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知识 > 实用样本 > 论文 > 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论文

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论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篇一:太平天国灭亡内因之我见

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论文

摘要:

十九世纪的中国,爆发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鼓舞了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推进了时代的发展。而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没落,其灭亡与其内部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内因

一.战略指挥及其失误

太平军与清军前期作战时,力量大致均衡。在此情况下,战略指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太平军并未做好这一点,导致后期连续溃败,领土沦陷,天津北魏,政权覆灭。

让我们回顾史实: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负责统领调度全军,进行战略指挥。他首先采取分兵出击战略,镇守宁镇扬,北伐、西征。这违背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军事基本准则,导致各个战场太平军与清军相比无明显力量优势,难以达到快速剿灭清军的目的。进而给了清政府动员汉族地方官僚、绅士参战的时间,曾国藩就是在这是组建了湘军。1855~1856年,杨秀清反思前期的失败又作出了调整,集中优势兵力与主战场,与清军进行阵地战、拉锯战。紧接着,太平军就取得了九江、湖口大捷,力挫湘军;后又在天京破围,击溃了 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夺取了战略主动。但就整体而言,太平军仍旧处于包围之中,四面受敌。集中兵力与某地,对兵力不足的太平军来说,必然削弱了其他占领区的防务,使机动兵力变为防兵,清军随时都可能以这些地方为突破口打穿太平军的防线。后期,清军四处起事,太平军不得不转战各地,终究未摆脱被动局面。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大打折扣。洪秀全启用李秀成、陈玉成,但仍未解决两线作战的问题。前期,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湘军进犯皖北。这时,关于进攻的方向,天国内部出现了分歧。后来先决定由苏南进攻上海,东线取得胜利。但西边湘军借此机会进入安徽,围困安庆。太平军又迅速西征,但此时太平军内部已分化明显,李秀成故意消极迎敌,致使陈玉成孤军奋战,最后败亡,西征未果。后期,形势危急,天京处于中外联军包围之中,洪秀全急召李秀成及各王援京,但各王心系封地,有所保留,未能解天京之围,天京陷落,洪秀全服毒自杀。

我们不难看出,战略指挥上,前期失误较多,没有找到解决两线作战问题的良策。到了后期,不仅战术继续失误,而且统治集团出现了分裂。。相比清军,后期由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统一调度,并且不断反思与太平军的战斗,总结了与太平军战斗的策略和战术,并用在了实际作战当中。

二.无尽的权力斗争

前期,斗争就有不断趋于激烈的迹象,冯云山死后,洪秀全的野心也不断膨胀,想要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建都后不断与诸王内斗。而其他王同样贪恋权力,所以矛盾逐渐显露。天京事变,杨秀清、秦日刚、韦昌辉在内讧中惨死,石达开率众出走。洪秀全表面上整合中的、定于一尊,实际却埋下了祸根。

天京事变后,陈玉成、李秀成拥兵一方,太平天国权力格局出现外重内轻的状况。斗争也就转移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由于中央没有兵权,战略指挥权实际上被架空,洪秀全只是审核地方军的建议并批准。后期,李秀成联合其弟对抗中央和陈玉成,消极参战,导致了西征失败、安庆失陷,局势不断陷入被动。后洪秀全为平衡中央与地方力量,启用家族亲贵,大肆封王,洪氏与李氏的权利之争也愈加凸显。外患不断,内部分裂,天国终于走到了末路。

人心对权利和地位的贪恋导致天国的分裂与内耗,从创立拜上帝教到天京事变,矛盾只是在从暗到明,逐渐激化而已。这样一来,

(1)领袖的精力就无形中被大大牵制了,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治国与对抗清廷中。

(2)太平天国的凝聚力也被大大削弱,上行下效,整个集团不能枪口一致对外。

(3)腐化之风由上而下,蚕食着本身并不稳定的天国大厦。那么,是否无法避免这一困局呢?答案是否定的。史上存在农民起义的成功范例刘邦或是朱元璋,都成功地推翻旧有王朝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他们的集团中也必然存在着权力纷争,但并未导致集团的覆灭。

