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语文教学 > 教案模板 >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3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背景】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明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温度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很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这一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做出反应的,并利用温度计模型识读刻度。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怎样正确识读零下刻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准备】

小组: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

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先让学生用看的方法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然后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用温度来表示。板书:温度 

(我们温度的通常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讲述: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冷水和热水学生都有接触过,用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来引出本课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老师的讲台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现在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请三个学生上台来演示,然后描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后的感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现在请另一个同学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

【设计意图: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让学生们意识到,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这就引出了测量温度的方法和工具的学习。】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师:关于温度计你了解多少?

2、师: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3、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4、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温度计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如果不懂可以看课本第43页。

5、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6、小组讨论温度计的构造。

引导:你观察后觉得温度计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时板书并介绍: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认识温度计,所以强调学生认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让学生能自主的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为接下来的学习探究做铺垫。】

7、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8、小任务:

①想办法让你的温度计上升到30℃。

②想办法让你的温度计下降到25℃。

9、小结:那我们以后想要得到准确的温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这是学生在观察中会发现的一个问题,以一个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次感知使用温度计需要注意什么。】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学生试读

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零以上的温度的读写接受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而零下的温度的读写学生会有难度,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认识零下温度的读写,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此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对于零下温度的读写,学生很容易弄错零下刻度线所代表的数值,通过模型温度计的读数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那现在你们会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吗?

2、从不用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预设: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俯视、仰视;从嘴里呼出的热气。】

3、师:你会用温度计了吗?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来明白如何避免这些会影响温度的不利因素,给学生一个更直接的感知。】

五、延伸

1、师:我们认识了温度计,现在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准确地比较出这四杯水的温度高低。

六、拓展

1、关于温度和温度计你还想了解什么?

2、阅读资料库课本第60页:“温度计的发明”。

 

试题
练习题
教案模板
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