的故事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将人牢牢的扣锁。隐而浓浓地,或者淡淡地的苦,萦绕在人的心间。

叫聂传庆的男孩是小说里的主角,他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死了。

先是他父亲娶了后母。然后他父亲和他后母抽烟。再然后是对他刻薄而凶恶打骂,甚至把他的耳朵给打聋了。最后是聂传庆怕他们,他的性格开始孤僻,懦弱,沉溺,自卑,敏感,不爱说话,畏畏缩缩,在学校里没有任何一个朋友。

可是有一个叫言丹朱的女同学是喜欢他的。也许是因为聂传庆的沉默和安静让言丹朱感到他是一个值得倾诉和信任的人,于是总找机会和他说话,甚至把男同学写给自己的情书也告诉他。言丹朱是一个开朗,自信,漂亮的女孩子,并且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和一个疼爱她的父亲——言子夜。

言子夜是教他们文学史的教授。聂传庆在和言丹朱的无意谈话间,得知了言教授的名字后,一丝震撼和疑虑从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他记得,他的母亲冯碧落生前收藏的一本《早潮》的空页上题有“碧落女史清玩 言子夜赠”。于是一些听到的影影绰绰关于他母亲冯碧落的事,他都开始回忆起来。

曾经言子夜和冯碧落是相爱的。可是因为门第观念,冯碧落被迫与聂传庆的父亲订婚。本来言子夜告诉冯碧落:他准备出国留学,而她也可断然的决定逃婚。可冯碧落顾及到自家的名声,和言子夜的前途,于是选择了放弃。等言子夜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冯碧落却已经是另嫁他人了。

聂传庆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很正常,很有理想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开始野心勃勃的'在废支票薄上划动自己的名字,准备继承家业。可没想到这样却触动了他父亲最敏感而最沉痛的恐惧。

——也许聂传庆的父亲是一直深爱着冯碧落的,可能也因为明白冯碧落从来没有爱过他,所以就对她产生憎恨。于是在冯碧落死后,他又把这种憎恨转嫁在聂传庆的身上。而聂传庆的举动让他感到他又遭到了背叛。于是从那以后就他的刻毒无情的折磨一直伴随着聂传庆。

这些拼凑起来的过往,让聂传庆开始有了畸形的念头。如果当时他的母亲嫁给言子夜,他就不会遭受这么多的折磨。如果没有差那么的一点点,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了,那么他就成为言丹朱,成为一个那么幸福的人。可又想,言丹朱不是没有了。他下意识中,是不应该有言丹朱的。可他又渴望她的存在。

上言子夜的课,聂传庆不再能认真听课。他总是再想,如果当初他的母亲在情感的支配下和言子夜发生过关系,那么他的血液就有可能有言子夜的血。然后他就会很优秀,很积极,很进取。言丹朱的一切他都会拥有了,而且言丹朱没有的,他也有。他感觉到自己有点自信,并且瞧不起言丹朱的了。

由于常常胡思乱想,聂传庆的功课越来越差。在言子夜的文学史的课堂上,他对言子夜的提问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全班人都嘲笑的看他,他感觉到言丹朱也在嘲笑看他,看他丢聂家人的脸,“不,丢母亲的人,言子夜夫人的孩子,看着冯碧落的孩子出丑”而那个也许是自己父亲的人让他出了丑。于是他忍不住哭了,言子夜骂他:“你也不怕难为情!中国的青年都象了你,中国早该亡了!”

这话是让聂传庆痛心疾首的了,也让他更加的怯弱。可言丹朱也仍然缠着他,于是他把他心里的一切的冤郁发泄在言丹朱身上……

这里面穿插了两代人的恩恩怨怨,情愁纠缠,多数是剖析聂传庆的心理活动来记叙。聂传庆在讨厌言丹朱的同时,又迫切的希望得到她的爱。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所谓的爱给予给他。但他这样的一个怯懦无助,没有亲人的男孩子,需要的爱是人人都拥有的最广大的父爱和母爱——“不单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天地,你是过去和未来,你是神!”可言丹朱能给他什么呢?于是他恨她,要摆脱她,狠命的踢她,要给予她精神上的虐待,来报复命运对他的不公。

其实在这篇小说里面,每一个正面或者侧面的人都是一个鲜明的人物剪影。

冯碧落——“她不是笼中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姿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还是死在屏风上。”这一段话,是比喻得十分精彩的。一个富家大小姐,看是为了爱情做出牺牲,其实是找一个理由,然后对封建礼教的顺从。她生前的感情世界,小说里是不曾对人提过,可这么短短的一段话,把她郁郁寡欢,似幽似怨的神情,却那么清晰的交织在读者心里的屏风上。

