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文学语言 > 散文 > 子牙春早散文

子牙春早散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9.4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故乡,在子牙河畔。

子牙春早散文

多少次,我的梦中,总有一只枯萎的葫芦,沿着季节之河,飘向源头。

当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屋时,我木然地站在了那里。春日下的老屋,静悄悄的,热气从院里蒸腾起来,阳光下闪烁着变化莫测的色彩。一条狗伸着鲜红的舌头哈哈地喘着粗气趴在屋檐下,一种空旷和寂寞围绕着老屋。

遥想当年,老屋有我的哭声,有我的笑声,有我的朗朗读书声,有我童年的串串记忆,有我仰望苍穹数着星星天真烂漫的童年。可如今它却虫迹斑斑,残破非常了。屋顶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院里长着很高的草破陋不堪。踢开成堆的落寞,我的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很空。

头顶的太阳,像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了头上。

我身上如被谁用硬器击了一下,顿觉软弱无力,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捂脸,指缝中淌出了几颗热辣辣的泪珠。从儿时记事的那一天起,老屋的这一方天井就给了我无限的温馨和快乐

蓦然回首,我看到我的影子在地上竟然化成了一滩血。

奇怪,天在下雨。

破旧的木板门子,被虫子蛀了无数的小洞,有一扇还破了一个角儿。推门进屋,屋中已落了厚厚的`一层土,抬腿上抗,坐了下来。娘说,扫扫,满炕的土,看弄脏了衣服。我对娘说,不用了。隔着窗子瞅着外面,院里有许多的家雀在蹦跳,翻飞,啾啾地叫个不停。几只春燕从空中飞下,落在院中的白杨树上,用嘴壳刷着细雨打湿了的羽毛。

细雨还在飘着,飘着……

在爹娘的带领下,我和新婚的妻来到了子牙河边。一片大树林里有许多土丘,其中一个土丘的下面,埋着我的奶奶。爹娘点燃带来的纸钱后。跪在奶奶的坟前先磕了几个头。然后,站起身来对我和妻说,给你奶奶磕几个头吧!我和妻双双跪在奶奶的坟墓前,磕了三个头。就在我和妻跪在奶奶的坟前,焚烧纸钱并默默地祷告时,爹已将很长的一挂鞭炮挂在了一棵树的枝杈上。

我用燃烧的纸钱点燃了鞭炮。

细细的春雨中,声声燥响在树林中显得很悠久,带着颤音,片片残花被震落,奶奶的坟茔上薄薄地落了一层榆钱儿。

“老人生前太善良了,老天都给她送钱来啦!”妻的眼中瓢泪。我抬头望去,一棵满头“金钱”的榆树悄然静立,那一头“金发”在春雨清风中,尽展着最热烈,有最美丽的一份风华。

娘经常说,生我那天天气特别好,不冷不热的,门前那棵老榆树上的榆钱儿似开未开,像是在孕育着一个甜美的故事,又像是一串串“金钱”悬挂于青枝绿叶间。吃黑下饭的时候娘的肚子痛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儿,娘透过窗子的玻璃,瞅见院外那棵老榆树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榆钱儿花,一串串,一串串,满院飘满清香。由此,奶奶逢人便讲,我孙子是榆钱儿仙子送来的。

我是在奶奶的怀中长大的。

小时候,家中很穷,根本没有啥零食可吃,更谈不上像今天的孩子们补这补那的。吃好东西,是小孩子的天性,但在奶奶的呵护中,我的童年却从未感觉口中的乏味。奶奶是小村中有名的巧妇,饭做得非常好吃。

每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我就可以吃上奶奶做的榆钱饭。那时,奶奶便吆喝我和二叔:“走哇,捋榆钱去!”二叔便扛起一棵大竹竿,竹竿的一头绑着磨得飞快的小镰刀,背着一个大柳条筐,向子牙河边的树林而来。看好一棵树后,奶奶便吩咐二叔,捋那绿绿的嫩嫩的。二叔便在奶奶的指挥下,伸出竹竿,一刀一刀的往下落榆钱儿。我和奶奶则在树下将榆钱一把把捋在柳条筐里,一两个钟点,便会满载而归。

榆钱儿捋回家后,奶奶便会将它放进一个大瓷盆里,用清水漂了又漂,然后,和在苞米面中,加上油盐,大锅中一摊,锅底加火,不一会儿,便成了糊饼。每当我手里举着焦黄香甜满口的糊饼时,这糊饼便成了我和伙伴们的共享之物……

吃一次榆钱儿饭,我便长一岁。

子牙河内传来鸭子焦急的叫声。我扭头望去,见一群大白鸭子正在河水中戏水。大白鸭子在水中有的像船一样徐徐地向前滑行,有的却倒插在水里,肥大的臀部朝天,红色的脚蹼伸在尾后,不停地击水,以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河底的鱼虫小虾,还是在贪图那水的安逸。

戏水已毕。

几只肥大的鸭子呱呱呱地叫着,如婴儿学步般走上岸来,在河边的大榆树下边散步,边用扁尖的嘴巴细细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时而又张开翅膀引颈向天,口中呱呱呱地叫着摇动着身子抖落掉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其中有一只已修饰完,弯曲起它的颈到背后,扁扁地嘴藏在翅膀里,仿佛就要入睡。

春雨,仍在飘着,树上和地下的榆钱儿泪滴点点,像是奶奶流的慈泪。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领头云,归来偶把榆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我携妻向村中走去,未敢回头。

对联
句子
散文
词曲
古诗
情诗
诗词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