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知识 > 实用样本 > 论文 > 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

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作业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突出个性化、提高合作性、培养实践性、体现层次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作业设计与评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个性化

在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笔者认为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突出个性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作业的布置上向来是只有统一没有区别,所有的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作业,这就忽视了学习个体的差异性。新课改下语文必须因材施教地布置作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因此,笔者经常布置手抄报、编排课文剧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去展示。

笔者提倡张扬个性,从版面设计,课文剧本的改编到表达方式的选用等,笔者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创新,与众不同,使每一张手抄报,每一次表演都有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肯定自己作业存在的价值。

刚开始布置个性化作业时,学生有点不习惯,甚至有点害怕,经过几次评价、交流后,笔者对学生的每一次表现几乎都是肯定的,所以学生都很受鼓励。现在,很多学生都特别喜欢这样的个性化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不用死记硬背,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又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欣赏,特别有成功感。

此外,笔者还很注重给学生布置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比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游行后的言行会有怎样的变化?《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回家后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孔乙己命运到底会怎样?东施效颦、开卷有益、班门弄斧可有新解等等。通过这些作业,能达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路的目的。

二、提高合作性

第一次布置合作性作业时,笔者首先尝试让全班同学合作写一份调查报告,让学生调查当地虾农的生产情况。那是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则》后,配合政治科搞的一次活动,同学们也很想了解一下本地虾农的生产情况,同时体味一下当小记者的滋味。笔者首先让学生选好访问的对象,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形式等,接着全班同学合作完成。根据笔者的指导,全班同学被分为几组,每组选出负责人,然后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行动一起完成某一小项的社会调查(包括虾农的生活状况,虾的生产、管理、销售、前景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之高,他们几人一组,不但到农户家中采访,还顶着烈日深入到虾塘中去看,去取第一手资料。为了更具有科学性,笔者还专门请一些村干部给学生介绍养虾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学生把调查得到的资料汇总成一篇想摸像样的调查报告。这次作业,学生不但了解了本地虾农的生产发展情况,还学会了合作,锻炼了能力。

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现实问题:人际交往。可以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收获很多,因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他们进一步锻炼自身能力,增强他们信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懂得了只有互相支持、鼓励和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作业。

三、培养实践性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证明了学生实践性作业的重要。而新课标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实践作业就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材每一册都安排有六个合成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紧扣单元主题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其所学,在活动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实践能力,这是教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首选。教材还从多方面设计了通向课外生活的联系点,几乎每一个设计、每个单元,甚至许多课文都可看作是课外语文的发散点。开放性的设计,为教师布置实践性强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设了条件、留足了空间。

例如,为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朗读水平,笔者根据相关单元主题,适时地布置读书的内容,并经常召开“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中秋佳节时,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文,进行“中秋诗文诵读会”,并写下自己的节日感受;春节刚过,那些伴随着中国人吉祥如意、美好愿望的优秀春联,就成为学生“春联诵读接力赛”的好材料;面对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那些与春相关的春风、春花、春水等充满诗情画意的诗词,就成为“诵春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笔者还根据课文的要求,经常组织学生充当小记者到农家,到教师、同学中进行采访,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有时,笔者根据实际,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效果很好。

四、体现层次性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主张量力而行,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设计分层次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要体现层次性,即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的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而且要分层次地练,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课外作业不但要控制量,而且要分层次布置作业,通过分层次的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要经常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有趣,而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题。作业要采用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相结合的方式。笔者一般把作业分为基础题、拓展题、中考题三个层次,而且要大致确定哪些同学该完成哪个层次,但不直接指定那些学生做哪些题,而让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利,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

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不同层次的作业,批改带来批改作业量加大,教师应该耐心地逐一检查,一旦发现个别同学应该有能力完成拓展题而未完成时,及时指出。做作业和批作业这时候成了师生间心灵的对话,教师要用极为平凡的发现、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点燃学生自尊自信的热情。

当然,设计分层次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只能完成一两道题到最后可以完成全部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进度,千万不要急进。

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作业尽量体现合作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作业要有实践性;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作业要体现个性和层次性。同时,作业设计也应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作业以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标语
感言
口号
论文
评语
台词
证明
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