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七年级历史《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教案

七年级历史《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教案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教学目标

七年级历史《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教案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陶器、氏族公社瓦解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建议

知识分析

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其中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所为代表,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的工具,属于新石器时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粟,他们会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制造出陶器,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重点突破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我国氏族公社时期重要遗址分布图”,使学生认识到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遗址的分布情况。教给学生如何从图中寻找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并根据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解释。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进步”,教会学生比较问题的方法。

阶级的产生是难点

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了私有财产,有了贫富分化现象,就产生了阶级,此外学生对于阶级的含义未必都能理解。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我们了解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重点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特征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