这说明一个好的领导者是可以避免内部矛盾的激化的,适当地调整、让步与缓和,能让整个集团专心于对外,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天国领导者无大局观,装神弄鬼、玩弄权术、互相撕杀、根植党羽,妄图霸占天国大业,最终导致内讧。

三. 自我孤立的政策和政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发无疑给当时的广大农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但它却未能公开施行,成为一个空头支票。多数无地少地农民的问题根本未获得解决,阶级地位并未改变,仍然处于社会最底层,这样的政权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长久支持与拥护。而农民仍需缴纳赋税,粮饷,承担徭役。后期的战争开销更是落到了农民身上,这与清政府过去的行为无异,让人民对太平天国的口号和纲领产生了怀疑,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很多太平军实际上军纪败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人民形成了极其不好的印象。

太平天国的城市发展规划与客观经济规律相违背,例如:废除私有财产、拆散家庭、城市军营化、取消私营商业和手工业。这些政策都在太平天国的统治下严厉推行,摧毁了家庭、私有制、市场和商品化,遭到了城市居民的严重抵触,是社会的严重倒退。在农村怨声载道,在城市改革失利。人民逐渐从对太平天国的盲目崇拜中清醒过来,因此,清政府的蛊惑和舆论欺骗叶增强了效果。

统治集团有着良好的愿景但却一直未能制定和实施一套恢复和发展战时经济的有效政策,带领人民摆脱过去的贫穷与苦难。上层集团一直忽视了根本,即战时经济和战时生产,为了维系军用物资,一直在向人民征粮取税。后果可想而知,生产停滞、经济萧条。而战事吃紧,税捐也持续增加,人民负担深重,叫苦不迭。

由于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反对传统儒学。而近代知识分子们长期受着孔孟之道地熏陶,仍然希望通过四书五经考取功名,改变人生。所以,他们多数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太平天国也就一直缺少知识分子来扩充他们的队伍,统治集团长期不能提出合理政策也就再自然不过。再者,太平天国内部一直瞧不起知识分子,唯一的知识分子洪仁玕,也未能获得除洪秀全外其他人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本来与外国人同样信奉上帝,太平天国可以借此去的外国人的信任与支持。确实,太平天国实行了比清政府更加宽松的对外政策,允许并邀请外国传教士来统治区域传教,重新确立通商口岸。但由于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要求重新签订平等条约等因素,致使外国人也渐渐放弃了中立,改为支持清政府。

这样,太平天国从内到外,彻底失去了可依靠的力量,落得个四面楚歌的困境。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它没有对内积极安抚百姓,对外寻求一切可能的援助以及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错失了发展壮大的好机会。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并没有总结和反思出一些好的方针政策,让这个政府、这个国家走上了灭亡之路。

四.拜上帝教功能的转化

在运动初期,拜上帝教确实为动员农民参加反清斗争发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宣传或是组织,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同追寻一个目标,而后创建了一个比较严整的队伍。但随着部分领导人的野心膨胀,宗教沦为了为自己争取地位、权力的工具。洪秀全、杨秀清随时根据自己政治上的需要对教义做新的阐述和改变。诸如:洪秀全鼓吹王权神授,杜撰自己是上帝次子、耶稣之弟。而杨秀清、萧朝贵更是搞人神沟通,说自己是上帝、耶稣的代言人。当然,我们明白这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天京事变过后,人民逐渐看清了领导人和宗教的本来面目,加之他们本身信教,是为了过上洪秀全所说的“小天堂”的生活,而现实没有给他们想要的。所以,信徒越来越少,拜上帝教的功能不再强大,整个国家失去了凝聚力,如散沙般在分雨中飘摇。

综合上述原因,太平天国内部纷争不断,危机四伏,指挥失当,政策错误,民心尽失。这些因素正像蛀虫一般啃噬着它的年青根基,灭亡之门早已敞开。加之清廷和外国势力一同绞杀,天国必将灭亡!

篇二: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还是邪教暴乱?

从前,我们在上小学、中学时,从官方出版的教科书上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真是这样吗?如今,我们从网上看到大量数据,又常听民间关于长毛杀戮百姓的往事,不禁产生疑惑: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是农民起义?还是邪教暴乱?

