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天地 > 求学路 > 初中教育 > 2021年广州市中考报名相关问答

2021年广州市中考报名相关问答

   来源:文萃都    阅读: 1.3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年广州市中考报名相关问答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2021年广州市中考报名相关问答

广州市中考报名相关问答

一、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简称“中考”,下同)报名须具备什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我市2021年中考:

(一)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二)具有我市户籍的外地返穗生或往届生。

(三)经批准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

(四)我市初中学校毕业的非本市户籍往届毕业生。

二、高中或中职在校生能报名参加中考吗?

不能。

三、中考各类考生何时在何地报名?

开始时间:3月8日9:00

结束时间:3月12日18:00

备注:

1、广州市应届毕业生无须上传报名材料,系统根据学籍和户籍数据自动审核报名资格,通过后予以派发考生号。

2、已于初三上学期采集身份证并派号的应届毕业生无须再在网上申请派号,未采集身份证派号的应届毕业生也可选择提交身份证给毕业学校派号。

3、往届生和返穗生须上传报名材料,由区招考办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4、无广州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携带报名材料到区招考办办理报名资格审核,领取考生号进行网上报名。

四、如何获取考生号?

(一)我市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及外地返穗生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报名派号。考生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简称“中考服务平台”,下同)——“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粤省事认证”进入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名认证后进行考生号申请及报名(具体操作详见网页指引)。其中我市应届毕业生无须上传报名材料,系统根据学籍和户籍数据自动审核报名资格,通过后予以派发考生号。往届生和返穗生须上传身份证、户口簿、毕(结)业证书或学历证明等材料,由区招考办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二)已于初三上学期采集身份证、领取考生号的我市应届毕业生,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直接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尚未采集身份证的我市应届毕业生,除可网上申请考生号外,也可直接提交身份证给学校审核后读证派号。

(三)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到区招考办现场办理报名派号。考生须携带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有效中国签证的外国护照和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表等身份证件,以及初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历证明,委托本市户籍居民照顾的公证书等材料原件,到居住地所在区招考办进行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四)未曾办理身份证或持其他证件等原因无法通过“粤省事”实名认证的考生,可联系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核并派号。报名点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派号时须上传考生有关报名材料,区招考办审核通过予以派号。

五、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一)考生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并确认报名信息。

(二)考生网上缴纳考试费。

(三)申报各类资格的考生上传相应资格所需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给报名点核验。

六、网上报名有哪些步骤?

考生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登录中考服务平台。首次登录成功后考生须先阅读报名须知、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修改初始密码后重新登录,按系统指引,依次完成以下操作:

(一)核对考生基本信息,发现有误的,应及时联系报名点处理。

(二)填写个人资料。

(三)填报体育考试项目。

(四)资格申报。包括是否参加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非户籍生升学资格(含政策性照顾学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跨区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体育或艺术特长生等各类资格申报。

(五)确认报名信息。考生须在2021年3月12日18:00前对报名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则报名无效。

七、考生照片上传有何要求?

为方便考生网上报名,考生可自行前往指定相馆拍摄照片,或自行拍摄符合规格的照片并在中考服务平台上传。应届毕业生由学校统一组织拍摄照片。

八、体育考试项目有什么变化?

体育考试项目由以往的必考项目二选一、选考项目五选一,改为一类项目中长跑和游泳二选一,二类项目跳类、投类、球类八选二。

九、报名后户籍信息发生变更,如何更改?

考生的户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发生异动的,考生须尽快凭户口簿和身份证向报名点提交户籍变更申请,最迟于志愿填报开始前2周完成,逾期未更正的以原报名信息为准。

十、学籍信息有误如何更改?

考生在中考服务平台的学籍信息,包括学籍号、“是否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及“本校三年完整初中学籍”等基本信息均来源于“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如有误,考生可联系初中学校,提交相关学籍材料报各区学籍管理部门核实更改,再报区招考办处理。

十一、报名信息确认后,还可取消确认修改吗?

答:报名时间截止前已确认、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报名点取消确认状态后可再次修改并确认。

十二、如何缴纳考试费?

根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科目收费问题的复函》(穗发改函〔2020〕272号)规定,中考按每生每科10元进行收费,收费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化学实验操作、地理、生物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凡参加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的考生须在报名确认后、于3月19日前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按系统操作指引缴纳考试费160元(返穗生、往届生、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须缴纳考试费110元),网上缴费成功后视为完成报名。网上缴费有扫描二维码进行缴费和使用银联系统进行缴费两种方式,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页面指引进行操作缴费。

十三、哪些考生需要在网上提交资格申请,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凡欲申请政策性照顾学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跨区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体育或艺术特长生等升学资格的考生,须在中考服务平台资格申报栏目申报相应资格,按要求上传审核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供报名点核验。

(一)政策性照顾学生:见问答二十。

(二)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无须提交材料,通过数据交换方式获取市公安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的有关信息自动审核。

(三)跨区生:无须提交材料,通过数据交换方式获取市公安局户籍信息自动审核。

(四)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见问答二十八。

(五)体育、艺术特长生:见问答三十二。

十四、哪些考生需要进行监护人身份核验?

