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4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1

活动目标:

1、感知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一起。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

1、金鱼和金鱼。

(1)这是什么?

(2)这条金鱼朝着这里游过来,那条金鱼也朝着这里游过来,金鱼和金鱼是一家

人,连在一起了。

2、鸭子和鸭子。

(1)这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只鸭子朝着这边游过去,那只鸭子朝着那边游过去,它们会连在一起吗?

(3)鸭子的什么连在一起?

3、大象和大象。

(1)这是一头大象,这也是一头大象,大象和大象是一家人,它们会连在一起吗?

(2)它们怎样连在一起呢?大象和大象是一家人,伸出长鼻子,连在一起了。

4、猴子和猴子。

(1)猴子和猴子怎样连在一起呢?(幼儿猜测。)

(2)猴子和猴子是一家人,伸长两条手臂连在一起了。

5、妈妈和宝宝。

(1)他们是谁?

(2)宝宝和妈妈可以怎样连在一起呢?(宝宝和老师用动作表示。)

(3)还有爸爸,也连在一起了。

二、阅读故事

提问:为什么金鱼和金鱼、鸭子和鸭子、大象和大象、猴子和猴子、妈妈宝宝爸爸连在一起了?

小结

因为它们是一家人,一样的东西可以连在一起。

三、找找讲讲

1、找找一家人的图片,把他们连在一起。

2、用故事中的句式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情感的升华,体验学习乐趣

各种不同的动物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连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相连的快乐。在绘本的最后,爸爸妈妈还有宝宝一起脸贴脸连在一起,再次让孩子们在情感上获得了满足。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模仿绘本中的各种方式连在一起:头和头连在一起;鼻子和鼻子连在一起;手和手连在一起还有脸和脸连在一起等等。各种各样有趣的肢体连接,让孩子们感受了无限的乐趣,也增强了与老师的亲密感,从而提高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朴素的画面凸显活动重点

这本画面看似简单的绘本,非常适合刚入园的小班孩子阅读。他们的视觉感知范围十分有限,对一个复杂事物,他们既不能整体感知,也难以关注到每个细节。所以观察对象越简单,孩子注意力越可能集中在主要的内容上。本书画面除了各主角外,就是安静的底色。素净的画面,保证了图文的高度结合,所以孩子很容易看懂画面,他们会准确命名,也会描述身体的主要部位,但是对于同类事物的集合感知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模糊意识到清晰意识,朴素的画面更如一位无声的教师凸显出活动的重点,那就是同类的事物可以连在一起。

3、上口的儿歌助推语言表述

小班幼儿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并在重复中练习和巩固正在发展着的行为模式。这种反复的句式,孩子自然地看图跟读,融人到阅读情景中,并且能快速学会固定的`句式。尽管绘本中的文字朗朗上口,但是为了提升活动的教育价值我们稍作改编。将原先的“金鱼和金鱼,连在一起了”改为“金鱼和金鱼是一家人,鼻子和鼻子连在一起了”。这样的改编更凸显浓浓的亲情,也进一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身体的部位。完整的诵读就是一首儿歌,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感知其中蕴含的规律,帮助幼儿积累儿歌中排列的规律性,有助于幼儿在创作儿歌的过程中进行运用。儿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通过儿歌促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相关的集合经验。在发展幼儿数学能力的同时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附故事内容(改编)

金鱼和金鱼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鸭子和鸭子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大象和大象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猴子和猴子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妈妈和宝宝是一家人,连在一起了。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2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年龄段幼儿具有活泼好奇、模范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为了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特设计本节课。让幼儿自己动手,边玩边学,掌握“配对”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通过自己动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简易拼图活动卡片废旧笔(拆分开的)

活动过程

一、对话导入:

请小朋友来拼一拼

二、感知部分与整体:

1、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拼图。

2、让小朋友交换一下,在拼一拼。

3、完成活动卡片。

三、巩固延伸:

1、请小朋友玩配对的游戏。

2、说一说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

优点: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缺点:配对游戏没有很好的展开,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欠缺。在下一节课的巩固练习中,让幼儿多玩一会游戏,多说一些有关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3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呀,小动物们都出来一起玩儿了,小鸭来到了池塘边,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在这儿玩呢?

师:除了小动物图上还有什么?

二、数一数。

图上有几只小鸭?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指来数一数。(几朵荷花?几只蝌蚪?几个荷叶?几只青蛙?)

三、认一认。

小鸭有“5”只,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5”是怎么样的。(1~4同上)

活动延伸:数一数皮球。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4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呀,小动物们都出来一起玩儿了,小鸭来到了池塘边,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在这儿玩呢?

师:除了小动物图上还有什么?

二、数一数。

图上有几只小鸭?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指来数一数。(几朵荷花?几只蝌蚪?几个荷叶?几只青蛙?)

三、认一认。

小鸭有“5”只,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5”是怎么样的。(1~4同上)

活动延伸:数一数皮球。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5

活动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

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