对于太平天国,我们不否认有许多反抗满清王朝的农民英雄,他们具有起义性质,也是符合史实的,诸如前期的萧朝贵、冯云山,以及后期的石达开、陈玉成。同时,也有个别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政治家,诸如洪仁玕。

但是,就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之流,完全是个人帝王权欲熏心的野心家、阴谋家。从他们在金田起兵之前的密谋策划、蛊惑人心,到顺江而下、胁迫民众;从他们进入金陵之后的帝王专制、控制军民,到固守江南、不顾北伐;从他们天京事变后的明争暗斗、互相杀戮,到血洗江南、与民为敌。他们标榜农民起义,却凶残屠杀农民,比满清政府更加野蛮。

在经济上,太平天国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 而“照旧交粮纳税”,是太平天国一直延续使用的政策。“照旧”政策表明:太平天国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权,没有取消封建地租剥削,实际上就是保存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一切皆仍旧章”,不仅收正租,而且“照旧”收“陋规”、“茶费”、“解运”费、“折色”费,其租税之额比清政府收得还多。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疯狂屠杀黎民百姓,其凶残程度古今罕见!

据《中国人口史》统计的南方七省人口死亡数字:

省份 战前人口 损失人口 损失比例

江苏 4471万 1679万 37。5%

浙江 3127。4万 1630。2万 52。2%

安徽 3738。6万 1700万 45。5%

福建 1621万 449万 27。7%

江西 2428万 1172万 48。3%

湖北 2218。7万 500万 22。5%

湖南 2180。9万 200万 9。2%

合计 19787。7万 7330。2万 37。1%

加上广东、山东、陕西等省,损失人口更多。

仅以江南为例:

咸丰八年三月(1858年4月),太平天国开始进攻浙江;咸丰十一年辛酉九月廿六日(1861年10月29日),太平军从浦江进占诸暨;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已经占领浙江绝大部分地区。他们所到之处,除了同清军作战外,对江南百姓进行疯狂屠杀,给江南经济文化造成空前的浩劫。江南地区从宋朝开始,一直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但在太平天国之后,整个江南全面破败不堪,只剩一座南京城作为天京。

从太平军进攻浙江之前的1858年,至太平天国失败后的1865年,浙江全省人口由3127。4万减少到1497。2万,人口损失1630万,损失比例为52%!其中,绍兴府八县(会稽、山阴、诸暨、萧山、上虞、余姚、嵊县、新昌)人口由660万减少到260万,人口损失400万,损失比例为60% !而诸暨人口由90万减少到27万,人口损失63万,损失比例为70% !

在浙江诸暨,仅诸暨包村保卫战,双方死伤就达10多万。当时,太平军攻入诸暨,枫桥附近武装奋起抗击。民团分红、蓝、黄、白四营,靠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有利地形,以竹木、稻桶、立寨筑城,城分内外,分营把守,当时,诸暨、绍兴、萧山、富阳、桐庐、浦江、兰溪、金华、义乌、东阳、嵊县、新昌、上虞、余姚等附近各州县及本地的乡绅豪富,纷纷逃入包村避难,组成“东安义军”,推举包立身为首领。包立身世代务农,身材魁伟,据传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他的妹妹包凤英也很勇猛,和他差不多。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1862年1月),太平军从绍兴攻打包村,屡为义军所败,来王路顺德只身逃命。其后,来王大怒,做出了极为荒唐的决定:“宁可失去天京,也要拿下包村!”乃檄告浙东、浙西各地,调集大批兵力,号称“百万”,欲破包村。自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至同治元年年六月,诸暨境内全部成为血与火的战场,战线连绵上百里,双方大小数十战,包立身必身先士卒,英勇无敌,毙敌不计其数。

六月底,被围了八个月的包村弹尽粮绝,太平军又挖断了村后马面山上的水源。七月初一(1862年7月27日)早晨,太平军从地道杀出,他们将大半年来的怒火肆意发泄,认为包村的男女老少一个个都该杀,抗拒的下场就是死。包立身与其妹包凤英率亲军数千人死战,来到马面山。太平军围追过来,包围数重;东安义军鏖战不得脱,包立身中弹身亡,包凤英亦力竭自刎,全家皆遇害;东安义军逐屋抵御,尽皆战死。房子被太平军点上了火,烟火中弥漫着喊杀声、哭叫声、求救声、告饶声!砍卷了口的钢刀闪着寒光,划出一道道血色的弧线。太平军杀红着眼,追逐着四处逃命的乡民。老弱妇幼十四万人,无一幸免。