言子夜——表面上看他似乎是摆脱了封建礼教,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还是不能忘记他曾经所接受过的属于中国传统的东西。如:仍然穿着旧时代的长袍,仍然对中国的封建文化有止不住的眷恋。

聂介臣——聂传庆的父亲。他可能是整篇小说里面造成聂传庆悲剧的源头,所以从表面上看,他可谓是最最罪大恶极的人了。可我想到他是可能深切的爱过冯碧落的,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他是纨绔子弟,他得到冯碧落的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她的心。所以才把所有的怨恨归责在聂传庆的身上。

《茉莉香片》在人还未料的时候就终结了小说,看起来时候觉得结束得很仓促。

——“他还得在学校里见到她,他跑不了了”,聂传庆跑不了爱的折磨,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是让小说中的剧情继续在读者演绎吧!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3

茉莉香片,属一味花茶,苦则苦矣,聂传庆尝过,那滋味,他一辈子忘不了。好久不读张小姐的文字,今夜正巧有些失眠,拿起床边的书,翻开茉莉香片,再一次细细品尝了那个叫聂传庆的男孩心中的苦,初读时满满当当的苦,如今,却如同溃堤之水汹涌袭来。

感慨唏嘘于聂传庆的变态心理,而这种变态,却又奇迹般地激发着我对他的同理心,病态的,黑暗的,如同鬼魅的。我似乎能够理解他,那种生于弥漫着鸦片烟雾的家庭里的绝望和痛楚,理解他为何拼命抓着绝望生活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言子夜,他缺爱。从幼儿时起就缺失的关爱、赞许,成了他一生心理扭曲的诱因。理解他为何爱着却又极端恨着言丹朱——只有她死了,他才能活。于是对他表白,而后她的幸福,她的快乐,都成了他极端的来源。最可悲的是,他跑不了。

他曾经是如此渴望她的母亲选择言子夜,子夜出国的那一刻,她本可以不顾一切地跟他走,这样他便不姓聂了,在母亲死后,不用置身于这个他无法立足的家,他跑不了。他恨他的牺牲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恨别人决定他的'人生。所以他扭曲的心理逐渐让他疏远人群,他不像因为事故溺水而亡的人,他是自我放弃自甘堕落而溺水而亡。三毛曾有一句话:“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难助。”当他使劲踢向丹朱时,所有五味杂陈的负情绪全部爆发,那蜷缩进角落的恶,开始了失控的操纵。震惊,悲凉。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这段《茉莉香片》里最著名的文字,是写给聂传庆的母亲碧落的,“上穷碧落下黄泉”,旧世纪、摇曳着旗袍的绝代佳人,时代的悲剧,牺牲了自我的爱情,子夜去了国外留学,她嫁给了聂传庆的父亲——她一辈子不爱他,却逃不掉。所以说她是鸟,却是飞不掉的鸟,飞不掉那时代,飞不掉的家族利益,飞不掉的牺牲,飞不掉的悲剧因而日后年深日久了,死也死在屏风上。跑不了,和聂传庆一样,跑不了。

合上书页,靠在床头。满眼都是那个孱弱的男孩,他好需要爱,好需要快乐。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4

《茉莉香片》就像开头描述的,让人感到苦涩。整个基调让人感到非常的沉郁。聂传庆内心的扭曲与变态,是在过度压抑的环境中生活太久造成的。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多以女子做为阐述的主线,但在《茉莉香片》中却着重的刻画了聂传庆一个带有女性气质的男子形象。

聂传庆是一个孤傲的形象,他不招人喜欢,别人不喜欢他。但他同样也不喜欢别人。他耳朵有点聋,最讨厌在公车上遇到熟人,但在公车上偏偏遇到了言教授的女儿丹朱。丹朱是一个开朗热心的“善”女人。他和聂传庆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但朱丹却很愿意去找聂传庆和他交谈。因为她觉得自己应该帮聂传庆。让聂传庆从孤独中走出来,但她却不知她的举动却在不轻易间“诱惑”了聂传庆,虽说她不是有意的。

