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精选】北京教案3篇

【精选】北京教案3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8.4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北京教案3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运用分析比较巧归纳的思维策略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分析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对称现象。学会欣赏数学美。

2、引导学生认识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初步掌握判断图片是否对称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教学点】体会对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判断图片是否对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理解边沿完全重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等图形纸片, 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对称,激趣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你猜一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出示课件 出示学生熟悉的本班同学照片,只出示照片的一半,让大家猜一猜

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回答)

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个数学知识,这个知识叫——“对称” 所以可以很快猜出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对称。

(板书:对称)

二、认识对称,建立概念

出示三张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空竹 飞机 大头娃娃 (标出对称轴)

问:请你观察这三张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空竹上下是一样的) (飞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大头娃娃的脸左右两边也是一样的)

归纳:像这样的物体,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我们就说是对称的。

三、了解对称,感受特征

1、看一看: 出示松树图和奥迪标志图,问:他们是对称的吗? 学生判断 说出理由 演示松树的对折过程和奥迪标志图的对折过程,理解边沿完全重合的意思。 像松树和奥迪标志这样对折两部分,边沿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片是对称的。

2、折一折: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问:正方形是对称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 你是怎么折的? 同桌交流三角形是对称的吗?说出你的理由

3、说一说: 出示思维策略和思维诀窍 小组交流:运用分析比较巧归纳的思维策略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好方法?

全班交流

小结:判断对称的方法

(1) 对折或画虚线

(2) 形状大小相同

(3)边沿完全重合

4、找一找: 生活中对称处处可见。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出示课件) 先看看常见的数字中有没有对称的?

出示数字:2、9、3、5、0、8

5、猜一猜: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也有对称

出示汉字:西、出、王、金、田

猜一猜哪些字是对称的 英语课中也有对称

出示英文字母:C D E M T F

看看哪些字母是对称的

6、赏一赏: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是的对称的?

找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

(出示课件) 蜻蜓、蝴蝶图片 剪纸、京剧脸谱

建筑物:天坛、天安门、凯旋门

舞蹈:千手观音

三、巩固练习,正确判断

1、同学们都认识了对称,那么你们能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吗?

2、观察汽车,从哪个方向看,这辆车是对称的?从哪个方向看,这辆车不是对称的?

3、出示七巧板拼图说一说这些拼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出示七巧板拼图看看哪些图案是对称的。 训练学生的审题的能力

4、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做一做: 学习了对称,下面就想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你的创意,做一些对称的物品来装点我们的教室。 可以用剪刀剪一个对称的图,还可以用七巧板摆出一个图形是对称的,可以画一张画是对称的。 欣赏学生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思维策略:分析比较巧归纳

思维诀窍:找相同点,不同点,归纳特征。

北京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导语,抓单元训练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

(二)预习内容

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杂拌儿

翡翠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逛庙会

()七八() 万()更() ()灯()彩

有()有() 各()各() 日()不()

()()不同 万不()() 灯火()()

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记下来。

三、导学案

(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合作填表,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风俗习惯

(二)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三)总结提升

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民族村》之《英国人的圣诞节》《云南的歌会》,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提纲:

1.英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与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哪些不同?

2.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四、课堂检测

1.我会写

fěi cuì chū xún biān pào

( ) ( ) ( )

áo zhōu zá bàn fēng zhēng

( ) ( ) ( )

2.我会填

( )的展览会 ( )的香味

( )的玩具 ( )的姿态

( )的技能 ( )的日子

3.我会选

(1)《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高潮是( )

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

(2)《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彩排是( )

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

五、课后作业

1.读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2.搜集各民族春节有哪些习俗?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首都北京》、视频《北京亮起来了课文朗读》、《北京亮起来了视频》、课前《北京欢迎你的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点明课题:

1、课前几分钟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

2、同学们刚听了一首歌曲,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那么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就会想到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你们对北京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说,师适时鼓励)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你们想不想到北京去看看?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首都北京视频)

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指名回答),白天的这些景物很美,那么当夜幕降临了,北京又有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北京亮起来了》)。谁来告诉我,夜晚的北京怎样?(夜晚的北京亮起来了)那这节课我们继续走入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北京夜晚的景象的。

二、朗读课文,师生互动巩固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北京的灯光夜景并熟记文中的生字词语。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跟着动画巩固生字(先全班认读,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利用动画解决学生的疑难。)

(3)出示生字卡片,全班一起认生字并扩词。

(4)出示词语读一读。(先全班认读再开火车认读)

三、品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点是什么?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把夜晚的北京想象成什么?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夜景?在课文中找到并圈出来(长安街;天安门;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3、结合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看看有关的画面品读(引导学生一处一处地发现问题理解。)

重点围绕以下地方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里的比喻句)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说是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筑物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看了这些画面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是“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了。

四、情境设疑,角色表演

1、请同学们听一段故事:

一位华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北京旅游,当时的北京城,一到晚上,商店关门,街上没有霓虹灯,道路很黑,街上的车辆也很少??

后来老华侨听说祖国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但是自己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亲自回来看看,他特别想知道现在的北京的夜景是什么样的,你们愿意帮他吗?

2、小组合作想一想怎样当好导游给这位华侨介绍?(小组合作,推选导游来介绍。)

听了小导游们的介绍,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感叹——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请你们也把这句话读一读。问学生要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最好能把对北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五、拓展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对北京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你们还想更多的了解北京吗?现在请你们来看看课后的我知道(男女生分别读“我知道”部分的一二段,更多的了解北京)。

六、总结收获

1、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把你最想说的话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吧!(学生畅所欲言,师:这么美的北京你们喜不喜欢?那我们就要热爱我们的首都北京,热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热爱我们的祖国。)现在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把你们对北京的爱,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吧!播放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2、师总述:这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首都北京那灿烂迷人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

七、家庭作业

把北京的夜景介绍给你的家人或朋友。

板书:

12、北京亮起来了

明亮 辉煌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