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反思 > 《堆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

《堆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3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堆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堆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

《堆雪人》教学反思1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生活场景,然后师生在这情景交融的场景中一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教学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是我们每个小学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情景,使学生更快地进入音乐意境,受到音乐感染。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设计中,我常常会绞尽脑汁去思考运用何种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音乐,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经过多次实践,有的情景创设是不太理想的。

今天的音乐课非常成功,我认为是“情景教学”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

一大早,同学们顶着小雪花来到了校园,白茫茫的色彩不仅把校园打扮得非常美丽,还把每一个孩子的笑脸衬托得异常兴奋和快乐。上课时,雪越下越大,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把很多孩子的思维拉到了窗外;课间更是有许多孩子奔走嬉闹,用手接着小雪花,踮着脚收集树叶上的积雪,还有的干脆仰天长啸,让冰凉的雪花在脸庞轻轻跳跃……

第三节课,在雪景中我走入了课堂,开始了今天的教学任务。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这一句开场语一说完,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甚至还拉回了许多流连在窗外的目光。

“下雪了,天气冷了,预示着我们的新年就快来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庆祝这个高兴地日子吧。接着同学们跟着音乐边唱边练习了上节课学习的《隆咚锵》,咚咚的敲击声不仅把孩子们的思绪拉入到了课堂中,更让孩子释放出大雪天带来的快乐。

“雪越下越大,也许明天就能积上厚厚的一层,你最想在大雪天做什么呢?”

“我喜欢堆雪人,我喜欢打雪仗,我喜欢铲雪,我喜欢在雪地里打滚……”同学们踊跃的诉说着自己最快乐的经历。接着,我让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跟着新课《堆雪人》的音乐表演,并且提出了“按照音乐节奏表演”的要求,聆听表演了两遍之后,很多同学不知不觉掌握了三拍子的韵律。

“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非常喜欢堆雪人,你们想知道他们堆的雪人是什么样的吗,听听梁老师的歌,你们就知道了”,在伴奏声中我为同学们演唱了歌曲《堆雪人》,大家静静的聆听着,一心想看到那个的雪人模样。唱完后,我先让同学们说说歌中雪人的样子,接着出示了滑稽可爱的雪人图片,让大家用动作学学小雪人,然后又让大家分组合作练习堆雪人的动作(滚雪球、铲雪、拍打……)大家在堆雪人的过程中再次聆听了新授歌曲《堆雪人》……

很多同学通过多次聆听已经学会了这首新歌,不由自主的跟着唱起来“大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戏,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嘻嘻……”

这节课我抓住了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感交融的教学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充分的`说明了音乐源于自然,教学需要情境。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教师也不能刻板的按照教材枯燥的进行教学,应当努力思考让音乐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会音乐的存在,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习的欲望,在教师努力营造的情境中让孩子享受音乐,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堆雪人》教学反思2

1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年轻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在这次展示课活动中,我讲的是五年级音乐唱歌课《堆雪人》,通过本节课程,让我学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教学策略。

音乐课《堆雪人》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节奏轻快活泼。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重点,一是空拍节奏的掌握,二是切分连音线的唱法,三是双声部合唱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听歌曲的音乐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随后进行乐谱的学习,乐谱的学习跟钢琴进行逐句的学习,学生在音准上有欠缺,听钢琴有助于音准的加强记忆。乐谱学习之后,学习歌曲的演唱相对容易。在歌曲的学习中,对空拍和切分连音线进行重点学习。高声部学会之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进行分声部的学习。

这次课程,总的来讲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但也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经过本节课,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没有做好足够的学情分析,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至于在双声部的学习环节,学生演唱不够明显。在刚开始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导致学习歌曲比较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我会加强做好学情分析,为上课做好铺垫,然后对教材进行分析,做好重难点的划分,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活动。另外板书的设计我会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堆雪人》教学反思3

我很荣幸又一次参加百花奖赛课活动,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四次站在这个讲台上。通过三天的备课、试讲,感受颇多,每一环节、每一句都得到细致的推敲,使我在教学上有了很大进步。

《堆雪人》这首歌曲欢快,歌曲中出现了很多八分休止符,于是八分休止符的处理成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堆雪人的快乐。首先,我选用哈尔滨冬季景色图片把学生带入冬季,观看《雪孩子》动画片片段堆雪人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歌曲旋律。播放歌曲,体会其速度情绪;在教师的范唱中,找一找最能表现堆雪人的快乐词语。学生都能轻易地找到歌曲中的“啦啦啦啦”,用师生接龙的方法,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在此环节,我淡化八分音符枯燥知识的讲解,用手势辅助带动学生演唱,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同时,注重歌曲的处理及音乐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发现四句“啦啦啦”的规律———————旋律线呈上行,并用手势带动学生表现情绪高涨,掌握上行旋律在力度上呈渐强的趋势。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重点“啦啦啦”处,与前面的上行“啦啦啦”形成对比,学生总结出下行要唱的渐弱,用吸气的方式处理八分休止符。在学会整首歌曲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歌曲,通过生生之间的评价,总结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在教学中,我还安排了欣赏《乘雪橇》。在模唱主题旋律时,我启发学生用歌曲中表现快乐的声音“啦啦啦”以及表现快乐的动作拍手来模唱旋律。当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时,学生们能够轻易找到其出现,课堂气氛热烈。我还选取乐曲中的片段,鼓励学生聆听片段中出现的特殊音响,按照一定的节奏,并用打击乐器、人声等模仿,体验乘雪橇时出现的有趣的声音及乘雪橇的快乐,学生对此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能够准确进行表演,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后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待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前行。

