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曹冲称象》教案

《曹冲称象》教案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冲称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冲称象》教案1

【设计思路】

教师预先在活动范围内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实物操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再以幼儿帮助饲养员叔叔测量东北虎的体重设置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在先前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处理问题;最后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提升幼儿智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分层次扩散思维——测出较小物体的重量,怎么测?测出体积很大的物体重量,怎么测?除了用称来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活动中幼儿积极献计献策;通过分组实践,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证实,肯定了自我。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大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内容,教材来源于一个历史小故事。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本活动恰好巧妙地利用了幼儿自然成长的要求,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从而有利于挖掘幼儿潜力、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遇事追根问底,喜欢探索;乐于帮助别人。本次活动,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物体的重量为线索,让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幼儿在由浅入深的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大胆展开想象,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幼儿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进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巧妙办法。

3、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投放翘翘板

2、科学观察室内投放:天平和砝码;滑轮;翘翘板;弹簧秤、电子秤、杆秤等测重工具;盆、碗、盘等容器;沙土和水;塑料袋;各种水果蔬菜和日常用品用来测量重量。

3、课件:饲养员叔叔请求帮助、曹冲称象的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开心游戏,发现问题。

师与幼儿到活动场地玩翘翘板,幼儿一边玩一边观察。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翘翘板两端会上下不停摆动呢?”引导幼儿说出翘翘板中间有固定轴,两边各坐有一位小朋友;师坐上翘翘板,幼儿观察:一位小朋友的重量很难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必须要有两名长得高大的幼儿或三名普通体重的幼儿才能抵得上老师的重量。幼儿初步理解重量的等量关系。

2、展开部分:实践操作,理解问题。

带着问题,师与幼儿回到科学观察室。幼儿通过操作寻求答案:如何测出一颗豆子、一粒纽扣、一块橡皮等的重量?(幼儿经过实践会选择天平和砝码、小杆秤等);如何测出一小袋豆子、几个西红柿、一个铅笔盒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小杆秤、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如何测出一袋面粉、一箱饼干、一大捆书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一些机动灵活的方法来测量。比如借助天平、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一点一点地称再将重量加起来;利用翘翘板、滑轮找出等重物体从而知道其重量……)

3、经验提升,机智处理问题。

师幼坐下休息。(大屏幕)饲养员叔叔需要记录东北虎的成长体重,他正在为不知道怎样测量而发愁呢。请幼儿开动小脑筋,帮饲养员叔叔想想办法。

幼儿首先想到的有可能是用称来称。

教师指导用语:东北虎体型庞大,用称来称太困难。也许可以用称货物的地磅。我们想想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幼儿讨论:

用翘翘板找出与东北虎相同重量的物体,然后再一点一点称出物体的重量;用滑轮找出等重物体再测重;在地面上挖一个与老虎一样大的坑,然后测量挖出的泥土重量;把老虎赶进装满水的水池,测量水池里溢出来的水的重量……(孩子的这些奇思妙想,虽然有些幼稚,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

4、故事启智,判断总结问题。

(大屏幕)故事:曹冲称象

(1)故事中有几种称大象的方法?

(2)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这种方法好?好在哪里呢?

(3)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各组派代表进行说明。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假如曹冲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幼儿向曹冲说再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优点:

本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内容层层深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处理问题、判断总结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游戏、故事贯穿始终。幼儿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测量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物体;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测量重量有难度的物体,也能够想出好方法。虽然有的方法略显稚嫩,却是孩子积极动手动脑的实践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本活动将故事《曹冲称象》放在最后,旨在不桎梏孩子的思想。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迪,而活动中教师也很好地运用了游戏与操作进行前奏启智。幼儿不仅运用了一种方法,还能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精神保持兴奋状态。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现了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不足:

本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欠充分,应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操作,以证明自己办法的可行性。

附:

故事《曹冲称象》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道去看大象。大象又高又大,人们非常惊讶,纷纷议论大象的重量。曹操问:“谁有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有的官员提议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另一个官员说:“把大象宰了,砍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这时,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示说:“我有办法。”曹冲把大象赶到船上,在船舷与水面交界的地方做上记号后让大象下船。曹冲又让士兵往有记号的船上搬运石头,直至船下沉到船舷的标记处。然后,曹冲让士兵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下官员们明白了,都夸曹冲的点子巧。

《曹冲称象》教案2

【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比鲜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毖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挂图、塑料船(实验用)、水、水桶、石子、尺子、天平或杆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碧富埃引入故事。

2、笨垂彝迹讲课文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重。最后他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

3、卑迨榭翁猓读题,学习“称”字,掌握读音,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啥量挝模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2、蓖桌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后鼻音。

3、苯淌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4、弊杂啥量挝模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弊杂啥量挝模边读边想“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找出有关自然段读一读。

2、惫僭泵且槁圩乓桓鍪裁次侍猓肯嗷指导理解“到底”。

3、敝傅祭识恋1、2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大象的句子和表现官员们疑问的句子。

四、小结内容,汇报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备聪埃荷辖诳瓮学们已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惫渡: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称象?

二、细读,感悟课文

1、弊杂啥量挝模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找到有关自然段,多读几遍,画出有关句子。

2、蓖桌交流,互读。

3、毖生汇报,读出所画句子。

4、倍恋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为什么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直摇头”。

5、倍恋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6、毙∽樘致郏

1)比较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

2)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

7、毙∽榛惚ǎ朗读文段,做实验: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

8、敝傅祭识恋谌、四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才”“先、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9、彼伎迹翰艹宄葡蟮陌旆ê寐穑克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10、敝室墒湍选

11弊杂衫识恋5自然段,相机指导理解“果然”以及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

三、朗读积累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2、闭抄你喜欢的词语。

3、备聪按视铩

4、庇谩跋取…再……然后”说句子,写句子。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议、论、官”等难写的几个生字。

五、总结全文

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六、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称象,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七、布置作业

1、卑压适陆哺家人或朋友听。

2、辈檎矣泄乩史人物曹操的资料。

八、课外实践

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曹冲称象》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六)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从上到下、公正的、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段。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