对申请政策性照顾学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的考生,须先进行监护人身份审核。前期未采集父母身份证件或监护人身份核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按页面指引通过监护人刷脸登录“粤省事”核验或上传监护人身份证件、亲子关系材料(如与父母或一方同户的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人变更的法院判决书等)进行核验。报名点根据考生提供的证件材料在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初审,区招考办复核。监护人身份核验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应资格审核。

十五、具备什么条件的考生可报考名额分配计划?

名额分配即近年来实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根据国家、省关于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规定,我市2021年至2023年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我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二是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十六、考生须在网上申报名额分配报考资格吗?

不需要。名额分配报考资格不需考生申报,系统将直接呈现有关的资格信息和审核状态,考生可实时查阅。如有异议,考生可直接向初中学校反映。

十七、什么是跨区生?如何办理跨区手续?

有广州市学籍与户籍的应届生,但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个区,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例如某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从化区,可选择按学籍区即越秀区报考,或选择按户籍区即从化区报考,选择按户籍从化区报考即为跨区生。欲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须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跨区生资格,由市招考办通过数据交换方式获取市公安局户籍信息自动审核。

十八、跨区生能报考户籍所在区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的名额分配计划吗?

不能。无论考生是否跨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都只能报考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

十九、跨区生需要回户籍区参加考试吗?

不需要。办理了跨区手续的跨区生,系统会自动设定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其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不需回户籍所在区办理。

二十、符合哪些条件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可享受政策性照顾?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含往届),可申报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

拓展阅读:广州中考志愿怎么填

提前批可报外区示范性高中,第一批起只能填本升学区具有该批次招生名额学校,不能报外区。

第一志愿只能填公办高中或民办高中,允许为空,但不可填择校。

第二志愿起可填择校,也可填公费志愿。

提前批公费(或民办)和择校(或自筹经费班)志愿分别可填等于或小于3个。

不同录取批次之间的志愿互不影响。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直接显示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考生。

末位考生分数不等于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前者是从时间上最后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成绩。

今年各批次均设置了高分优先投档线,对学业考试成绩达到优先投档线以上的考生,优先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上按志愿顺序投档,再在最低录取控制线(含公费和择校)上,对学业成绩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下考生进行投档。

本周五,一年一度的中考志愿填报将正式开始。今年中考招生和志愿录取均有较大变化:首当其冲的是提前批志愿从4个增为6个,各批次都设置了优先投档线;另一方面,省一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上限均有所下调,只能择校的非广州户籍考生又比往年增加;新四区名校今年也可面向全市招生,优质生源不再呈现新区向老区的单向流动。

“机会增加,变数更大?”最后几天,不少考生和家长都因此次填报志愿无先例可循而陷入焦灼。事实上,同样紧张的还有学校。在日前举行的“广州高中阶段学校现场会”上,各名校都告诫家长拿其“兜底”不明智,建议家长填其校为第一志愿保稳。

那么,此番增加志愿容量会不会反而让热门学校更为扎堆?是否会冲高往年徘徊于提前批最低录取线附近的学校分数?在择校分“倒挂”十分普遍的情况下,是否该继续填“择校”保底?第一批学校录取分数是否会较往年下降?

面对众多填报疑惑,多名业内专家为考生家长倾授“锦囊”。

如何应对志愿增加?可将保底志愿放在提前批中填报

今年全市12区、县级市的考生提前批将享受到历年来最大的报考范围:除可填报去年面向全市招生的10所省、市属高中外,还可选择28所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为了减少学校降分录取,增加学生录取机会,在提前批增加了一个公费和一个择校志愿。

“以往,考生通常第一志愿‘冲高’,第二志愿‘保底’,然而如果选择保底的学校踏空了,那么很可能滑落到下一批次。”卓越教育初中部校长朱虹认为,今年在提前批增加两个志愿总体而言是利好,无疑增加了提前批的“缓冲地带”,对临界生来说十分有利。

然而,不少家长担心,首年填报六个提前批志愿,在没有前车可鉴的情况下,不知如何掌握志愿间的“级差”,“会不会让更多的学生放胆一冲,再次推高名校的分数?又会否因大部分人填报原来提前批降分录取的学校作保底,将这批学校的分数也冲高?”

