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优美文段摘抄 > 随笔 > 漫步在村庄里的秋日随笔

漫步在村庄里的秋日随笔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的玉米得了黄斑病,不然,每亩还得多收两百斤。不过,这已是不错的收成了,只是今年的玉米掉价厉害,比去年一斤要少好几毛钱。”族叔对我说这些话的同时,伸手接了我递上去的一支香烟。我含含糊糊地应着声。因为久别于农事,我不知道得了黄斑病的玉米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更不知道去年玉米能卖上什么样的价格。对于一个脱离了农村,已不用再靠土里刨食吃的人来说,这些,真的不想再费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

漫步在村庄里的秋日随笔

族叔吸了一口香烟,骑上他那辆电动三轮车,一挥手,在村外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着走远了,村外的那条土路又恢复了寂静。在这个时节,村子里少有闲人,家家户户都忙翻了天。对大多数人家来说,这一季的收成相当重要。夏季的麦子是口粮,而秋天这季的玉米,则是家庭中的经济来源,平日里吃盐使火,人情往来,孩子读书,房屋修建,甚至看病拿药,每一笔支出都要从这季收成中来。乡村不养闲汉,过光景不拼,来年指望什么呢?

我在村外的那条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之所以选择在村外漫步,是为了减少见面打招呼的那份尴尬。我自二十岁起,就离开了这座生我养我的村庄,几十年后回到当初的起点,已物是人非,我也是在极力寻找着村庄当年的影子。我离开时那些还在光腚玩泥巴的孩子,如今也早成家立业;还有那些外村嫁过来的媳妇,满村乱窜的孩童,我早已不知谁是谁的谁。每每相遇,他们热情地与我打招呼的时候,我都觉着难堪,只能微笑着点头,却不敢随便乱称呼。祖辈都生活在这个村庄里,老亲世邻,如果随便称呼,乱了辈分会落下口实,让人家说道。我在村人的眼里,无疑也算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尽管我在外谋生也很不容易,甚至历经过不少艰难,但人家不知道。人家只知道我不用在田里劳动了,每月国家发着工资,属于公家的人,过着光鲜体面的生活。至少我能在这如此大忙的`时节,还能在村子里悠闲地散步,甚至停下脚步,举着手机拍摄那些在他们眼里见惯不惯的牵牛花儿。

事实上,我是在用心在感觉着这个村庄的温暖,寻觅着久违了的故乡气息。村庄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曾经是那样熟悉。比如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原来是一片树林,因居村西,村人习惯称之为“西园”。西园原来不是我现在眼前的样子,生长着许许多多的灌木和乔木,有刺槐、白杨、梧桐、桃树、杏树、板栗……甚至隔壁一个叫二孩的,在西园挑水时,还摘到过一个李子。那口井离村子最远,但井水却最甜,因为这个缘故,住在村东的人家,往往也到西园里来挑水。一时间树林中的那条小径上人来人往,扁担声与脚步声交织,显得十分繁忙。

小的时候,西园曾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雨后与小伙伴们一起挖过蝉蛹,粘过知了,掏过鸟蛋,捉过迷藏,甚至还趁着月色爬上那棵粗大的杏树,偷摘过酸涩的杏子,捋过槐花。而今,这儿除了两排白杨树,早没有了以往的痕迹,只有那口老井还在,井栏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而井水也不再清澈。自从村庄安装了自来水,这口井就归于沉寂,仿佛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一条小河从西园中穿过,常年经流不息,因此,沿河的那几亩地成了村人的菜园子。河里小鱼小虾,黄鳝泥鳅随处可见,夏日里除了在河中洗澡,抓鱼摸虾也成为一件乐事儿。如今这条河早已断流多年,没有了鱼虾的踪迹。这,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美丽村庄吗?

岁月带走了村里许多老年人的面孔,带走了我记忆中那些生活情景。留给我的,是再也回不去的那些过往,以及涌动在心底的一丝悲凉。村庄在历经了几十年的变迁之后,于我已是熟悉而又陌生,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感慨万千。

远远地望见家中升起了炊烟,那是母亲在为我准备着午餐。娘在,家在。我千里迢迢地回到这里,有人嘘寒问暖,有人烧茶煮饭;夜晚回来,家里为你敞着门,亮着灯,守望着。呆在母亲身边,感觉自己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饭吃得香甜,觉睡得安稳。

我知道,尽管我对村庄还是如此留恋,小憩后我还得离开这里,回到我生活工作的那座城市,而那一刻,又将是牵挂和期待的开始。

好文
故事
话语
寄语
签名
情书
说说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