包村有一老樟树,几年前已经枯亡。人们准备砍伐下来,竟无从下斧下锯,因为树内尽是箭镞、弹片,可见当年战事之惨烈。官方史书为了拔高太平天国的地位,竟然把捍卫家乡的包立身和他率领的东安义军污蔑为满清帮凶。难道包立身、包凤英兄妹带领诸曁包村百姓保卫自已的家乡有错吗?包立身并未勾结满清政府,并没有替满清王朝效忠,仅仅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何罪之有?

当时,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很多村子被杀得所剩无几,惨不忍睹,不少村子甚至被杀绝。数不尽的农民百姓惨遭屠杀,难道他们都是满清势力吗?如果是为农民争取平等人权的正义之师,会这样凶残地屠杀农民吗?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太平天国丧尽人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为人民发现,所谓的天国,比满清王朝还要凶残,人民从支持太平军转而支持清军;再加上满清政府从辛酉政变之后,得到了洋人的支持。那么,丧尽人心而又内部分崩离析的太平天国,能不走向失败吗?

中国在太平天国前,GDP 名列世界前茅;经过太平天国的野蛮摧残,中国在世界GDP 领先的地位急剧下降,被西方超过。太平天国爆发之前20年的1830年,中国GDP占世界29%,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西欧五国的GDP总和占29%,与中国持平。太平天国失败36年后的1900年,中国的GDP下降到世界的6%。可见,太平天国对中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百年来,许多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借宣传太平天国来为政治服务,每每只取一点,不问其余。一般群众对历史知识不了解,只好相信书本,特别是课本、电视剧等,以讹传讹,最后弄假成真。事实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完全破坏了南方经济,导致中国人口锐减,从此中国真正再没有实力与外国对抗了。这个运动,于民太酷,于国大害,他们绝不是什么反抗满清的农民起义,就连百姓所谓的长毛造反都不配,完全是一场假借“拜上帝会”进行祸害中华民族的邪教暴乱!

满清遗老遗少编的《清史稿》,我们可以抱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但是农民的评论,是发自内心的,不管你哪朝政府。在江南,对于太平天国,民间普遍都是憎恨的,至今人们在骂野蛮的人时总说:“一副长毛相,迟早要杀头!”

虽然《诸暨县志》也记载参加太平天国的莲蓬党首领何文庆抗击美国洋枪队的英雄壮举,虽然诸暨当地政府把何文庆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民间似乎对于何文庆、包立身并不刻意划分反清英雄或者满清鹰犬。农民百姓并非愚昧无知,他们心目中,谁能保护他们,谁就是英雄。残害百姓的,不管他是谁,都是贼寇!

清朝入侵诸暨时,诸暨人民在应店街、紫阆、五泄、店口、赵家等山区招兵买马,安营扎寨,掀起了一次次反清高潮。虽然他们都失败了,但是后人没有忘记他们。同样,太平天国杀进诸暨时,诸暨人民本来满心希望他们救民于倒悬,而且太平军起先也曾保护人民,有诸暨安华镇宣何村的《墙头劝谕》为证。但是他们不分好歹,不问是非,一味杀戮,必然失去民心。当人民被迫走向太平军的对立面时,太平军更加恼恨诸暨,竟然宁可失去天京,也要拿下包村,把诸暨的包村当作比满清、欧美还要重大的讨伐对象,未免太过分了!

太平军不肯放过小小的包村,调动江南各路大军,历时大半年,多次围剿包村,以至于丧失了保卫天京的有利战机,使得满清军队勾结欧美联军不断进逼天京,导致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这一切,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的决策,应当负有主要责任。历史的教训,多么深刻啊!还是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要抱怨什么成王败寇,要问问为什么人家能够成功为王,自己却落得失败为寇。这,才是历史的真谛!

标语
感言
口号
论文
评语
台词
证明
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