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知识 > 实用样本 > 论文 > 地域文化传承中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地域文化传承中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2.3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服务意识日盛的当代,人类的评价能力逐渐完善,但有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却常常得不到群众的评价,即便是差评,那就是体育,尤其在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学校教育学习阶段。因此,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成为众多体育工作者思考的热点。

地域文化传承中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1学校体育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泛泛的概念,然而,加上学校体育的前缀则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既有学校与体育的特质,同时也涵盖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学者们给出了多种解释,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学校体育文化概念的梳理与分析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校体育文化性质与背景去理解。首先,学校体育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部分高校以体育教育为首,称之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展示学校形象、凝聚教师向心力、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譬如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年一度的皮划艇比赛。其次,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的体育服务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态度。通过在学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学校自身的体育环境塑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教育行为。[1]大而言之,展示了学校的育人准则、培养计划、管理手段、道德标准、文化氛围和校园生活方式、内容等[2],涵盖了体育在学校建设的全部内容、形式、价值和特征,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最广义的概念。从学生角度看,则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文化行为能力,提供知识、技能教授和进行身体活动的环境场所。最后,从微观文化视角上分析可以将学校体育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截面:其一是表层(外显)的物质文化层,包括学校体育建筑环境、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人群、体育商品等方面;[3]其二是中间的学校体育制度层,即学校体育行为文化层,包括体育教学模式、健身锻炼、运动竞赛、健身娱乐项目、体育行为的制度、法规等内容;其三是深层学校体育文化,即核心的精神理念层,主要体现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群体意识、知识和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等方面。[4]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学校体育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以各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导向、社会辐射、地域特色等诸多功能,在完成学校传播优质文化、锻造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体育与健康理念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文化就是通过学校的体育服务功能所呈现的一种文化力,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

2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特征分析

学校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与地理历史学结合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与生活风俗包容会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时间维度上又是一项“传统”,以及学校区域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

2.1地域性

学校本身具有地域性,是某特定地域特征所独有或独创,以学校为源头性地向外扩散,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文化区会不断变化。对于学校体育而言,不同的地域应该开发具有地域独特性的课程,将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融入其中,经过加工改造成为自身特有的体育运动文化,同时学校也应为本地的经济与社会服务,开发和创新本地的地域文化资源,立足于为人类服务。

2.2多样性

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性使其具备了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不同地域学校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代表着人类适应周边环境的一种超越的样式,这是一种生存的经验和智慧,是多少年传承的结果,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样性的存在,可以使不同地域的学校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学校体育文化中的优秀经验,摒弃落后、劣质文化形式,既发展了自身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又不拘泥于地域特有形式,更好地解决了地域文化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使人们消除地域偏见,达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天下大同。[5]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多样性存在和繁荣,不仅是当地人生命存在力求保持和优化的要求,而且是学校体育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

2.3层次性

学校体育文化在空间地域上存在着层次性的特点,随着学校体育核心的向外扩展而影响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两种学校体育文化的重叠,从而诞生出新的学校体育文化形式。也许在主流校园文化中,学校体育呈现出某一项目的文化特质,但经过当地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会呈现出类似的分流,也许是正迁移或创新该项目等等。学校体育不同层面的划分,是地域学校体育文化丰富多样的表现,也启迪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地域、生活习惯等)开发符合不同层次的项目、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构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地域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内涵,发挥地域文化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然而,地域文化特征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既表现为积极的一面,也表现为消极的一面。地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地变迁,也可能由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更新、变化[6]。因此,基于地域特质下的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既要保持本地文化的相对独特性,又要合理适当地吸收域外文化的合理成分,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学校体育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项目之间、学校之间、国家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也包括纵向的传承、比较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客观的和主观的问题。

3.1物质层面

第一,学校体育文化发展资金极度欠缺。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差异,各地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遭受到体育文化建设资金紧缺的压力,社会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老化急需现代化设备更新[7],导致各地学校体育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第二,体育师资配备严重不足。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转型时期,素质教育的普及、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亦严抓体育教学,创新体育项目,加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建设力度,但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扩大,现有的体育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何谈体育社会服务能力,严重影响了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三,基础体育设施条目单一、陈旧、混杂。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与设施是根本,没有教师与教学,何谈体育教学。然而部分地区学校领导狠抓教师教学业绩,缺乏对体育教学器材的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单一化。更有部分学校体育器材简单、陈旧,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学要求,譬如山西一农村小学篮球架是一根木头和编织框制作而成,既简单又危险。还有部分地区体育场馆、设施混杂,多种项目器械共同使用,很容易出现伤害事件。体育设施的欠缺严重地限制了地域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更造成了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差异。

