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摘抄 > 唐代诗人 > 白居易 > 白居易“诗杀”关盼盼真相

白居易“诗杀”关盼盼真相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历来认为,关盼盼为唐代徐州守帅张愔的爱妾,在张死后,不肯改嫁,独自居住在燕子楼十余年。写有《燕子楼三首》,而白居易因为她没为张殉情,就作诗讽刺她。最终导致这位才女死去。

白居易“诗杀”关盼盼真相

说道燕子楼,不免让人想到被白居易“诗杀”的关盼盼。古往今来,关盼盼一直都被认为是被白居易“诗杀”。这位徐州守帅张愔的爱妾,在张死后,不肯改嫁,独自居住在燕子楼十余年。写有《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而白居易因为她没为张殉情,就作诗讽刺她。最终导致这位才女“为证清白,不食而卒”①是为“诗杀”。事实真是如此吗,笔者研读过白居易的诗,发现白居易诗中对于女性的看法,他是很同情下层女性的。这样的人,怎么是会站在封建礼教的这一面,抨击女性不为亡夫殉情的卫道士呢?笔者始终对这个问题有所怀疑,故有这一考证,希望能够还诗人一个清白。

一切纷争的来源都来自《御定全唐诗》820卷:“ 关盼盼, 徐州妓也, 张建封纳之。张殁, 独居彭城故燕子楼, 历十余年, 白居易赠诗讽其死。盼盼得诗, 泣曰: 妾非不能死, 恐我公有从死之妾, 站清范耳, 乃和白诗,句日不食而卒。存《燕子楼三首》。”

后世人都沿用了这个说法,认为白居易的三首同名诗是为了讽刺关盼盼所做。而《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是关盼盼所做。现在,为了佐证笔者的结论,需要解决两个疑问:其一,关盼盼是否是《燕子楼三首》的'作者,其二、白居易所写的同名诗《燕子楼三首》是不是为了讽刺关盼盼不肯殉情?

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并序》中说道:“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予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张尚书宴予,酒酣,出盼盼以佐欢,欢甚。予因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迩后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盼盼作也。缋之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予爱缋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

笔者认为《燕子楼》三首并非关盼盼所做。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并序》解释的很明白。“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燕子楼三首》是张仲素所做。但后世为什么普遍认为是关盼盼所做呢,因为序中提到“诘其由,为盼盼作也”,这个“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词性,也就是这首诗是否是关盼盼所做的最大分歧点。但是我们往后看,“予爱缋之新咏”,这句话清楚明了的交代了三首诗是“缋之”(张仲素)新咏(做)。张仲素为什么要为一个没见过几次面的人作诗三首呢,原因也在序里一并交代清楚了,“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张仲素被她这种长情所感动,所以为她做了这三首诗。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白居易在自己的《燕子楼三首并序》中提到,“予爱缋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可见同名诗是有感于张仲素所做,表达对关盼盼长情而又忠贞不二的钦佩和孤单生活的同情,并非讽刺之作。

我们再通过探讨白居易在诗中流露出的对于女性的看法来佐证这个观点。白居易留下三千首诗歌中,很多与女性有关。在他笔下,出现了贫苦的农妇、沦落的歌妓,守灵的宫女,闺中怨妇等形象,表明她对于女性有着充分的关注。在他的名作《琵琶行》中,他刻画了一个色艺双绝、感情经历坎坷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琵琶女形象,有感于她的经历,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十分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从“惟歌生民病”出发,创作出众多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优秀诗篇创。他很理解并同情宫女们的悲惨遭遇,并希望通过诗歌呼吁人们引起关注,从而改变这种状况。在著名的《上阳白发人》中,描写了一位凄惨的宫女形象。他对下层命运身世悲惨的女性有着丰富的同情心。因此,他对于关盼盼在张死后的寡居孤苦生活怎么可能不心生同情?

而且,对于自己的妻子,他也是百般尊重。他的《赠内》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生同室,死同穴,相守到老。他认为夫妻之间就算没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只要夫妻和睦就足够了。虽然自己的妻子仅仅是一个“不读书”的女人,但是诗人却没有看不起他,而是称赞她“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并且表明自己要和她相濡以沫,相守到老,“偕老同欣欣”。诗人虽然是古人,但是他的始终表现出了对于女性绝对的尊重和对另一半平等的对待的态度。唐朝虽然民风开放,但封建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能够平等看待女性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在另一首《赠内》中,有这么一句“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希望妻子能够保重身体,不要因为过度思念他而变得消减憔悴。他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关心可见一斑。清代的张宗泰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在自己著的《质疑删存》中为诗人辩白: “ 白公乃最深于情之人, 其于樊素则一再遣之必去而后已。若于己之爱妾, 则恐其死殉; 而于人之爱姬, 仍责其偷生, 殊非情理之平。”白居易尚且不忍心自己的爱妾为自己殉情,推己及人,怎么会让别人的小妾殉情呢。

最后一点,我们再来看关所做的《和白公诗》,诗中有“舍人不会人深意”一句,“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白居易官拜中书舍人,也就是820年。此时,《燕子楼三首》已经做了有五六年之久了,而《和白公诗》是在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之后不久所做,这时白居易还未成为中书舍人。自然也就说明,《和白公诗》是伪作,至于作者是谁,已不可考,推断为后世所做。

经上述考证,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并非为关盼盼所做,这三首诗是张仲素所写。第二、白居易所写《燕子楼》三首,其实正是为了对应张仲素所做之诗,表现出对于关盼盼的同情和钦佩,并不是讽关所做。第三、《和白公诗》为伪作。关盼盼被白居易“诗杀”这一观点,就不攻自破了。后世之所以认定白居易“诗杀”关盼盼,实在是以讹传讹

岑参
杜甫
杜牧
韩愈
李白
李贺
王勃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