《堆雪人》教学反思4

《堆雪人》这首歌曲为三拍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歌词形象、易记,第二段歌词稍有难度。第二段歌词的内容是这样的:“小弟弟,小妹妹,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团团转,多么快乐,笑嘻嘻”。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边范唱边跟另一位老师做手拉手跑步转圈等动作。后来,我又分别请两个女孩与我手拉手边唱边跳了一遍。

当她们被请上来与我跳的时候,其他孩子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而当我请这两个孩子回座位,并说“请小朋友最后再来唱一遍”时,我看到了其他孩子脸上的失落表情。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意犹未尽的时候匆匆结束是那么不通人情。孩子们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我,他们也想上来跟老师边唱边表演。孩子很喜欢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萌发了主动表演的愿望,这个时候我能置之不理吗?显然不能。我当即作出决定,我们一起来跳吧。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怎么跳呢?“拉个大圆圈。”孩子们提出建议。“中间请一个人当雪人。”调皮的飞飞出了个主意。于是,孩子们都动了起来,我也有意放慢了带唱的速度。第一段大家站成圆圈原地边唱边跳,第二段唱到“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团团转”时,大家手拉手围着中间的人顺时针移动。孩子们设计的动作很符合歌词意思,大家围着中间的雪人团团转,非常有情趣,被请到中间当雪人的孩子更是情绪特别高,大胆地表现了雪人可爱的姿态。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遍。最后我大声宣布,他们自编的“堆雪人”舞非常棒,非常成功,孩子们听了快活得又蹦又跳,脸上的满足与喜悦显而易见。

《堆雪人》教学反思5

很久以来,怎样与学生沟通情感,在歌唱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用情去感染学生,成了音乐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在开展歌唱合唱欣赏教学的路上,情感教育更成了拦路虎,使课堂中的气氛拘谨。设音乐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繁杂的课务之后,得到听觉的享受,但在音乐课中往往适得其反,违背了初衷。

在《堆雪人》上课过程中,我按照教学设计很顺利的上课,上课一开始,这个班的孩子非常拘谨,明显很紧张,我尽力去带动他们,事与愿违,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感受冬雪给大地带来了严寒的同时,体验雪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心想,一定是刚刚上课,慢慢会进入状态的。但是在雪景导入过程,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的几个环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没有让孩子们感受到冬雪带来的欢乐,反而学生更加紧张。我闷了,学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我没有用情绪带动他们呢?学生的底气和声音明显没有达到我预计的目标,整节课堂死板,没有生机。这次公开课是失败的,这个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怎么样才能在歌唱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怎么样把一些生硬、死板的音乐符号,用亲切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怎么样才能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情感交流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音乐的美。

在歌曲教学中,我认为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创设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境,唤起学生的对音乐的审美注意,当学生一进入教室,耳闻目睹的全是另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和语言,新鲜感就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的集中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在堆雪人这课中,我认为一开始就要大家看完冬雪的场景以后,马上让大家来发声练习,而且用暖手的方式打开声音,学生在用美丽的声音做发声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冬雪带来的快乐,课堂也不会太死板,没有灵动性了。

在合唱教学过程当中,我也被单调的技能训练和抽象的音乐知识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过程中反复,久之,我似乎看到了又几个学生丧失了学习歌曲的兴趣,怎么样使学生从“要他唱”变为“他要唱”,“唱的多”变为“唱的好”,这才是音乐老师所要教给他们的真正的音乐窍门,怎么样才能给学生一把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呢?其实,在很多环节设计中,可以更深刻的去让学生用动作去领会冬天寒冷的气候,让学生在寒冷的冬季,能够去堆雪人而感到十分的有乐趣,可以跟着我一起手舞足蹈的,打雪仗,这样学生就不会死板的只唱歌曲,而不是为了唱歌而唱歌,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堆雪人、表现打雪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在堆雪人一课中有太多的环节出现了错误,不过,归根结蒂,是自己没有把课设计好,下次上课,要吃透歌曲,组织好各个教育环节,用生动的教学用语和动听的音乐打开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心中的美感。

《堆雪人》教学反思6

歌曲《堆雪人》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合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这首歌曲是第七课《冬雪》中的一首歌曲,但由于上周刚下过一场难得的大雪,因此,决定先学习这一课,由于孩子们刚刚堆完雪人,打完雪仗,下雪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因此孩子们对这首歌曲充满了期待,通过聆听歌曲,我引导孩子们回想玩雪的欢乐场景,从而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歌曲的旋律节奏很有特点,第一、二乐句节奏相同,三、四乐句旋律相同,歌词也很有特点,每一句中都有“啦啦啦”,更真切的感受到童真的无邪,喜悦的情绪,在演唱中,孩子们自然的就能感受并表现出这一点,教学中,我还通过小组、男女生等合作,部分孩子唱前半句,部分唱后半句“啦啦啦啦”,以及二声部的合唱,进一步体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自然地、快乐的学唱了歌曲。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