聂传庆对丹朱内心充满着茅盾,他一面对丹朱及其的憎厌,只因为丹朱是言教授的女儿,他变态的认为是丹朱抢走了他的一切,抢走了他的幸福。但另一面他又知道丹朱是一个好女人,他自己也不得不被她吸引。但丹朱一直把聂传庆当做朋友,甚至是个“女人”。就是因为聂传庆的懦弱与孤僻。使丹朱不把他当做一般男子来看,甚至对他没有一点的防备。在寂静的夜里和聂传庆单独走在一起也不会有一点害怕。对于这些聂传庆内心是知道的`。每想到这些他就更加的憎恨丹朱。因为他觉得自己一切不幸都是丹朱造成的。甚至认为丹朱就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享有丹朱一切的应该是自己。包括丹朱的积极,进取以及她的朋友。

聂传庆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在没有的环境里,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他确实活得很不幸,活的很压抑。但他对丹朱的憎恨是无知,对丹朱父亲的倾慕是变态的,他为何不把自己的不幸怪罪于言教授呢?只因为他和他的母亲一样“爱上”了同样一个人。对于他的“精神偶像”他又怎么恨得起来呢?对言教授的倾慕让他无法安心读书,言教授的责骂会让他感到心痛难过。父亲再怎样骂,骂他狗猪他也不会有一点难过,因为他对他的父亲除了憎恨外,更加的是看不起。他把与丹朱结婚当做自己可以逃出地狱的救命稻草。变态的认为只要和言家有关系,哪怕是婚姻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甚至认为只要和丹朱结婚,便可以支配她,他可以从精神施虐她,从中得到满足。聂传庆不仅自己是无能的,他的想法更是可耻的。

在故事的结尾,聂传庆积累在心中的怨气火山似的爆发,他无情的用脚摧残着丹朱,流露的是残忍与邪恶。和他懦弱的性格完全不符合。这种转变只因为性格的扭曲与压抑,无法发泄所导致的恶果。

《茉莉香片》确实苦的让人心寒。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5

"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其中发生的传奇,就像一壶茉莉香片,在那荡漾着华美的茶色和氤氲着华美的茶香的梦幻里,你以为你将要享受一份华美的甘醇,然而当你抿一小口,其中的苦味,却渗透了太多太多的悲哀!

一部《茉莉香片》,一部华美而悲哀的传奇!

(一)华美的邂逅,悲哀的开局

在一辆徐驰在香港柏油山道的公共汽车里,在一捆枝枝丫丫的红成一片的杜鹃花的映衬下,一个二十上下的"很有几分女性美"的男孩(他叫聂传庆),"嘴角衔着一张桃红色的车票,仿佛盹着了......"多么华美的画面!

当车子突然停下,上来了一位女孩(她叫言丹朱),"像美国漫画里的红印地安女孩,滚圆的脸,晒成了赤红色,美艳浓秀,个子不高,可是很丰满"——一个女孩多么华美的出场!

两个同学关系的人,虽有一句没一句的交谈,但最纯真最无私的那份友谊依然可以透露无遗。再衬上那一捆温馨的杜鹃花,这更是一份纯粹而华美的友谊。

然而这份华美,在那个四岁便失去母亲从此只能生活在父亲和后母的冷嘲热讽里,进而生存在自己近乎变态的精神世界里的聂传庆眼里,就注定了必然渗透进一份不可挽救的悲哀。

也许从言丹朱把她的一个秘密告诉他的那一刻起,从言丹朱把她父亲的名字告诉他的那一刻起,从那一捆华美的杜鹃花被震得簌簌乱飞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场华美的邂逅开启了一段悲哀的故事。

(二)曾经华美的爱情,如今悲哀的身世

言子夜,一个人名,在引出一段华美而凄丽的爱情的同时,也引爆了聂传庆二十多年来在一个充满仇恨的家庭里孕育和压抑着的变态精神总爆发的导火索。

曾经的言子夜,是他母亲的初恋,而如今,是一个完美的大学教授;曾经的冯碧落,聂传庆的生母,如今早已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给虫蛀了,死也死在屏风上"。两人情投意合,然而最终却不得不被世俗礼教与偏见拆散。言子夜出国了,而冯碧落却在无尽的等待中嫁给了聂介臣,聂传庆的生父。

"这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爱,绝望的爱",一段华美的爱情,然而这份华美,对今天的聂传庆而言,是一把刀,"二十多年后,刀子生锈了,然而还是刀","在他心里绞动着"。

他恨他母亲,恨她没有略微任性自私一点,与言子夜私奔,恨她太瞻前顾后,有太强的道德观念。"如果他是子夜与碧落的孩子,他比起现在的丹朱,一定较为深沉,有思想","丹朱的优点他想必都有,丹朱没有的他也有";如果他母亲嫁给了言子夜,就不用被聂介臣作践的不象人,被整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他的身世也就不会那么悲哀。

