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设计 >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学习目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读通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偎依、挑衅”;练说句式“有的……好象……”,学会在一定情境下想象。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法、读书指导法,充分展开练说句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卢沟晓月”的美好意境;收集、交流“七七事变”的资料,激发爱国情感。培养主动获取信息、主动读书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歇后语导入。

1、理解马可·波罗的话:“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2、板书:独一无二独一无二是什么意思?

过渡:为什么卢沟桥的狮子是独一无二的?

二、读课文,检查巩固字词。

出示词语:联拱石桥 长吼 偎依 大概 侵华 挑衅 驻宛平 歇后语 淘气 厘米 卢沟桥

难字书空:联 偎 侵 歇 卢

回答问题。

板书: 多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狮子 独一无二

战争考验

三、品读课文,启发想象,体会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

过渡: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有多少?请你一边读,一边找。

(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交流。补充文物工作者三易数狮子的只数。

过渡:卢沟桥的狮子真多,更有意思的是这五百多只狮子形状也各不相同。

2、请大家自由读下面的课文,最喜欢的狮子重点练读。

3、指名读最喜欢的一句,重点指导后面三句。

(二)创设意境,激发想象。

1、欣赏“卢沟晓月”,配画外音。体会卢沟桥的美丽壮观。

2、齐读课文第二段。(配乐)

3、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能帮作者再想下去吗?

有的狮子( ),好象( )。

想象要跟周围的整个氛围协调。

狮子们都在尽情地享受着这份祥和与美丽呢。

4、再读马可·波罗的话。

过渡: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被日寇的铁蹄打破了是那么美好的意境。鲜血染红了洁白的石柱。

四、了解历史、渲染气氛,想象战争年代里狮子饱受沧桑。

1、交流信息,了解历史。

(1)、读课文最后一段。

(2)、跟朋友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七七事变的资料。

(3)、通过相互交流信息,你最气愤的是什么?你最感到欣慰的又是什么?

(4)、看“七·七“事变的录象。

(5)理解“挑衅”。

过渡: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枪林弹雨中的狮子,也许你的情感,你的想象已经发生变化。

一、联系情境,改写课文。

1、看录象。(枪林弹雨中的狮子)

2、联系当时的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象()。

有的低着头,好象()。

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象()。

有的(),好象()。

任选一句写,联想要符合当时的情景。

3、交流反馈。

4、学生怀着激愤、气愤、悲愤的心情连起来读自己改写的课文。

5、小结,提问:面对这些枪林弹雨中的狮子,你想说些什么?

6、这在战争年代里饱受沧桑的狮子却依然那么壮丽、美观地屹立在今天的北京,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如果此时你要在卢沟桥建一块碑,你会用来赞扬谁?

二、总结全文,升华延伸。

1、学完课文,你对马可·波罗这句话有什么新的体会?

2、学完了课文,老师写下了一首诗,和大家交流我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延伸课外。

1、对卢沟桥,你还想了解什么?

2、出示相应的网站,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指引回家继续查找资料。

地理位置组、建筑构造组、景物特点组、历史资料组、游人评论组。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