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计划 > 有关舞蹈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有关舞蹈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3.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舞蹈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舞蹈教学计划 篇1

《纲要》指出: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它贯穿着不同领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而美育教育更是整个艺术教育的重心,它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很容易对美育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我喜欢”的水平上,这也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并将原有的兴致内化,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为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提高幼儿在美育方面的和谐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自身特点,特举办舞蹈兴趣班这一活动。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整个教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幼儿舞蹈训练的科学性,使之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幼儿舞蹈基础训练包括如下内容:

1、 勾绷脚组合;

2、 压腿组合;

3、 压胯组合;

4、 波浪柔手组合;

5、 绕腕练习;

6、 眼睛训练组合;

7、 提沉、呼吸练习。

幼儿表演性组合的内容主要由一些简单、短小的舞蹈组合组成,例如:《小鸟飞》、《小星星》、《小猫咪》等等。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调整编排。

现将本学期进度安排如下:

舞蹈教学计划 篇2

1、第一阶段教学内容:

(1)舞蹈的概述

(2)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3)舞蹈的构成要素

(4)舞蹈常用术语

(5)人体结构各部位的名称

(6)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脚位介绍,以及组合练习

(7)扶把的方法和要求

(8)扶把的基本动作

2、第二阶段教学内容 20xx-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1)介绍擦地的动作要领,以及擦地组合练习

(2)介绍蹲的动作要领,以及蹲的组合练习

(3)介绍小踢腿的动作要领,以及小踢腿组合练习

(4)介绍大踢腿的动作要领,以及大踢腿组合练习

(5)舞姿训练组合

(6)地面软开度训练(含双人练习):地面勾绷脚、地面压腿、踢腿、地面压垮及横竖叉、俯卧下后腰、跪下腰等

3、第三阶段教学内容

(1)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头颈、肩部、手腕、胸腰、旁腰、跨、前腰、腿、膝、脚

(2)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组合练习

(3)把上软开训练(含双人练习):压肩、压胸腰、压腿、踢腿

(4)毯功技巧:前滚翻、后滚翻

4、期末考评

舞蹈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希望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训练目标

一、本学期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特别强调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队员们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会学生用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绪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韵、感觉。

三、严格要求,精心排练。

三、训练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功方面

由于学生水平上的差异,本学期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突出了不同训练内容和的要求。有的学生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重视训练质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还有些学生则要从基本功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如:基训地面练习和基训把杆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气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舞蹈学习方面

本学期计划学习一块成品舞蹈:民族舞蹈对队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并要求队员节奏感强、动作规范,特别强调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让学生学会用心舞蹈。这首舞蹈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我们要加强训练,从齐、快、准上下功夫,争取以高质量的演出迎接今年的文艺汇演。

四、训练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日课外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舞蹈教室

六、活动措施

一、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二、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三、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舞蹈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9课:《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杜鹃圆舞曲》、《春晓》、《牧童短笛》、《牧童》

、《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小象》、《大象》、《火车波尔卡》《跳绳》、《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喜鹊串梅》、《猜花》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9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舞蹈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1、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搞好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活跃中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

2、利用好本功能室培养一些对音乐和舞蹈有兴趣的学生,重视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活动中主动参与,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中启发自己想象力创造出民族自身的舞蹈。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艺术的表现能力和艺术的创造能力,并且我们重点培养一些对艺术有天份的学生。使促进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开度。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

4、培养学生载歌载舞的习惯和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愉悦。

5、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7、为学校各种演出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工作措施:

1.老师应以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能为主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进行示范、说明和纠正学员动作。

2.老师应按舞蹈辅导班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和训练计划、内容,保证训练安全。

3.老师根据舞蹈辅导班需要的舞蹈作品进行编导和排练,并提供舞蹈所需的音乐。

4. 舞蹈基本功训练、民间舞组合训练及成品舞排练。

舞蹈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游戏

2) 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 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四、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 下腰 压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五、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六、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附: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双手位

三: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

四:1、波浪。2、擦玻璃 3、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

六:1、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

七:1、把上弯腰。含胸,展胸 2、自编舞蹈

八:1、把上基本训练2、走步和敬礼,

九:1、手位和前旁大踢腿

十:1、压腿,半蹲,踮脚,蛙跳走2、游戏:小火车.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鸟飞.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2、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三:1。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备注:节目单要清楚,每节都要考勤;节目单,考勤表及时交给单位。

教学需求

地面固定舞蹈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壁挂式舞蹈房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把杆材质—水曲柳木,原木色直径51MM左右,内有2.2CM直径弹簧钢贯穿 价格:2米(含支架)350

3米(含支架)390

4米(含支架)430

舞蹈鞋 软底 练功鞋

价格:10元/双

颜色:肉色,粉色,红色,白色,黑色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