(三)华美的喜欢,悲哀的爱

当聂传庆被言子夜厉声斥责时,是言丹朱晓之以理安慰她;当看到聂传庆独自在圣诞舞会外孤独徘徊时,是言丹朱跑来要陪他一起回去.......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言丹朱单纯的出于友谊的喜欢他,要做他的朋友,要帮他,要他快乐。

而聂传庆却错误的以为,这是言丹朱对他的爱,认为"她爱他的`话,他就有支配她的权利,可以对于她施行种种绝密的精神上的虐待",最终,他要她死,"将她的头拼命的往下按","向地下的人一阵子踢",直到她没有声音了......这是多么悲哀的爱!

这是在一个华美而悲哀的城里发生的一个华美而悲哀的传奇,是一个弃儿的寻爱心理自白,一个在爱与恨交织的虚影下悄悄蔓延和爆发的悲歌。

《茉莉香片》的结局是令人惆怅的,仿佛故意留下悬念,引人遐想。这也许是张爱玲有意而为之: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就让读者默默地去勾画属于自己的那个结局吧,华美抑或悲哀!

张爱玲是细腻的,她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抓住人内心那最隐秘的伤痛,恰好击中读者心中最柔软最不设防的部分,《茉莉香片》也不例外,然而这部作品在给人以内心的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人以对人性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曾经的失去与今天的拥有?是否可以为了弥补曾经的失去不惜放弃甚至毁灭今天的拥有而不择手段,厌世弃世?

重拾这段一半华美而一半悲哀的传奇,您思考到了什么?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6

《茉莉香片》讲述了从小没有得到父爱的聂传庆与本能成为其父亲的言子夜的女儿言丹朱之间发生的一些寻常且又有与众不同的故事,从中体现了“生之艰难、爱之凄凉”的风格。

就如文章开篇所说一样: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没错,聂传庆与言丹朱的故事就像一壶茉莉香片,在荡漾着华美的茶色和氤氲着华美的茶香的梦幻里,你以为你将要享受一份华美的甘醇,然而当你抿一口,其中的苦味却渗透着太多太多的悲哀。

聂传庆是苦的,他生在聂家,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爱的滋养,因生父把对他生母的憎恨迁怒于他,他跟着父亲过了20年忧郁磨人的生活,变成了如今精神残废的聂传庆,这种父母间的憎恨转移到了聂传庆,他憎恨母亲,当初没有狠下心来选择言子夜,他憎恨言子夜没有对母亲的爱,甚至憎恨言丹朱,憎恨她拥有本属于他的一切……他始终相信,如果自己是碧落和言子夜的孩子,他一定生活得比现在要好。可是命运弄人,母亲所爱之人成了他人之夫、他人之父。聂传庆的苦不只来自他对别人的憎恨,还来源于他的矛盾,他在憎恨言子夜的同时,却又渴望得到言子夜般的父爱,填补内心深处对父亲的那份空虚;聂传庆同样憎恨言丹朱,只因为丹朱是言子夜的孩子,变态地认为是丹朱抢走了他的一切,抢走了她的幸福,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丹朱是个好女人,自己不得不被她吸引。这种矛盾让早已精神残废的他,在心理上更加扭曲。

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他的身边多一个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长辈或朋友关爱他,提醒他,他是否会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倘若他可以从缺少爱的环境中去赋予他的爱,让别人感受他带给的温暖,他也可以从中感受人生的价值。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尽一切努力去帮助别人,但不要渴望别人同样对待你”,在人们面前处处碰壁的他倘若能感悟到自己不是爱的拥有者,但自己可以是爱的赋予者,他可以把带给别人爱作为人生的目标,让自己去温暖别人,当别人麻木不仁的心豁然开朗时,他会感受那一份甜蜜涌上心头,他也不致于沦落到郁郁寡欢而对人生一筹英展的地步了。

言丹朱是苦的,她是好女孩,一心想要帮助聂传庆,关心聂传庆,可聂传庆根本不领她的情,聂传庆视她为夺走一切的仇视对象,将那不满的情绪宣泄到言丹朱身上,他将她往死里打,一脚接一脚狠狠的踢在她身上,她只是聂传庆眼中本本不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只是聂传庆不满情绪的宣泄物,报复的对象。

除此之外,故事中并未细细写到的聂传庆的母亲碧落也是苦的,她的苦是因为在传统的时代,作为一个女子,并不敢主动争取与言子夜相守相爱的机会,最后离自己一生最敬仰的`男人越走越远。

