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文库资料 > 实用文知识档 >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来源:文萃都    阅读: 7.5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

黄旭宝

整体感知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密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问题探究

一、“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二、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三、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语言品味

一、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从强烈的主观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九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九叶诗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流派名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九位诗人合出了影响深远的诗集《九叶集》,后来被称作“九叶诗人”。九叶诗派产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代,这种艺术与政治的近缘性比他们的上代诗人来得更加深刻而浑然。他们努力在社会与自我、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智的交错中寻求某种平衡,形成了一个思想与艺术上都极具张力的诗群。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思考与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的一切。

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2、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 3、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金黄的稻束》

一、走近作者: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因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本诗的形象之中,理解难度比较大。要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二、赏析

1、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可读出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

“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收获的见证和象征。赋予了稻束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2、“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一句中,“我想起”“我看见”有什么作用?

答:诗人由稻束产生了联想,“我想起”把“稻束”和“母亲”的形象联系了起来,也就连通了这两个意象的内涵。我们可以把金黄的稻束看成母亲的象征。

3、此处所写的是“疲倦的母亲”,它们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何关系?

答: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皱”是因为疲倦,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诗人因此称其为“美丽”。这是一种动情的赞颂。

4、“满月”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

答:“满月”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欣喜,烘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5、在用“满月”“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答:“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6、诗人为什么要将稻束的意象转化为雕像?

答:因为雕像既具有静默无闻的特征,本身又具有可礼赞的价值。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类可纪念的东西是因为它有着伟大的劳作、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超出了一切言说。

7、小结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的母亲(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韧和无私。

8、接着又有“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答: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之后,“伟大的疲倦”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

9、“肩荷” 这个词汇是用于“稻束”还是用于“母亲”的?如何理解?

答:运用“肩荷”这个颇含男性意味的词语,来描写看似柔弱的稻束与瘦弱的母亲,使读者在感觉反差时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10、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

答:历史如河流一样川流不息,生命如稻束一样萌芽——生长——成熟——老去,生生不止,生命在完成之后转化为静默的雕像,回味着“伟大的疲倦”,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站立的稻束的意义由此升华了,诗人也在这种深思中表达了她的无限的时空观,以及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

11、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不过”“而”的语气表明:稻束(母亲)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美丽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思想结晶。可以说,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三、思考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有象征意义。首先,它是收获的象征。其次,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

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

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多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让人感到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的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四、知识迁移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D(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知识问答
教育培训
生活休闲
实用文知识档
专业资料
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