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文学语言 > 诗句 > 关于长城的诗句

关于长城的诗句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7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 汪遵 (唐) - 《长城》

关于长城的诗句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 李益 (唐) - 《统汉烽下》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 刘禹锡 (唐) - 《经檀道济故垒》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王昌龄 (唐) - 《从军行》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 万楚 (唐) - 《骢马》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 汪遵 (唐) - 《杞梁墓》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 武元衡 (唐) -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很常见。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对联
句子
散文
词曲
古诗
情诗
诗词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