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文库资料 > 实用文知识档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一门选修课,老师们对待它有两种偏激的态度,一是既为选修课,就干脆舍弃不修,提前进入高考复习;二是把它当做必修课一样进行教学。这两种做法都偏离了选修课设置的根本意图。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设置这一门选修课的宗旨一是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二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如果要有效地落实这样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欣赏,二是积淀。

笔者认为欣赏、积淀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在有效层面上的着力点。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笔者这样进行操作。

一、回望必修教材,加强选修必修的联系。

例如教学散文之部,我们可以回望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加强选修与必修的联系。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有三个板块组成,即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因声求气重在声情并茂地诵读,仔细理会重在字词理解基础上的品味,融会贯通就是阅读的综合运用。选修教材的散文之部就为我们品味欣赏文言散文提供了三种渠道。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要我们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要我们从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要我们从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仔细理会。

再来看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单元选了三类散文,独具韵味的山水风物的山水游记类,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的人物传记类,直观形象的事实呈现的寄寓言志类。第一类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笔法、多角度多侧面的细致的真实描写;第二类散文的特点是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精湛的场面描写、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第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寓言说理、铺叙夸饰、渲染描摹、繁简搭配、多种修辞的运用。如果我们在欣赏《项羽之死》之后,将《史记》刻画人物的手法即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运用多种手法来描摹人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行总结,再来反观必修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鸿门宴》两篇文章,并将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比较一下,学习就会更有文化意味。

二、欣赏诗文不求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破。

作为选修课,授人以渔是必要的,知识短文在于梳理欣赏的知识,赏析示例在于明示学生欣赏的方法,自主赏析在于老师引领学生欣赏,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提出两点,一是欣赏不求面面俱到,求突破重点。二是规划每一篇的欣赏重点,在课外实践中加强,积淀学生素养。

例如教学诗歌之部,笔者首先研究确定单元欣赏方法的重点,那就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重点在诵读,以意逆志的重点在体验,知人论世的重点在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点在想象。教学时,我们在某一方面突破,欣赏效果会最好,也利于学生迁移课外诗歌甚至高考诗歌鉴赏。例如教学《长恨歌》和《夜归鹿门歌》:

《长恨歌》的教学笔者确立的欣赏重点是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主题。

一是让学生明白爱情说、讽喻说、爱情讽喻说这三说由来的根源。二是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来探究主题。一要看作品怎么写和写了什么。二要看相对历史,文学作品作了哪些处理。三要将同类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同中之异。四要看创作时代背景。

《夜归鹿门歌》的教学笔者确立的教学重点是在想象画面中辨清衬托和烘托。江边的喧闹、山中的寂寥怎么组成一个有机统一和谐的意境,那就是衬托和烘托手法的运用。在这一首诗的教学中,笔者重点讲清衬托和烘托的手法,让学生迁移阅读其它运用同类手法的诗歌。

三、丰富学生学习的.课外活动,重视他们文化素养的积淀。

1.一句成名活动让学生评点欣赏某一首诗歌中的某一名句,品一品成名的价值。例如学生品味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名句,写成一段文字。

2.诗人素描就是抓住诗人创作的风格、诗歌的内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等来描述诗人在自己心中留下的美妙的情怀,让诗人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3.诗意写画诗意写画就是借助诗意,展开想象,运用多种手法,对诗歌的意象、情感等加以描绘、阐发。之所以名之为写画,一是强调描写的画面感,二是强调语言的美感。

4.编辑意象小词典就是积累意象为自己阅读欣赏古诗服务。例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笔者让学生编辑以下意象的小词典:月亮、流水、浮云、南浦、扁舟、玉帘、捣衣、鸿雁、双鲤、落花等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拓展了自己想像和联想的空间,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善于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等,这才是最有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这五个系列中选修四到五门课程。这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教师和课程开发机构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开发不同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模块。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是由人教社课程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和北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这门课属于“诗歌与散文”系列,教材全名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校计划在高二第一学期下半段开设该课程。教学时间为7周共42学时(包括周六补课)。

一、课程目标: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课标关于“诗歌与散文”系列的规定相吻合,具体而言即是: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根据教材编写情况,我认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具体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知识;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学习课文中涉及到的古代汉语知识;

3、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常见体裁和常用技巧;

4、能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5、能评价古代诗歌散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欣赏古代诗歌,要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欣赏古代散文,要学会从形象入手,抓住所记之事、所写之景,探究作者的深意和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对祖国语文、文化的感情;

2、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3、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赏析

指导

与示例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长恨歌 2课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 3课时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将进酒 1课时

自主

赏析

蜀相、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1课时

行路难、拟行路难 1课时

湘夫人 1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 1课时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菩萨蛮 1课时

李凭箜篌引 1课时

阁夜、虞美人

苏幕遮、浪淘沙

1课时

推荐

作品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 夜中不能寐

白日沦西河 点拨1课时

积雨辋川庄作

归嵩山作 夜归鹿门歌

赠孟浩然、解闷十二首

1课时

新城道中 杨州慢、

长相思 1课时

国殇、菩萨蛮(温庭筠)

1课时

燕歌行、高祖还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 1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无论是诗歌和散文,背景知识(包括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历史背景、思想背景)都是教学的重点,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点透。语文无非是积累,而这些背景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同等重要。同时,背景知识,又是解读诗文的钥匙。

2、要特别注重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要以积累语言,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为终极目标。

3、要把思想内容的基本问题讲清、讲透,务必使学生在学完一首诗、一篇散文之后,对作品的基本思情感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过深、过偏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可以将多种看法提供给学生,做开放性的解读,避免挂一漏万,避免限制学生思维。

4、要发挥朗读、背诵的作用。充分利用早读、晚自习和课堂时间,加强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感知,加强对所学知识尤其是文章本身的积累。

5、要适当做练习,尤其是要选择比较简单、典型的高考题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效的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为了使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编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曾进行了反复思考、充分讨论,并采取了一些新的编排思路。

(一) 适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

民国以前,文人科举考试以及公私应用交际、日常记事抒情言志,都离不开用文言形式写的诗文。对于诗文的学习、探讨,了解其做法,总结其得失,予以借鉴,甚至模仿,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代替了文言,古代文学与读者拉开了距离。阅读古代诗文,从以往的重在临摹仿效,转为偏重鉴赏和认识。古诗文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多半在于增进文化涵养,提高审美情趣;至于写作应用上的受益,则不像白话文那样直接。这是读者需求上古与今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课本的设计必须从欣赏角度入手,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二)采用全新的单元设置角度。

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课本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三)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上有所创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把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从单元开头的赏析指导,到课文后的练习与相关资料,均本着加强方法指导的原则作了新的考虑。

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有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赏析指导”短文与“赏析示例”对所选诗作的具体分析,起了总领和示范作用。“自主赏析”部分又提供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推荐作品”则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链接资料广泛丰富,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思考题名副其实是探究,注意多方面比较、引申、参见,能抓住关键性词句,深入作品肌理,不作泛泛探讨。

总之,本书区别于大学讲义,也不同于一般的鉴赏读物。它力求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究性学习同时并举。给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不限制过死;各项措施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都有切实的帮助,是一本富有创新精神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二、教材内容

知识问答
教育培训
生活休闲
实用文知识档
专业资料
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