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学反思 > 社会《文明进餐人人夸》课后反思

社会《文明进餐人人夸》课后反思

   来源:文萃都    阅读: 7.9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文明进餐人人夸》课后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文明进餐人人夸》课后反思

最近有家长在《快乐家园》上反馈孩子在园表现与在家表现有差异:在幼儿园不挑食、能独立的把自己的饭菜吃完;在家里挑食、边吃边玩,更有甚者就在家吃饭全部要别人喂。结合这种情况,我们安排了健康活动:《文明进餐人人夸》,希望借助于此活动孩子的进餐习惯有所改善。

在本活动中我首先抛给孩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在家是怎么吃饭的呢?是自己吃饭的?还是需要爸爸妈妈喂的呢?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接下来我请自己吃饭的小朋友把小手举起来,让大家瞧瞧是哪些能干的宝宝,并把掌声送给他们。这个时候我发现那些没有举手小朋友都有点蠢蠢欲动,想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我赶紧抓住时机进行表扬那些能干的小朋友,希望我们其他小朋友也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能干的宝宝。

接着出示两幅图,并讲述情境:两位小朋友在家中文明进餐和不文明进餐的情景:一位小朋友进餐前帮助父母分发碗筷,等爸爸妈妈做在桌旁时才开始吃饭;进餐时不挑食、不乱拨菜,不把饭菜弄到桌上或弄到身上;不边吃边看书或大声讲话;吃完饭后,先漱口,然后帮助收拾碗筷。另一位小朋友表现与前一位小朋友相反。在情境展示结束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家中进餐的习惯。让幼儿围绕“爸爸妈妈喜欢哪位小朋友?为什么?”,“进餐前,他们是怎样夹菜的?”,“有不喜欢吃的菜时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对?”,“进餐后,你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喜欢哪位小朋友?为什么呢?”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己及人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幼儿知道在家中进餐时应该文明,还应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问题设计上把问题设计更详细:“你有没有不爱吃的菜?”,“小朋友在吃饭时碰到不爱吃的菜时怎么做的?”,通过这样有序、细致的'提问,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回答,达到学习目的。

一日活动皆课程,在平常的谈话活动中、餐前谈话中我们进行了用餐习惯的培养,但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强调,坚持不断的实行,这中间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正确引导和培养。比如在孩子周末放假休息的时候,家长仍需要按照在幼儿园的进餐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否则我们花五天培养的孩子良好进餐习惯两天就会被打破,我们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也就前功尽弃了,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通过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养成良好进餐习惯并茁壮成长。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