《茉莉香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就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苦一样,只是有多少之分,这些苦是生活中太多不公不好的因素积淀下来的味道,于这种味道中人们品出了生活得那份厚重、甘醇,那份无可奈何。在读完《茉莉香片》后,有人认为聂传庆这样一个病态男子让人厌恶,厌恶他的懦弱,厌恶他将本不该由丹朱承担的情感转移至丹朱身上,并折磨她;但也有人为他心痛,我也是有这样的感受,他是可怜的,承受了本不该他承受的恩怨与情绪,父亲与后母的冷漠让他没有拥有快乐的童年,压抑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懦弱的性格,沉淀了他心中的不满进而让他扭曲、变态,视丹朱的帮助为一种嘲讽与炫耀。我有时在想,如果他没有承受这些,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他是否也会死幸福的。他是无奈的,他无力反抗,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丹朱不幸的成为了他的宣泄工具。

《茉莉香片》中的一个人就是一壶茉莉香片,品到的是苦涩,渗透的是悲哀,无奈却又无助。

评张爱玲《茉莉香片》 篇7

有人说:“只有张爱珍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有人说:“她要的就是没有一朵花,没有一瓣眼泪送她退场,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

张爱玲出身贵族,才华非凡,性情怪僻,两次的出走,两次无论如何都算不得成功的婚姻,一个传奇的女人,无数的人甚至说不清是为她的文字所折服,还是为她的传奇所吸引。

我想正是因为她这一生的苍凉传奇,才写出了如此苦的《茉莉香片》,正如一壶茉莉香片,太苦了。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香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主人公聂传庆的出生和张爱玲差不多,他的家令他厌恶,父亲的蔑视,继母的讥刺,都令他抬不起头,再加上言丹朱的身世,他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倒霉的一个人。他幻想着自己如果是言子夜的儿子,那他现在的生活一定很幸福,所以他恨言丹朱,认为有了她才没有自己。以至到最后传庆有了要丹朱死的念头,。当我读到“他用一只手臂紧扶住她的双肩,另一只手工劳动和就将她的`头拼命地向地按,似乎要她的头缩回到腔子里去”。我感受到当时传庆多年的怨恨发了。身世的卑微,命运的坎坷,生活的不如。一下子全涌出了这个未曾了解世事的少年的心,他内心的恶恨终于在这一时刻彻底释放。他忽视了那夜满天眨眼的星星,看不到他眼前那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心中浓烈的怨气让他透不过气,忽视了一切只知道报仇。他把怨气全部出在了言丹朱身上,言丹朱成为这一切悲剧的替罪羔羊,悲哀!

尘世有多么繁华热闹,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繁华似锦的幕布后哀凉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觉里,苍凉就应该是灰蒙蒙的那种,有些恍惚;有些谜离;而她的苍凉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但后来总归让你沉下去,沉下去,成了朵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珠。成了朵云轩笺轩上的一滴泪球也不要紧,好歹仍是一个红黄的湿晕。

张爱玲笔下的苍凉总是湿润的,才分外的动人。

写那篇文章,并不是因为香片擅棋,就只是感觉棋道和茶道一样,里面也蕴涵很深厚的禅意,令人去怀想人生,人生如棋但是不是所有的棋都是以胜负论英雄的,围棋中有一种无法消解的连环劫、长生劫,因为无法终局,只能以无胜负告终,是棋局中的珍局。有的棋手会因为巧遇到这样的棋局而欣喜莫名,其实想来也是和人生一样,棋逢对手的人生进退才是最有味道的,可是是否能寻到这样的对手留一局珍局,那可是机缘造化的际遇了呢。

下棋,当棋盘上无子的时候,那样空旷的广阔,就象人一生的起始,对于未来是茫茫无知的疑惑,长路漫漫,有平坦的大道,也有曲折的小径,并不清楚该往何处,从第一颗棋子落下,就开始了长长的选择的路,空旷的院落里有了足音,梦一样的旅程开始了,人在局内,又在局外,生死的演绎,世事的纠葛,自己演出自己的故事,用黑白的棋子在棋盘上描画着自己的影子,得失功过都黑白分明。其实,棋没有什么输赢对错的分别,只有境界的高下。棋盘上显示着一个人运筹帷幄的心胸,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人。当最后一字落下,就象那些被收起的散乱的棋子一样的时候,棋盘又空了,转眼过了一生。

都说棋逢对手,那个和你真心对弈的人在哪儿 却是个要用一生来解的谜。

冰心
顾城
老舍
鲁迅
莫言
迟子建
郭沫若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