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知识 > 实用样本 > 演讲稿 > 做最美幼儿教师演讲稿范文2篇

做最美幼儿教师演讲稿范文2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3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演讲稿一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兴国富民的战略方针。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那么,幼儿教师如何与时俱进,在幼教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笔者认为,应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提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做最美幼儿教师演讲稿范文2篇

一、幼儿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丰富知识结构。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儿童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受到当今社会和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接触到的事物更新鲜,因此,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疑问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探知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同时,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使学术交流日益全球化,需要幼儿教师要具备足够的借鉴和研究能力。

作为人类启蒙的幼儿教师必需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汲取有益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复合性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首先,必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作为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终身教育理念自20世纪下半叶兴起,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为一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潮。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同样面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渗透和挑战。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和其它社会成员一样,一劳永逸获取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教师受教育时空观将被打破和重新确立,职前、职后教育,校内、校外教育将融入终身教育的完整体系之中,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另一方面,

幼儿园教师又不同于其它社会成员,她还承担着开启新生一代、使之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职责。对于尚处于幼年时代的教育对象,教师应为其精选能影响其终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教师要秉承终身教育开放的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置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通过建立不断演进的开放的知识体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

其次,必需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儿童的互动、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而更好地针对儿童发展的需要,维持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探索兴趣,并引导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

第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讯网络技术,不断扩大自身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和其它领域的最新发展信息,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其它教师、专家共同探讨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除了重视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以外,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在教学中帮助儿童获得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及有关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学习的种子,为他们日后成为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应不断提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是指不同的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既体现社会的需要,又体现教育主体的价值追求。由此可见,不同的教学理念将产生不同的教学导向和方法。

幼儿的学习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或干扰的过程。新皮亚杰学派的代表人物库特·费舍教授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教师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他揭示了人类智慧发展的模式,指出儿童成长环境中来自成人的“高支持”或“低支持”会导致儿童明显的发展曲线。适宜的教育支持(而不是权威)是教育最核心的成分,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在当今时代,幼儿教育应不断改革教育方式,幼儿教师应不断转变、提升教学理念。

首先,重新构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师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化为与学生情境共生、融入、共存。在当今时代,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作用,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而不是权威,实现幼儿与教师的平等交往。教师要研究儿童,提供机会,在重要的时候介入儿童的活动,时而在儿童的团体“内”活动,时而在儿童的团体“外”活动,与儿童分享高昂、热烈的情趣。使儿童感到教师不是裁判和评价者,而是他们的一种资源,当儿童需要支援时,他们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就好象教师必须接到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且以一种使儿童仍能继续玩下去的方式丢回去,然后在发展其它游戏。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应以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减少纪律和规矩的约束。

其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当今的时代,纷繁复杂,五彩缤纷,充满了各种新鲜、好奇、刺激、怪诞的事物和现象。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希望认识周围的世界,喜欢刨根问底,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急迫。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自己探索世界、认识事物,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指导和帮助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的获得知识,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协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构建出自己的经验体系,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淡化的是主宰的、冷漠无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着力于无痕迹的、帮助引导性的、动情的教育。教师应该一会儿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心中有数,一会儿是幼儿意见的倾听者——了解状况,一会儿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忧乐与共,永远是幼儿的欣赏者——尊重理解,做幼儿的促进者;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幼儿园以外的教育资源对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除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的有关社区资源外,还要帮助家长认识并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鼓励幼儿克服困难,以其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探索,使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树立新的儿童观,实施因材施教。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儿童阶段又是个性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注重引导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就显的尤为重要。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因人而宜地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刺激的活动与学习环境,并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展,作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宽容精神。1959年11月20日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包括10项原则,其中第10项原则规定:儿童应受到保护,使其不致沾染可能养成种族、宗教和任何其它方面歧视态度的习惯。要求教师以谅解、宽容,各国人民友好、和平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教育儿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精力和才能应该奉献于为人类服务。宽容还要求幼儿教师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的权利。

演讲稿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工作的座右铭。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既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但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每个孩子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重任,幼儿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生命阶段,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这些特性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更大、责任更重。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应当创造与幼儿特性相适应的教育,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通过学习《纲要》我对新时期幼儿教师的师德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的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

《纲要》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那么,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中,究竟谁轻谁重,应该把谁放在首位呢?通过一段时间对《纲要》的学习与思考,实践与再思考,使我明确的认识到:我们幼儿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把情感、态度放在首位,这不仅是我们幼教领域所追求的,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一、教师将工作重点由我要教什么,转换到幼儿想知道什么?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思考幼儿兴趣所在,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适当加以引导。根据美国学者费朗斯 富勒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四阶段模式(即关注阶段论),把关注学生需求阶段作为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可见,关注学生需求是对教师的较高要求。同时,能够关注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秋末的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对墙脚含苞的菊花产生了兴趣。在一阵新发现的惊喜之后,孩子们对“它到底是什么?”展开了讨论。有的说这是花籽,有的说这是花果,有的说这是花骨朵……一段讨论之后,孩子们急切地向我寻求正确答案。我说:“它到底是什么?不用我告诉你们,你们自己也能知道!”孩子们疑惑了。于是我又对他们说:“如果它是花籽,再过几天它会怎么样?如果它是花果,再过些日子它又会怎样?如果它是花骨朵呢?”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决定天天来看它,看它到底会有什么变化。试想:如果我直接地告诉他们答案,他们马上就能了解一个小知识,但这对他们发展的价值太小了。而现在通过我的引导,孩子们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性探索。

二、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体验。

在不损伤幼儿身心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的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幼儿情感、态度的调动与发展。

快要过新年了,我们引导小班的孩子制作圈套圈的拉花。以往我们的教法是:先告诉幼儿如何将纸条粘成圈,再示范将另一纸条穿过纸圈再粘成圈。这种教法只是教给了幼儿技能。而现在,再进行制作拉花的活动中,我们先出示制作好的拉花,让幼儿欣赏、观察,鼓励幼儿猜测它的制作方法。之后再让幼儿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测。有的幼儿一次就做对了,我们祝贺他。更多的孩子试了几次,也没有掌握方法。没关系,我们鼓励他看看别人的,再去试一试。或许孩子们最后也没有做出多少像样的拉花,但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体验,对各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其价值远比照猫画虎的重复教师的动作的价值要大的多。

三、避免只重视活动结果,而忽

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孩子的情感、态度往往是若隐若现、自然流露的。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细心捕捉到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并加以引导和培育,才能引发他们更加良好的情感、态度。

在以“冬天”为主题的自由绘画中,我们班的郑博宇小朋友这样画了一幅画:先是画一片红色,然后在红色上又画了一个小人,一会儿又在红色上画了一片蓝色,又画了一些棕色。可以想象画面效果是比较脏乱的。如果单从画面上看,这张画不成功,但如果你倾听了孩子的想法,你就会理解这张画,认可这张画。孩子说:“冬天冷,我要烤火,火大了,要烧死我,我就下点雪,再撒点土,让火变小点。”试想,如果我们不去挖掘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想法,我们会否定这张画、误解这张画。然而,我们倾听了孩子,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一张小小的画中蕴含了孩子许多的情感、态度,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 将情感、态度放在首位,并不是忽视了能力、知识、技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或许你看到孩子现在的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并不显着,但从长远个角度看,这是值得的,因为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是能力、知识、技能获得的坚实基础。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要学会灵活的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的互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标语
感言
口号
论文
评语
台词
证明
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