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文库资料 > 实用文知识档 > 北师大版《包公审驴》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包公审驴》的教学设计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北师大版《包公审驴》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包公审驴》的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随文识字正音;

3、讲解事件起因。

二、教学重难点:

1、自学生字词语;

2、对比两头驴,体会主人公心情;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题质疑:

1、引入:

孩子们,看看这是谁?(PPT1出示柯南图片)

对了,这是你们熟悉和喜爱的名侦探柯南,刘老师也特别喜欢他,他用他聪明的头脑破了不少离奇的案件。其实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有智慧的侦探,看这就是其中一位。(PPT1出示包公图片)

他是?对了,他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包公。

你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对他有什么了解呢?向你的伙伴们介绍一下吧!

(生汇报包公资料和相关案件)

看来包公可审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那么今天他要审的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的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读到这样的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解决简单问题,相机板书: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预设问题:1、为什么审驴?

2、驴子不会说话,他怎么来审驴呢?

3、审驴的结果是什么呢?

4、驴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真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来提问。刘老师听了孩子们刚才那么多的问题,真是非常期待今天的故事,看得出来孩子们更加好奇,现在我们就赶紧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探案旅程,去文章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请孩子们翻开语文书的40页,大声自读课文,读完以后静下心来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随文识字:

1、理清课文线索,随文识字:

孩子们读课文的时候非常认真,对于刚才的问题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看法的了。

(1)谁来说一说包公为什么审驴?

你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那请你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的孩子认真听,听听字音是否读准了,看看包公审驴的原因是不是在第二自然段?(抽生读,正音,带读,全班读)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三个比较难读的词语。

(PPT2出示辔头鞍子懊恼,强调恼是鼻音)

那么谁知道辔头鞍子是什么意思?(抽生答,师略讲,PPT3图片)

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当中,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准字音。(全班读)

从第二段中我们知道包公为什么审驴了,原来是因为刘五丢了驴要告驴。

这就是整个案件的?(引导生答:起因,相机板书:起因)

(2)我们知道了案件因何而起,刘老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审驴的结果是什么!

(抽生答:找到的好驴,抓住了小偷,相机板书:结果)

那你们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审驴的结果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生齐读,正音)

原来包公审驴的结果是?

(3)案件的起因和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最精彩的自然是包公审驴的经过了!

那么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包公审驴的经过呢?

那请你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包公是怎样一步一步审驴的?

谁来说一说,包公先怎么做了?

第二步呢?打了驴40大板

最后呢?把驴放了

(4)、通过自己默读课文理出了包公审驴的步骤,我们现在就回到课文中看一看,包公是否是这样一步一步审驴的?首先,请你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抽生读第三段,随文正音,PPT4师略解惊堂木)

包公不给驴吃喝是在干什么?

第二步包公怎么做了?

紧接着,包公把驴给?

是在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包公打驴和放驴的经过?

那我请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6-11自然段。男生读6、7自然段,女生读8、9自然段,全班孩子一起读10、11自然段,明白了吗?(生读,随文正音)

(5)审驴过程中衙役和人们肯定也有他们的反应,请两个孩子来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衙役和人们在听审时做何反应。(抽两生读4、5,随文正音)

孩子们在读的时候孩子们要特别注意这个词。(PPT5出示:圈栏,圆圈)

它是一个多音字,也读quan,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两个比较难读的词语孩子们也要注意。(PPT6出示衙役、驴被告)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把它们放回句子当中,再流利地读一读这个句子。(齐读,PPT6出示句子)

自己再读读4、5自然段,看看衙役和人们有什么反应。

2、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孩子们真能干,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就理清了包公审驴的步骤。现在请孩子们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待会儿说给大家听。(同桌练说,多让几个学生汇报,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师可以从旁引导)

说得真不错,知道利用老师的板书,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的情节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是会学习的孩子。

(三)、对比两头驴,讲解案件起因:

1、对比两头驴的样子:

故事内容我们已经明白了,看来整次事件都是围绕着驴展开的,那么刘五告的到底是一头什么样的驴呢,赶快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

这是一头什么样的驴?

那么刘五丢的那头驴又是什么样子呢?请你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它的模样勾画出来。(PPT7出示勾画要求,生勾画,师巡视)

请你来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抽生读)

你真能干,和老师找的句子一样。(PPT8出示句子)

那这是一头什么样的驴?

(生答:毛色发亮,PPT8毛色发亮变色强调,生突出毛色发亮读句)

对了,一看就知道是一头好驴,刘五喜爱它吗?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PPT9整段出示,引导生答:珍宝刘五觉得它很珍贵;唯一刘五很穷,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生活来源;漂亮辔头打扮漂亮;悉心照料把驴当朋友)

人们又是怎样评价这头驴的?

这样漂亮的一头驴,它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刘五能不爱它吗?你们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刘五对驴的喜爱吗?(PPT10重点词语变色,抽读,评价,齐读)

2、体会情感:

刘五如此喜爱的一头漂亮的驴竟然变成了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

(PPT11出示第二段话,要让学生齐读)

两头驴的模样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刘五完全不能接受。他有什么反应,请你去课文中找一找,用直线勾画描写刘五反应的句子。(PPT12出示勾画要求)

谁来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抽生读)

和老师找的完全一样。(PPT12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五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根据词语谈感受,教师适时引导理解什么叫做惊慌失措?PPT12变色,)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23名学生谈体会,再读出体会)

他读得真好,请你们像他一样,突出语段中的这些关键词语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刘五此时着急、懊恼极了的心情。(PPT13变色所有关键词语,抽读,齐读)

(四)、小结,第二课时做铺垫:

此时的刘五完全没有了办法,只好把那头毛色难看的瘦驴告上公堂了。接下来可就是包公的审案时间了,下节课我们就将一起走进包公的内心世界,去解答你们心中对于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的所有疑问!

(五)、巩固生字词语,总结过渡:

1、生词:

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的生字词语,请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读。

(PPT14出示所有的生词,生齐读)

请孩子们拿出你们的摘录本,对照屏幕检查一下自己摘录的是否有漏掉和写错的,马上用红笔进行圈画改错。

2、生字:

现在和你的同桌合作,互相提醒对方注意生字词语当中易错的字音、字形、同音形近字、多音字,待会儿请你提醒大家。(PPT15出示生字,合作学习)

刘老师要提醒你们要注意的是:

(预设指导:1、挨为多音字,一声挨着,二声挨打;

2、遵是平舌音,里面的短横不要写丢了;

3、恨要和很、狠区分开。)

孩子们很能干,已经通过自学学会了今天的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准每个字的字音。(PPT15,生齐读)

机动环节:看时间决定是否完成课堂改错和易错生字的抄写

今天这节课孩子们表现的非常不错,希望下节课孩子们能以同样的好状态和刘老师一起走进包公的内心世界。

(六)、板书设计:包公审驴

丢驴

起因告驴为什么?

(2)经过审驴怎么审?

(3-11)

结果得驴结果是什么?

(12)

知识问答
教育培训
生活休闲
实用文知识档
专业资料
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