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阅读答案 > 飘色阅读答案2篇

飘色阅读答案2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5.7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飘色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飘色阅读答案2篇

飘色阅读答案1

①飘色,这种造型艺术在雷州半岛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据《梅菉志》记载,吴川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看到沙湾的飘色,造型优美,很有韵味,受到启发,回来亲手制作,经过多次琢磨、探索、实践,最后获得成功。他把此技艺传给儿子陈寿全。陈寿全一番磨练,青出于蓝胜于蓝,并招徒授艺,飘色这种艺术因此得以在吴川境内传播。

②对飘色一词的来由,有各种解释。有的说,飘色的得名,是由于最初设计、制作出来的哪吒出世》中的小哪吒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飘色;有的说,飘色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即转色——板色——妖色——飘色,飘色,是指屏上的人物。这些说法都见仁见智。概括起来,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故有飘色之谓。

③飘色的制作巧妙,技巧独特而高超。一般每台飘色有两层以上,立在台面上的人或物,叫做屏,定在屏上的人或物,叫作飘。屏和飘都靠一根色梗支撑着定型。色梗最初用木桩,后来用钢筋焊接起来。支架上凌空的人物,踩着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制作巧妙还表现为一个小小的支点,竟能支撑起一个人来。这里有力学的原理,也有平衡的原理,没有极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不能成就。其人物形象,是按照戏剧中的人物来设计和装扮的,色板上一个个神采飞扬、飘然而立的人物,腾云驾雾似的,引人入胜。《唐僧取经》中姿态、神韵各异的师徒四人,逼真如亲临;清纯脱俗的碧波仙子,引来观众惊羡的目光;《白蛇传》中的许仙娘子丰姿绰约,她抱着的小孩在空中撒尿的情景,赢得观众如雷鸣似涛啸般的喝彩声……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着一幕精彩的剧目或故事。现在的飘色,已由过去单一的铁。

④飘色中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身材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和年龄大的都不适宜。大多是挑一些身段适妙的年幼艺人多为四至八岁小孩充当。上架的小孩都是提前几天选出,一般情况下,在游展那天,上架的小孩要在早上5点钟起床、化妆、上架,约10点钟开始游展,直到下午5点多才能下架。上架小孩当天不能吃饭,只能含花旗参提神。据说被选上的小孩都是旺相,因而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

⑤番禺沙湾的飘色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今天仍停留在一屏一飘上,还是用人抬着色板的。而吴川的飘色已发展到一屏四飘,由几个人用车推发展到用机动车装载。色板上的人物,也发展到10多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掘民间艺术,成立了飘色艺术研究会和民间艺术协会。每逢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飘色游展,他们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如《计划生育好0、《参军光荣0、《奥运夺魁》等飘色,深受群众欢迎。吴川的飘色,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文艺晚会展演。因其造型优美、惊险,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而受到观众的赏识和欢迎,还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隐蔽的艺术。

8。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吴川飘色艺术?4分

答:

9。为什么说现在的飘色市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4分

答:

10。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飘色。4分

答:

参考答案:

8、飘色的起源、得名、制作、人物挑选、发展。答对—方面得1分,

只需答出四点即可得4分。

9、因为1、飘色取材于剧目或故事,具有戏剧色彩;2、美术性表现在注重色彩和造型;3、观众不明其中的奥妙或:观众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具有魔术表演的特点;4、还像杂技一样讲究力学原理和平衡原理。每方面得1分,不按顺序亦可。

10、飘色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捞成各种固定姿态的具有凌空、飞飘之感的人物造型艺术。回答出艺术得1分,人物造型艺术得2分;写出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和具有凌空、飞飘之感的特点,各得1分。

飘色阅读答案2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②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写出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文章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示例:①飞奔的马

② 向高处伸展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小题2】示例:(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示例: 陶渊明 ,《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达了与《朱元思书》相同的志趣思想:超脱尘俗,热爱自然。

评分:人名1分,分析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①“奔”是个古今异义字。古义: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今义:奔跑,飞奔。②“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这句中的关键词有“千(表示多,下文的‘百’也是言其多)”、“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最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句的意思是“(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留恋、向往之情,对官场世俗和追名逐利之徒的鄙夷,以及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本题可以从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之徒的鄙弃两个角度来写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对其某一代表作作简要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理解,并举例分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只要列举合理,文章内容分析正确,语言流畅,书写认真即可。陶渊明是个著名的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隐士,可以以他为例来阐述。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