3.2制度层面

其一,管理缺乏科学性。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校职能部门的体育管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是一味追求在校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率,重视学生的生源和填鸭式地进行着文化知识教育。对文化教育而言,体育就是学生在打发时间,耽误文化课学习工夫。因此,学校领导不会将体育教学列入重要学科建设中,它的管理也仅停留在表层的教学工作上,以及学校高层领导中不会有体育管理者担任,更有甚者便是体育组的工作计划放在学校领导办公桌一年时间无人问津。其二,体育课程设置随心所欲。鉴于学校体育管理上的混乱,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也出现了众多问题,体育课根据教师的教授能力设置,有什么项目的教师开始什么内容的体育课程,学生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再者过分强调体育技能的模仿学习,缺乏对学生体育基本知识的教授,导致很多学生在几年的一个项目学习之后还看不懂一场的比赛裁判规则,也有一些学校将体育教学纳入学校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没有设定长远的规划、正确的目标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制度层面的欠缺都限制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3.3精神层面

理论上,学校是知识传承的圣地、人类理想的天堂,教师是天使,学生是受益者。然而,在实际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是最低等的教学者,享受着“打折后的优待”,干着杂活、累活,又遭人看低。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传播的教师,常常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术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却无法享受同样的礼遇,这样就大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妨碍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学生层面上,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实行不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普及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是为了配合升学率或应付升学考试而进行的单项训练,学生正常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停掉或被文化课、实训课占用。同时,受社会轻视体育的影响,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难以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意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与精神财富结晶,需要各地学校加以传承与保护。[8]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建设,主动走入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引进来”“、走出去”模式,强化学校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血肉联系,实现共赢。

4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4.1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学校体育文化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学校、地区、国家人文素养的最好体现,在竞技体育中体现为激烈的拼搏,群众体育中体现为寿命与健康的状况。因此,地区与学校必须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学校体育总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本地区、校区的实际情况,取他校之所长,建立属于本校的体育文化实施与评价体系,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制度,完善职能部门的督导与考察工作。在这个设计中,要从能够满足学生与周边人群的体育文化需要,满足现在与将来工作、生活需要的实际出发,融入健身、娱乐、终身、合作、平等、公平的体育精神,借助课堂主导与课外自由的体育教学形式,打破现有的考核评价体制,全面关注学生学习与运用的评价手段,打破年级与学年选项课的态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身心特点等让学生选择初期可以“随心所欲”,直至完成对体育学习的喜爱与坚持;同时还要给教师发挥科研与创造能力的机会,让教师们接触和研究学科前沿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4.2创设优质和谐的学校体育环境

作为体育文化建设表层的学校体育生活环境,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学校体育建设成果,学校体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动力[9],学校体育环境更是区域人群、学校师生荣誉感与向心力的体现,也反映了学校的精神文明状况。首先,要有充分的现代化体育训练场馆设施,分类项目的训练室、种类繁多的体育书籍馆、经常更新的体育宣传栏、智慧特色的学校体育装饰物,这些都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与载体,也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学的保障。其次,必须要有优质的学校体育教师团队、学生团体、俱乐部、协会等机构设置的软环境,教师团队要经常接触社会前沿的训练方法、教学手段、文化知识等,学生团体要经常性地代表地区或学校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参赛,俱乐部与协会应该被学校高度重视,成为学生在校强化自我的重要方式。第三,有效发挥地域性体育项目特色,将其中优秀成果引入校园,在原有竞技类体育项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相对而言地域性、民族传统性项目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琦独立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4.3健全学校体育组织实施制度

学校体育是涉及人的活动,活动范围大,影响面积广以及体育活动本身的多样性特征,导致学校体育管理的难度相应地增加。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各部门协调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引进优秀体育管理人才,改进管理理念,并根据各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落实。[10]同时,完善各项学生体育组织机构,让学生也能参与到学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中,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发挥学校体育部门、学生会、团学、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的作用,共同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各校体育部则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课堂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制定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体育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任务、手段、评价体系,更要以体育教师的拼搏坚韧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4锻造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

学校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一样,当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它代表的就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已经融入到人的身体中,不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体育,而这需要一个递进的过程,需要从认识、了解、摸索、喜欢、热爱、忠实体育,最后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教士”。学校作为学生认识体育文化的起点,对于人类体育的更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念、心理行为等,通过接受学校体育教学的学习,学生的体育观逐渐从感性认识递进为理性分析,慢慢从整体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就需要学校体育中做到:第一,做好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体验的整体规划方案,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价值观;第二,日常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组织、有计划、全面地进行课堂与课外活动,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文化节,使学生在文化节中认识本地或异地优秀体育文化,拓展知识面和接受外界多元化体育知识;第三,以学校为单位或者学生个人名义,邀请国内外、地区的优秀体育教育者、文化学者、运动员等开展系列体育知识讲座、报告、学术研究等,加强校内外体育宣传力度,拓宽学生体育文化视野,[11]启迪心灵,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体育、接受体育、参与体育、乐享体育。

5结语

学校体育学习阶段是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也是各地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所在。成功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体魄,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高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为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为体育文化的推广创设优质和谐的学校环境,建立健全的学校体育组织实施制度,传导和锻造积极健康的体育文化精神,真真正正地发挥学校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标语
感言
口号
论文
评语
台词
证明
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