更有家长认为,在提前批增加志愿事实上仍只是对“尖子生”的眷顾,对于广大成绩中等的考生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

事实上,以往对于提前批和第一批都有招生名额的学校,很多考生都把保底志愿放在第一批,导致如培正、3中、真光等校的第一批录取分数比提前批还高。

卓越教育高级副总裁周贵分析,今年提前批志愿的增加,意味着很多考生可以将保底志愿从第一批放到提前批。这样一来,今年第一批的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有可能会下降,缩小与提前批的分数差。

多名业内人士强调,提前批志愿“冲”了六大名校后,为了降低风险,第二志愿一定要选一个低于优先投档线的学校作过渡,第三志愿则可以考虑往年临界提前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校,或是提前批降分录取的学校。

朱虹还提醒考生,首次有提前批名额的高中也可考虑填为第三志愿。

如何应对报考扎堆?可考虑报读新区“牛”校

继去年广州省、市属高中可面向全市12个区招生,打通了新区优等生入读老区名校的渠道后;今年广州又加快了实现“同城教育”的步伐,今年区属示范性高中也首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招生。这意味着,老区生源也可选择“跨”进新区名校入读,降低扎堆落榜的风险。

此前不少人认为,受地理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从老区流向新区名校的考生将十分有限。然而,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现场会”上发现,一些新区“牛”校虽然首次进驻琶洲咨询,但引来了不少老区的家长和考生的关注。

来自荔湾区的许先生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区市民在番禺、增城附近买房,因此如番禺中学、增城中学等提前批高分保护线附近的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增城中学分管招生的梁校长提醒考生,如增中这类新区名校往往吸引了区内的大部分尖子生,假如今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超过高分保护线,那么估计提前批第一志愿公费将录满,第二志愿填择校也会录满。此情况下,将该校填为公费第二志愿风险很大。

如何应对“倒挂”风险?建议用好3个公费志愿

某校的择校分数高于公费分数这一俗称“倒挂”现象已非新鲜事,而从去年来看,这一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据统计,超过2/3的提前批的学校都呈现分数“倒挂”,更有学校“倒挂”44分之多。

“究其原因,是由于择校的生源多、名额少造成的。而从今年来看,只能选择择校的非广州户籍学生人数更为庞大,全市省一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上限均有所下调,因此填报择校需要更加慎重。”多所受访的学校招生负责人均不约而同地提醒考生。

那么,以往“分数不够,用钱来凑”的保底妙法,是否已经“失效”了?

卓越教育初中部校长朱虹建议,对于往年“倒挂”严重的学校而言,报其“择校”有很大机会“保底不成,浪费志愿”。因此,与其把公费和择校都集中填为一校,不如趁“倒挂”之风没吹及新区名校时,考虑在第二志愿报考这些学校的择校。

此外,有业内人士支招:对于有广州市户籍的学生来说,建议用好三个公费志愿,不一定非要填报择校志愿。而对于选择“公费”还是“择校”,考生可以结合家庭经济情况和是否愿意住宿来进行选择。

广州中考必看

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认定有时间限制,户籍迁入广州市的截止日期和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资格认定日期均以3月31日截止,逾期均不予享受指标生报考资格。

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是怎么分配的?

1.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面向全市分配,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面向本区分配。

2.根据各区指标考生数在全市所占份额,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至各区,按区为单位整体打包后,再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所占份额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3.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是将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整体打包汇总,再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所占份额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4.省、市属学校初中部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毕业生学籍所在区参与指标分配。老三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参与指标分配。南沙区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的初中学校参与南沙区的指标分配。

报考“指标生”需要什么条件?

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初中学校所录取的学生,简称为“指标生”,报考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户籍从外市迁入的,截止时间为当年3月31日。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资格以2016年3月31日前审核通过的为准。

2.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含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基〔2007〕66号﹥规定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指标生”志愿如何填报?

1.“指标到校”录取安排在提前批进行,提前批分“指标生”和“统招生”两步,先进行“指标生”的录取,再进行“统招生”的录取。

2.“指标生”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共设3个指标到校志愿。

3.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个区,且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若选择跨区升学(即按户籍区升学),指标计划的报考和录取不受跨区影响,仍按其学籍所在区进行,其在独立招生、提前批“统招生”和后续批次按跨区生录取。

“指标生”如何录取?

1.“指标生”投档录取规则与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如志愿优先原则、同分排位规则、宿位限制规则等。

2.示范性普通高中以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该校“指标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投档时,根据送生学校分得的每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数,按考生填报该校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投档录取。“指标生”录取工作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只包括考生的考试成绩,不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项加分和照顾录取。

3.若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在“指标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能完成,则将剩余的指标计划并入该校提前批“统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指标到校”是否会影响各批次录取分数?

可能会影响部分批次的录取分数。

1.独立批在指标生录取之前招生,因此基本不受影响。

2.由于示范性普通高中以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该校“指标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部分考生可能会以相对较低的分数作为“指标生”被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因此部分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生”的录取最低分数可能会有所提高。

3.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其中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提前批计划为“指标生”和“统招生”计划之和,因此基本不受影响。

幼儿教育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