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主要是对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为无韵散文。

例文:铭 记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

五四年秋,九月二四,庄浪柳族,吾母临世。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

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彬县,识吾尊父,从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

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

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

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铭记于斯,喻嗣不忘!

2008 04 18

青岛,能逆睹也,代写。

现代常有人怀古做之,以下为两怀古试做:

彼岸花祭西府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海棠,男,一九八二--二零零八,终年二十七岁。曾用名:西府卷帘人,西府花满楼,卷帘人,花满楼,十天。喜诗词,国学,并以振兴诗词国学为己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先国学之忧而忧,后国学之乐而乐。为继承和发扬国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妻,无嗣。特作铭文以咨纪念--

初见西府君,乃烟雨楼故地。此君挥舞折扇翩翩而来,亦梦亦幻、如雾如烟、似真似假、亦快如闪电。故余深为撼之,此仙也?佛也?神也?鬼也?等到得近前,恍然大悟:此一美少男也。不禁心神俱爽,精神百倍。与之谈诗论词,赋文联对,均能对答无惧、挥洒自如。应付各色人等游刃有余,进,足以傲视群雄;退,亦可宠辱不惊。有舌辩群儒之才、渭滨垂钓之志、高阳酒徒之狂、尾生抱柱之信、黄香温席之德。

有缘识君,欣喜万分。遂与之仗剑天涯,笑傲江湖。纵横大江南北不谓其累,畅饮五湖四海不谓其忧。然君郁郁不安,难得其乐,面色痴癫难解其忧。

遂与之畅游以解君愁。洛水两岸柳欲醉,满目春色蝶莺飞。洞庭湖畔祭屈子,与尔笑谈南北人。一路风尘,满目叠翠,遇山登山,逢水畅玩。洞萧传天外,逐鹿峰林间。相偕永相伴,快乐似神仙。

此乐极也,遂生悲也。峰回路转,激流难断。念及旧情,不复新颜。大彻大悟,路遇果莲。随其三日,杂念尽删。遂起明志,坐化归天。此所谓善始善终也!

眼观吾友,以顺佛缘。体之心也,去其苦矣。怅然之间,涕泪难言。以少年之体魄,应昔日之誓言。悲哉,壮哉!西山残碧影,府内蝶翩翩。海风欲撼树,棠间可安然。西府君,此去泉台,路途迢迢。艰难险阻,无人相辅。彼岸花伴,奈何桥前。二十年后,再续前缘。此情此景,抱恨离天!呜呼,余之心痛,君可有感?方寸之间,阴阳两断!

二零零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 夏花泣悼 西府亡魂

这篇铭文,写了主人的生卒年月,简括生平。比较规范。

下面的这篇,则是从结识主人写起,简叙小事。用以记友。只写结识日期及卒日,多表友谊。

洛水悼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卷帘人亡故。悲哉,在世二十七春秋,喜欢国学诗词文章,结交文友。感于挚友情分,书墓志铭以记之

铭文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慰我以悲,记我挚友。

零八年初,时日已忘,烟雨楼阁,吾友题名

喜好诗词,结交文友,半壶陈酿,谈笑鸿儒

及至四月,退离烟雨,问及始因,地熟人生。

内阁小筑,顿发感慨,遂立博客,共书情分。

时过境迁,烟雨不复,上念旧友,嘘寒问暖。

一日拜别,化名十天,皈依养心,潜心修缮。

数日已过,众人邀之,盛情难却,重返江湖。

来之安之,日渐熟矣,下携新友,略指一二。

旦夕祸兮,罹难于心,郁郁心结,苦熬数月。

弥留之际,犹思吾众,为友伤情,欲救乏术。

乏术回天,七月十四,吾友永别,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吾友寡命,哀大地兮,呜咽之秋。

不过而立,英年早逝,勤耕笔耘,才情远播。

挚友情分,勿失勿忘,铭记于斯,惦念不忘!

友洛水涕泪撰文

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