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文学语言 > 散文 > 古色古香,匾里乾坤散文

古色古香,匾里乾坤散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3.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花一世界,一匾一乾坤。

古色古香,匾里乾坤散文

匾额也称扁牍,牌额,始于秦汉,兴盛于明清,缘起河洛文化的发展。最早是这样细分的,横为匾,竖为额,多是雕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精湛的书法,凝重的诗文,深远的寓意,教化后人,启迪智慧。一块匾额,就是一个会呼吸的生命,就是一截耐人寻味的时光印记,虽只言片语,着墨谨慎,却令观者肃然起敬。匾额,是华夏文化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宋代的匾额,多称为牌额,其牌面并非是现在常见的长方形,而是下部略宽十分之一。它分为牌首(牌面的上方为首),牌带(牌面两侧),牌舌(牌面下方),雕花横木精美,与雄伟壮观的艺术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

明代的匾额,色彩丰富,工艺讲究,端庄大方,四周有边框,字迹多用黑色和金色。

清代的匾额有龙头匾和素线匾额,做工上更为讲究,四周的边框上,雕琢了各种龙凤图案,花鸟走兽,有的还镶着珍珠玉石,非常的华丽。

匾额,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的物态载体,集词赋诗文,书法雕刻,绘画篆印等特点于一身。以匾研史,可以佐志,以匾研书,可得笔髓,其适情应境,文辞精粹,端庄文雅,古色古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官吏和科举制度的缩影,体现着古老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伦理,其言志达怀,褒扬彰显,歌功颂德,酬贺祈福的功能,堪为今人学习效仿。

因为一个人的十二年固执的坚持,才有了江西古貌古心收藏馆几千件藏品。这个人,播撒了华夏传统文明的芳香,延伸了庐陵文化的宗脉,他就是年轻的馆长刘欣。

步入古貌古心收藏馆,就像畅游在一艘大船上,乘着这条船,穿越着时空,既看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又好像梦回庐陵,潜心栖息在庐陵文化的芳草地上。

古貌古心收藏馆里,匾额就达1500块,有历史名人匾,如南宋明相周必大的“节推”匾额、明朝状元、理学家罗洪先题的“武惠第”匾额,明朝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杨士奇题写的“司马大夫”,大明第一才子解缙的“理学名儒”。

为让观者更好地了解匾额文化,古貌古心收藏馆把匾额分为七大类:官署门第匾、医德教泽匾、功德声望匾、婚喜寿庆匾、贞洁贤孝匾、寺庙宗祠匾和书斋堂号匾。观匾如阅人,这些匾额默默地聚拢在一起,诉说着华夏文明、庐陵的文章节义,跨度千年,展示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沧桑变故,历史在这里得以重现。

吉安,民间素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里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等的歌谣和美传。明《永乐大典》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历史上,吉安这种人才辈出的现象蔚为壮观,厚重的庐陵文化,是匾额艺术的源泉,更使匾额文化得以升华。

匾额,作为一种有力的物态载体,把篆、隶、宋、楷、魏、行、草等诸多字体,既运用自如,又锦上添花。它把高深而雅致的书法艺术,从书斋和文人圈子中推向了社会,把砥节清廉、重学督才、济物利人、节孝贤良等置于门楣上和屋檐下,让其祉佑流长,更多的人欣赏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精髓,实属弘扬文化的幸事。

一方匾额,就是一个故事,在古貌古心众多的藏品中,最为罕见的当属一方满汉文圣旨匾。红底金字的匾额,通体透着皇家气度,厚重的汉文和飘逸的满文相映成趣,就像汉族和满族在席地而坐,握手言欢。这款匾额的大胸襟、大包容、大气度,令人仰视。

“理学名儒”匾额是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对联大师解缙所书,由七块木板拼凑的匾额,木质素朴,没有过多的雕饰,但四个大字浑厚有力,印章清晰。解缙一生才气放逸,桀骜不逊,但是成祖对他很是信任,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他是庐陵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墨宝,不在于材质,不在于书法,而在于刚正不阿的气息,节义儒雅的气度。

“画荻遗风”匾额为婚喜寿庆匾,“阡表不磨崇国范,古坟犹带荻花香”。欧阳修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母亲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苦于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年幼的欧阳修识字写字。在回家的时候,郑夫人还会折上一大把荻杆带回家,找来一个大木盆,盛上河沙,用从河边带回来的荻杆继续在沙盆里教欧阳修习文写字。“画荻教子”成了千古佳话,也为欧阳修日后成为北宋文坛盟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在祝贺母亲生日时,多用“画荻遗风”自勉。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一块匾额,浸透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一块匾额,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在庐陵文化中,书院文化、手工业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商贾文化大放异彩,从一块块古匾额中,清晰地看到古庐陵文化的再现,守住每一块匾额,就是守住了庐陵文化的家底,这种民间收藏的自觉自愿,为我们带了震撼和自豪之余,如何保护,让这流淌着庐陵文脉的好宝贝真正存下去,是责任,也是义务。

一座老房子被白蚁蛀倒了,一座老桥被雨水冲塌了,一棵古树被闪电击枯了,一部家谱被岁月腐烂了……在古村,经常看到精致的匾额、屏风等“准文物”丢弃在猪圈牛栏边,看到精美的石雕砖雕成了垫脚石,看到泛着铜绿的铜镜成了孩子玩耍的“铁饼”,有的被文物贩子趁着夜色偷走了。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会呼吸的生命体,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都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绝不能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而是要更加注重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守住古村落,就守住了一条让灵魂回归的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古村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里安家落户,他们对司空见惯的古村家园,缺乏保护意识,这就需要政府合理的引导,让原住民衣食无忧,他们和古村一样,是需要保护和呵护的,没有了古村的原住民,有点景点为了有力开发,将原住居民另外安置,从开发商来看,是一次成功的“拆迁”,但是,从古镇古村民俗和文化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有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技、艺、物,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因素共同依附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如果把人从这些因素中剥离出来,古镇古村就没有了“核心”,没有了人气。而没了人气,不要说发展,恐怕连保护也谈不上,古村的精气神岂不是空哉!

对联
句子
散文
词曲
古诗
情诗
诗词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